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

“孝感牌”麻糖是孝感著名地方傳統特色產品,以香、甜、薄、脆的獨特風味聞名於世,具有香而不艷,甜而不膩,回味無窮,形似玉梳白似壁,薄如蟬翼甜如蜜的典型特徵。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有暖肺、養胃、滋肝、補腎等功效。

基本信息

簡介

孝感麻糖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是湖北著名的地方風味名點。它以精製糯米、優質芝麻、綿白糖為主要原料,配以桂花、金錢桔餅等,用傳統的配方精心配製,經過12道工藝流程,32個環節製成,孝感麻糖外形猶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撲鼻,風味獨特。湖北孝感地區的特色地方名產孝感麻糖,被美食家評價為香、甜、薄、脆、老少鹹宜的風味佳品,早已聞名於全國。

麻糖生產據記載始於明朝,距今有四百餘年歷史。其生產過程分三步,以糯米和麥芽為原料生產出飴糖;把芝麻褪殼加工成熟麻仁;再把飴糖、麻仁匯聚、拌合、切片、包裝。孝感麻糖每片呈月牙形,飴糖和褪殼芝麻拌合極勻,片片極薄,甜香可口,風味獨具。傳說曾是皇帝的貢品。如今麻糖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廣大民眾和來湖北的旅遊者都有口福品嘗了。

產品特點

孝感麻糖孝感麻糖

提到麻糖就想到了湖北孝感。孝感麻糖是湖北名特產品之一,早在元朝末年就以香、甜、薄、脆、白的獨特風味聞名於世,博得消費者的讚美。甘甜可口,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有潤燥、暖肺、養胃等功效。色澤淡雅,酥脆香甜,口感細膩,風味獨特。

產品以精選糯米、芝麻、白糖為主要原料,並拌以桂花、金錢桔餅等成份精製而成,無任何化學污染,無任何添加劑,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品。特別是作為主要原料的麥芽糖又兼有潤肺治喘之功效,對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明顯緩解病情,是具有多重功能的營養保健珍品。

創造製作

孝感麻糖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歷史悠久,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吃過並讚不絕口,從而一舉成為皇家貢品。後來各地也都仿製,但味道就是及不上孝感本地的土產,故不相傳,只有用孝感城關西門外城隍潭的“龍吐水”熬糖,才能制出上品的麻糖來。怪不得即使是孝感的製糖師,如若遷居他處,也會做不出原先的風味來呢。

孝感麻糖的創製,據說與一個饞嘴的糖坊老闆娘有關。這個老闆娘因為有饞病,時常熬不住要偷糖吃。

有一次,她正吃得津津有味時,看見老闆進屋來了,慌得她趕忙把一碗糖丟進了裝芝麻的罐子裡,不想卻被老闆發現了。老闆見糖上沾滿了生芝麻,要丟掉實在心疼,要弄掉生芝麻又沒有辦法,不由得十分生氣。這時,那個饞嘴的老闆娘在邊上說道:“有辦法利用的,把它放在鍋里烙熟,好吃得很呢。”老闆一試,果然味道不錯,後來,一位熬糖的老師傅從這件事上受到了啟發,由此創製出了孝感麻糖。

歷史傳說

孝感麻糖孝感麻糖

對於孝感麻糖的歷史和發展,民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孝感有一個叫董永的孝子,與下凡的七仙女配成了夫妻。然而王母娘娘冷酷無情,最後硬是拆散了這對恩愛夫妻。董永與七仙女生有一子,名叫董寶,長大成人後,在預言家鬼谷先生的指點下,遇到了七位仙姑,送給他穀子一碗,囑咐每天只要煮一粒,就可當作一天的口糧。董寶回家後,把一碗穀子全煮了,變成一座飯山把董永壓在山下,後來飯山上長出一種特殊的稻子。

由於是來自天宮的仙種,所以滋味特別甘美,民間就用它制出各類食品,孝感麻糖就是用這種糯米制的糖。用這種糯米製成的麻糖,麻香酥脆,味美可口不粘牙,非常受歡迎。於是,此糖在當地廣為流傳。

獲得榮譽

1981年榮獲國家銀質獎,1994年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親筆題詞“中國一絕”,並捧回湖北僅有的“真絕杯”;在1995年首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被評為“中國國際食品科技之星”產品,1998年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國際金獎”、“中國市場名牌產品”。同年率先獲準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產品暢銷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製作方法

