孟麗平

孟麗平

孟麗平自小聰明好學,能歌善舞,體育好,愛畫畫,是一個特別優秀的漂亮女孩。然而,在初二那年,她被醫院確診患了糖尿病。從此,當鄰家女孩逛街購物買漂亮衣服時,孟麗平卻在省吃儉用跑藥店買胰島素。

信念

遼寧省海城市望台鎮新興國小教師 孟麗平遼寧省海城市望台鎮新興國小教師 孟麗平

孟麗平並沒有消沉。為快速完成學業,她報考了海城師範學校。自從踏進海師校門那天起,孟麗平就被學校濃重的學習氛圍吸引了,做一流教師的信念從那一天開始樹立起來。1991年,孟麗平以優異成績畢業,滿懷憧憬地走上三尺講台,成為海城市望台鎮大路國小的教師。
憑著對教師工作的熱愛和刻苦鑽研的勁頭,孟麗平在工作的第二年就獲得瞭望台鎮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為了讓自己的課堂生動、吸引人,她苦練繪畫技巧,學習製作教具。她練習的簡筆畫訂了八大本。每節課她都當作公開課上,導言力求有新意,板書力求有創意。為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孟麗平參加了成人高考。3年間,她從未缺席一節課,近乎貪婪地汲取知識。“藝痴者技必良”,孟麗平的教學水平突飛猛進,她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和歡迎。
在一次教學大賽中,孟麗平講《我要的是葫蘆》。只見她一邊講述一邊做畫,“嫩嫩的葉兒,細細的藤兒,點點的小花”,再掛上紙制的小葫蘆……孩子們興奮極了,目不轉睛地看著黑板,臉蛋兒泛著紅光。孩子們說:“我們最愛上孟老師的課,課上,我們像演員一樣,哪還能溜號啊!”1999年秋,一位家長不請自到,與孩子們一同聽了一節《高原紅柳》。課堂上,孟麗平動情地講述著,這位家長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竟像學生般舉手回答。課後,他深情地說:“孟老師,這節課我被孔繁森感動了,也被您感動了,孩子交給您,我一百個放心。”

家長的讚譽、學生的認可固然令孟麗平欣慰,但她追求的不只是這些,她要讓每一名學生每天都生活得快快樂樂的。

在孟麗平的班級,有各種第一。有學習第一,勞動第一,手工第一,遊戲第一,關心班級第一,作業進步第一,甚至還有到校第一。顧盼盼三年級時轉學到孟麗平班上,他成績差,又沒有任何特長,但孟麗平發現他到校很早。孟麗平就在開班會時宣布,班裡設了一個“到校第一”。自然,顧盼盼拿到了這個“第一”。孟麗平還自己花錢買了一副小手套送給他。多少年過去了,顧盼盼至今還珍藏著這副小手套。

目標

孟麗平的美麗心情大多來源於她的學生,在學校的時光是她最快樂的時光。每次寒暑假或雙休日,都是她最難挨的日子。學生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符號,她不能一天見不到。她愛品學兼優的學生,也同樣愛淘氣的學生。

剛做教師時,孟麗平班上有一個頑皮的男孩,他能把蛇皮放入老師的講桌,能把前排女生的發梢剪斷……每當這時,孟麗平就十分氣憤,列舉他的缺點批評他。沒想到,小男孩不但沒有改變反而變本加厲,還大膽地給孟麗平寫了一張紙條:老師,你笑時真好看,發火時真醜!孟麗平心頭一震,開始反思自己:面對天真的孩子,自己的教育手段多么簡單啊。從此,她改變了教育方法,與小男孩坦誠交流,經常把班裡的事情交給他做,完成時給予表揚。漸漸地,這個孩子守紀律了、愛學習了。現在他已是瀋陽建築大學的學生。

還有劉玲,父親去世,母女相依為命,生活貧困。平日裡,劉玲少言寡語,課間常常一個人溜牆根兒。國小畢業訂國中教材時,她跟孟麗平說:“我不訂書了,國中我不念了。”當孟麗平放學後來到她家時,看到劉玲生病的母親,一切都明白了。孟麗平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錢給劉玲交了學費,臨近畢業時,又把劉玲接到自己家中,每天陪她複習功課,為她準備學習和生活用品。劉玲深情地對孟麗平說:“看到您天天打針、吃藥,我心裡真難受。將來我要當醫生,治好您的病。”後來,劉玲果真考上了錦州醫學院。

