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將入秦

孟嘗君將入秦

《孟嘗君將入秦》,作者漢·劉向,出自《戰國策》。

基本信息

原文

孟嘗君孟嘗君
孟嘗君將入秦,止者千數而弗聽。蘇秦欲止之,孟嘗君曰:“人事者,吾已盡知之矣;吾所未聞者,獨鬼事耳。”蘇秦曰:“臣之來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見君。”
孟嘗君見之。謂孟嘗君曰:“今者臣來,過於淄上①,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②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殘,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③耳。’今秦四塞之國,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則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嘗君乃止。

注釋

①淄上:淄水之上。淄,水名,源出山東萊蕪東北原山之陰,東北流,至壽光縣,匯為清水泊,又北出,入小清河,由淄河口入海。土偶人:用泥土捏的人。桃梗:用桃木枝刻的人。
②挻:揉合,此指揉制。
③何如:何往。

譯文

孟嘗君準備西入秦國,勸阻的人極多,但他一概不聽。蘇秦也想勸他,孟嘗君卻說:“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沒有聽說過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蘇秦說:“臣這次來,本來也不敢談人間的事,而是專門為討論鬼的事求您接見。”
孟嘗君就接見他。蘇秦對他說:“現在我來到這裡,路經淄水,有一個土偶和桃人交談。桃人對土偶說:‘你是西岸之土,被捏製成人,到八月季節,天降大雨,淄水衝來,你就殘而不全了。’土偶說:‘不是這樣。我是西岸之土,殘缺了仍是西岸之土。而你是東方桃木雕刻而成,天降大雨,淄水橫流,你隨波而去,那么你將漂往何處。’現在秦國是一個四面都有關塞的強國,形狀如虎口,而殿下進入秦,我不知道殿下能否安然而出。”孟嘗君聽了之後就取消了行程。

評析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社會上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根據地、要有自己的根,要將屬於自己的範圍經營好,而且輕易不要離開自己的根據地,否則就象一葉飄萍,沒有根基,經不住風浪。要經營和發展人生,在地域的選擇上初期一定要固定,要選擇自己人際關係比較多、各方面比較適應的地方發展,等有足夠實力,在向外拓展不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