孝感麻糖製作原料

芝麻500克,糯米250克,綿白糖250克,飴糖250克,桂花25克,香精少許。

流程

白砂糖→溶化→熬糖→冷卻→拉白→拌麻→冷卻成型→切片→整形→冷卻→稱量→包裝→成品

1.將芝麻淘洗乾淨,在炒鍋中炒乾水分,炒熟,搓皮,成熟芝麻仁。
2.將糯米淘洗乾淨,在炒鍋中炒至爆花成糯米花
3.熬糖:白砂糖、適量水、飴糖熬制,溫度到140—150℃時倒在台上冷卻。
4.拌麻:芝麻置於鍋中炒制,將拉白的糖坯放入,加入桂花、香精,攪拌均勻。
5.將熟芝麻仁、糯米花倒入糖漿中,拌勻,倒入銅(或不鏽鋼)板上,揉搓拍成寬10厘米、厚5厘米的長條,用薄刀切成梳子薄片即成。
6.冷卻、成型:冷卻適中,自然成型。
7.切片整形:切片後冷卻,及時整形,以便包裝。

特點

色澤淡雅,酥脆香甜,口感細膩,風味獨特。是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

特色產業

孝感麻糖以當地特產珍珠糯米為原料,採用手工或機械加工,以柔、綿、甜、薄、脆、回味香醇著稱。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街頭麻糖製作
在未列入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以前,多是小作坊生產,產品質量極不穩定。2005年列入食品生產許可證發證目錄後,孝感市孝南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協同區政府積極為企業創造條件。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孝南區臥龍鄉政府劃撥出3公頃土地集中組建孝感麻糖工業園,給每戶進駐工業園的企業提供場地。現有10餘家麻糖生產企業落戶工業園,28家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這些企業按照麻糖地方標準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目前已形成產品質量穩定、企業效益穩步攀升的良好局面。工業園集中生產管理模式,還催生出一批以孝感麻糖米酒有限公司、孝感正團麻糖米酒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龍頭企業

2007年7月10日公布的《第二屆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百強榜》中,孝感麻糖以0.56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榜中第151位。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孝感麻糖,曾是當地民眾逢年過節自產自銷的傳統食品。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孝感市先後建成5家大企業,使孝感麻糖成為享譽全國的地方主導產品。

孝感市政府專門制定扶持政策,在臥龍鄉建立麻糖生產工業園,組織農民進行規模經營。鄉間眾多麻糖小作坊積極回響,自發組建了麻糖協會,重整旗鼓,再創家業。孝感市質量技監局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到麻糖小作坊都是按照各自的家傳手藝在生產,既沒有產品標準也沒有檢驗手段。同時,歷史悠久的孝感麻糖也未納入國家產品類別。對此,孝感市質量技監局主動向上級申報請示,經國家有關方面批准,孝感麻糖被正式列入焦糖類產品,為下一步制定麻糖產品標準打下基礎。

孝感麻糖孝感麻糖

從制定標準入手,規範麻糖生產。孝感市質量技監局在徵求企業意見的基礎上,依據國家相關技術標準,結合麻糖生產特點,起草制定了孝感麻糖地方標準,從此結束了麻糖無標準生產的歷史。按照產品標準的要求,30多家 走出小作坊的農民,興建了車間、倉庫和檢驗室,建立了生產工藝規程和質量管理制度,徹底改變了手工作坊的生產方式。過去的手工小作坊生產工具是鐵鍋、鏟勺和菜刀,如今的庭院式工廠安裝了鍋爐、攪拌機、無菌工作檯、恆溫箱、乾燥箱、切片機和包裝機,實現了機械化生產。以往沒有任何檢驗手段的小作坊,現在配備了分析天平、顯微鏡等理化檢驗儀器。經過產品標準和質量安全的嚴格控制,孝感麻糖的整體質量水平由3年前的85%穩定提升到今年的97%,年產值也由3000萬元增長到6500萬元。目前,不論大企業還是小工廠,從原料購進、工藝流程、檢驗包裝到庫存運輸都執行著統一的產品標準。標準生產激活了孝感麻糖的生產能力和市場潛力,讓80%的孝感麻糖源源進入大城市和大超市。

現在,孝感市質量技監局還根據人們追求時尚、追求健康、追求營養的消費理念,不斷完善孝感麻糖的產品標準,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其中,僅將產品的塑膠薄膜包裝更換成無毒錫紙包裝一項,便使孝感麻糖面貌一新。同時,實現標準生產的孝感麻糖在近兩年沒有發生一起質量投訴問題。