有一屆畢業班中,一名男生迷上了電子遊戲。一天放學,男生的媽媽來到學校說孩子又去遊戲廳了。當時孟麗平剛注射完胰島素,半小時後必須吃飯。可是,她顧不上這些了,騎上腳踏車直奔5里以外的遊戲廳,待找到男孩時,已經是一小時之後了。孟麗平低血糖了,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突然,男孩甩開孟麗平的手沖了出去,一會兒工夫,男孩一手拿著麵包,一手端著熱奶,氣喘吁吁地跑回來:“老師,快,快吃……老師,我聽你的話,再也不來這兒了。”

情急時學生常喊孟麗平“媽媽”。一提起學生,孟麗平的臉上就溢滿了幸福和快樂。辦公桌里,有好多治療糖尿病的藥方,都是學生們給她蒐集的。聽說西紅柿、黃瓜對治療糖尿病好,學生們就一筐筐地往她家裡送。學校規定學生不能帶零食,但孩子們都偷偷地在兜里放上幾塊糖。因為孟老師總是低血糖,這時,孩子們就希望老師能吃上自己的糖。

能力

20年來,孟麗平每天必須兩次注射胰島素來維持生命,但她並未因此而影響工作。外出聽課、學習,她要帶著針和藥。
肌體的病痛本已令孟麗平難以忍受,而精神的磨難又讓她幾近絕望。1996年,孟麗平初嘗為人之母的幸福與甜蜜。可是6個月後,兒子就被診斷為“腦癱”,接著婚姻又出現了變故。一連串的打擊使孟麗平痛不欲生。

就在一個清晨,孟麗平剛睜開眼睛,發現一排小腦袋趴在窗戶外,每個孩子的小臉上都掛著淚珠兒。“老師,您別傷心了,我們都是您的孩子,等您好了,再給我們上課,我們想您。”這一聲聲稚嫩的勸慰讓孟麗平淚如泉湧。她拉著孩子們的手,摸著孩子們的頭,心中感慨萬千:“生活不會因為消沉而有所改變,不論是痛苦,還是快樂,生命的每一天都在度過,倒不如選擇一種積極的態度去迎接生活。”

第二天,孟麗平塗上口紅,精神煥發地走進了校園。她告誡自己:一定要把憂傷埋在心底。在學校,身體再難受,孟麗平也會打起精神,把最燦爛的笑容帶給學生和同事。回到家裡,看著為自己擔驚受怕半生的父母,她又如何忍心讓他們再為自己操心。就是晚上躺在自己的小屋裡,她也不能因病痛折磨而呻吟,因為母親隨時都會過來,看看女兒是不是又低血糖了。

為了工作,孟麗平從未按醫囑系統地檢查、治療,以致於病情加重。尿糖四個“+”,蛋白四個“+”,各項化驗都超標。醫生責令她休息,配合治療。可她擔心孩子們,擔心他們的功課,一次次把診斷書藏起來。

病情自然一天天加重,下肢開始浮腫,直至臉部浮腫。每天下班,孟麗平拖著腫得像棒子一樣的雙腿,一進家門就躺在床上,不能夠幫母親做一點家務,為此她心中充滿了愧疚。一次次推遲檢查,一次次延誤治療,導致腎臟又出了問題。但孟麗平依然沒有休息,把吊瓶帶到學校,利用午休時間輸液。同事們心疼地說:“你不要命了!”孟麗平何嘗不珍惜生命,但她清楚:這種病無法根治,屬於自己的時間可能真的有限了。越是這樣,越得抓緊時間,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釋放生命的全部能量。

為了減輕她的工作負擔,上級部門讓她到新興國小去做副校長。孟麗平還和從前一樣,每天早早到校,仍舊精神飽滿,依然一絲不苟。她眷戀地看著嬉笑打鬧的孩子們從她身邊跑過,說:“我還想回到從前,帶一個班,像只老母雞一樣,時時刻刻護著孩子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