相關詞條

老婆餅 芋泥 牛肉麵 釀皮 漿水面 醪糟 孝感麻糖 辣糊湯 酥皮蓮蓉包 雞仔餅唐山麻糖

生產

在工藝技術上,為了達到麻糖色白、脆酥香甜、口味純正、不粘牙、無焦糊味、苦味及其它異味,關鍵在於掌握好以下操作工藝。
操作要點:

熬糖

在熬制過程中,要掌握好火候、時間和溫度,使經過熬制的糖坯不老不嫩。

拌麻

首先將芝麻置於鍋中,炒制預熱,要掌握好火候,溫度,切忌芝麻變色。
然後將拔白的糖坯放入,反覆翻轉,將芝麻拌勻。

冷卻成型

冷卻要適中,否則直接影響到成型切片,致使成品率降低。

切片整型

採用切片機進行切片,切片後於傳送帶上進行冷卻,視氣溫和傳送帶長短可加風機。冷卻後的麻片應及時進行整型,以便包裝。

由來

傳說

孝感麻糖
孝感有一個叫董永的孝子,與下凡的七仙女配成了夫妻。然而王母冷酷無情,最後硬是拆散了這對恩愛夫妻。董永與七仙女生有一子,名叫董寶,長大成人後,在預言家鬼谷先生的指點下,遇到了七位仙姑。七位仙姑送給他穀子一碗,囑咐每天只要煮一粒,就可當作一天的口糧。而董寶回家後,把一碗穀子全煮了,變成一座飯山把董寶壓在山下。後來在飯山上長出一種特殊的稻子。由於是來自天宮的仙種,所以滋味特別甘美,民間就用它制出各類食品,孝感麻糖就是用這種糯米制的糖。用這種糯米製成的麻糖,麻香酥脆,味美可口不粘牙,非常受歡迎。於是,此糖在當地廣為流傳。

創製

孝感麻糖的創製據說與一個饞嘴的糖坊老闆娘有關。這個老闆娘十分嘴饞,時常熬不住要偷糖吃。有一次,她正吃得津津有味時,看見老闆進屋來了,慌得她急急忙忙把一碗糖丟進了裝芝麻的罐子裡,沒想到卻被老闆發現了。老闆見糖上沾滿了生芝麻,要丟掉實在心疼,要弄掉生芝麻又沒有辦法,不由得十分生氣。這時,那個饞嘴的老闆娘在邊上說道:“有辦法利用的,把它放在鍋里烙熟,好吃得很呢。”老闆一試,果然味道不錯,後來,一位熬糖的老師傅從這件事上受到了啟發,由此創製出了孝感麻糖。自公元924年後唐莊宗時期孝感麻糖被定為每年必備的宮中貢品後,至今已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清康熙三十四年編撰的《孝感縣誌》也有關於孝感麻糖的記載:“麻曰脂麻,可以為油,和糯餳以為糖,曰麻糖。處處有之,而孝感獨著。”清朝鹹豐末年起,孝感八埠口的糖坊,紛紛把麻糖挑到縣城、四鄉或漢口零躉出

孝感麻糖

售。向外挑賣的,用圓木桶或大篾簍裝置。木桶刷以桐油,篾簍孝感麻糖不僅美味而且美味

歷史故事

公元1351年,正是元末紅巾軍大起義的紛亂時期,羅田徐壽輝發動蘄黃起義,迅速占領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元朝的統治在這些地區瀕於崩潰。值此時機,年僅20歲的隨州人明玉珍,與他的幾個在本鄉素有俠名的朋友一起,在隨州青山也舉起義旗,很快聚集起一千餘人,在鄂北攻城略地,隊伍不斷擴大,成為一支頗有影響的起義精兵。
九月,徐壽輝被擁立為帝,國號天憲,即派人聯絡招編明玉珍,封明玉珍為元帥。明玉珍接受了徐壽輝的封號,並按令攻取孝感縣城。
明玉珍於初冬時節,相繼攻下孝感周邊的花園、雲夢、楊店、三汊等要地,形成對孝感的合圍。戰事的進展起先十分順利,尤其是鎮守孝感的元軍主動在伍洛寺一戰中被殲大半,僅有千餘人逃入城中。
其時,明玉珍的人馬僅有萬餘人,分散在幾個要地處,
孝感麻糖
都被元軍擋在外圍,不能來救,明玉珍身邊只有二千義軍,被一萬多元軍壓在很小的一個範圍內,形勢岌岌可危,派人請求徐壽輝的援兵,也因元軍的大舉反攻,使徐壽輝一時無法分兵,尤其危機的是,在元軍十多天的包圍下,營中的糧食已臨近枯竭,明玉珍顯得焦頭爛額,無以成眠。
不料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元軍統帥忽爾赤龍在黃州被徐壽輝所部倪文俊擊潰,率四萬多元兵經紅安、黃陂轉進孝感,將明玉珍的元帥部包圍在三汊一帶,明玉珍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
元軍的又一輪進攻被頑強的義軍打退後,明玉珍召集部將商議,他擺出了困境後說:“我們雖然面對五倍於我的元兵,但我們占據了有利的地勢,工事也修築得很好,憑險據守,等待救援沒有多大問題,關鍵是眼下的糧食問題,據軍需報告,眼下的儲糧,按一天兩稀,也僅能維持六天,看各位將軍有什麼辦法找點糧食應急。”
一將軍說:“前面的汊子裡長滿了蘆葦,挖蘆根可以對付幾天,問題是救兵還得多少天才能到?”
明玉珍說:“陳友諒將軍的大軍已從江陵東下,前鋒今天將到達天門一線,從元軍的守勢看,在半個月內方可到達。”
另一將軍憂慮地道:“光是稀飯加蘆根,士兵們的身體恐怕難以支撐到援兵前來,還得想別的辦法,弄些營養強的食物提高士兵的體力。”
“是啊是啊,士兵身體垮了,就不攻自破了!”許多將軍們一齊應聲。
這時候有一位將軍忽然想起一個人來,就對明玉珍說道:“元帥,我帳下有位在花園參加隊伍、姓藤的游擊首領,是這兒的人,我去把他找來想想辦法!”
明玉珍一聽,連連催他:“快去,快去!”
不一會兒,那將軍就帶進來一個中等個兒、顯得文文氣氣的青年人進來,要不是他手上拿著一枝鋒利長矛的話,明玉珍還以為他是一個滿腹詩書的文人呢。
那青年人進得屋來,見滿屋都是元帥、將軍,忙謙虛地行禮。明玉珍手一揮,攔住了他,問道:“聽說你是本地人,叫什麼名字?”
那青年來忙應道:“報告元帥,我是本地人,姓滕,叫金生。”
明玉珍點點頭:“啊,滕金生,這名兒不錯。”他稍作停頓,接著道:“我們部隊眼下缺糧,尤其是缺營養品,很危險,求援部隊還得十多天方能到達,我們要堅守住陣地,士兵們不吃好一點是不行,所以找你來想想辦法,周邊老百姓的糧食都支援我們了,看你能不能再挖一點出來。”
滕金生忙應道:“昨天聽說我叔叔從八埠口退到這些來了,我正在找他,找著了就一定會有辦法的。”
“你叔叔是做什麼的?”
“我叔叔是做麻糖的,在這一帶幾個縣都很有名的。”
明玉珍眼睛一亮:“這八埠口滕家麻糖我聽說過,沒吃過,但它的營養價值肯定是可以的,不知他的麻糖現在有不有貨?你快去找找吧!”
滕金生告退不久,就興沖沖地回來復令,說叔叔找到了,叔叔在三汊建有儲存麻糖的地窖,存有麻糖六十餘擔。
明玉珍大喜,即率眾將前去查看,滕金生的叔叔早已打開地窖,那股令人陶醉的混合著芝麻、漿糖與桂花的香氣,撲鼻而來,勾得明玉珍一行人饞涎欲滴。明玉珍仔細看了滿窖的麻糖,即令人向藤金生叔叔按價付了貨款。隨後,他即吩咐眾將道:“每個士兵先發兩盒,每天只準吃二片,補充營養,違令者斬!”
眾將領命而去,按明玉珍的帥令將麻糖發到了士兵們的手上。
忽爾赤龍率兵包圍了明玉珍的帥府,苦攻十餘天沒有成功,義軍死守各要口,給元軍以沉重打擊。忽爾赤龍心裡焦急,一方面著人時時打探四處義兵援軍的進展情況,
孝感麻糖
一方面了解義軍的糧草情況,當他從義軍被俘傷兵口中得知,明玉珍元軍面臨斷糧的情況時,不禁心花怒放,心想,各地義軍援兵最快也要七、八天的攻擊速度才能到達,我只要牢牢圍住他,三天后他們大部分自己都要餓垮,咱一個個地去抓活的就行。於是忽爾赤龍再不進攻,只加強防守,把義軍緊緊控制在裡面,不讓他們有活動的餘地。
一天兩餐飯,都是稀飯煮蘆根,吃得許多義軍士兵的肚子咕咕叫,可說來也是稀奇,每當誰感到渾身乏力、手軟腳軟的時候,就吃半塊薄薄的麻糖,頓時就來了精神,雖然肚子還是有點飢餓,但卻精力充沛。有的士兵捨不得吃,常常在疲乏的時候,拿出一塊麻糖來聞聞,就消解了疲乏。當忽爾赤龍感到義軍應該餓死得差不多了,前來捉人的時候,義軍士兵竟然個個如生龍活虎,較前些天戰鬥力大大增強,忽爾赤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棄下一千多具屍體,倉惶退下。
不久,陳友諒的大軍攻破應城,向忽爾赤龍的後路抄襲而來,忽爾赤龍無奈之下,只好放棄了明玉珍這塊到口肥肉,向河南方向撤退而去。
孝感麻糖
為酬謝陳友諒的解圍之恩,明玉珍請滕金生挑選出兩擔上好的桂花麻糖,親自前往雲夢迎接陳友諒,並獻上請陳友諒及其幕僚們品嘗。
陳友諒吃了孝感桂花麻糖,不禁大為讚揚,在聽了明玉珍講述的麻糖在這次守衛戰中的奇功後,更嘖嘖稱奇。到達孝感後,元朝守軍早已隨忽爾赤龍大軍逃逃走,陳友諒、明玉珍逕直進入縣城,陳友諒協助明玉珍做好一應安撫工作後,即按徐壽輝的命令向岳州進軍。
陳友諒臨行前找來滕金生的叔叔,要把他隨軍帶走,給他專做麻糖吃。滕金生叔叔推拒道:“陳元帥,我做的麻糖不是很了不起的東西,但對水、米、芝麻都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我只能在孝感八埠口這裡做,離開了這裡,到什麼地方,都做不出這個味。元帥今後要吃麻糖,隨時派人來八埠口取就行,我是不能跟你走的。”
陳友諒聽了不覺發怒,吃不吃麻糖是小事,被一個做麻糖的拂了面子可是大事,他一拍桌子:“你說得邪乎,我就不信有那么大的鬼名堂。你老老實實跟我走,走到哪做到哪,不認真做出真傢伙,小心你的腦袋!”
明玉珍聽說陳友諒強行擄押滕金生的叔叔,連忙趕到陳友諒處,勸其不可做這樣有傷民心的事。
陳友諒聽了明玉珍的勸說後,冷冷一笑:“明元帥,我帶走藤師傅做麻糖,又不是搶女人和財寶,傷什麼民心哪?笑話,他麻糖做得好,我就多給他錢,他一個生意人,在哪裡做不都是賺錢嗎?”
明玉珍急得差點跳起來:“陳元帥,這孝感八埠口麻糖,要這方水土的米、芝麻、水才能做出這個味,就像你沔陽的毛咀燒雞,不得毛咀本地雞,就不是那個味一樣,你把滕師傅帶著,也吃不上地道的孝感麻糖!”
陳友諒鼻子裡一聲冷哼:“你跟我款鬼話,只要他貼心做,我帶上一批八埠口的米、芝麻,他就做得出好麻糖!“
明玉珍還要制止,陳友諒發了狠:“明元帥,為了一個做麻糖的師傅,你難道還想和我翻臉嗎?”話音剛落,兩旁的侍衛手按刀把,齊齊向前邁上一步。
明玉珍見狀,知道再不能勸他了,搞不好,這個以膽大著稱的沔陽人,還真敢要他的命。他只好忿忿地退出,回到自己營中,把滕金生找來,好番安慰。
滕金生的叔叔隨陳友諒大軍從岳州向九江轉進,沿路做了十餘鍋麻糖,吃起來總比原汁原味的孝感麻糖差得甚遠,陳友諒越是發火,麻糖的味道感到越差,陳友
孝感麻糖
諒十分惱怒,認為滕金生的叔叔故意耍歪,成心與他作對,未等到達九江,就下令把他殺了,將屍拋進了長江。
明玉珍聽到訊息,十分悲痛,深感對不起滕氏家人,他召來滕金生,撫恤了一千兩銀子。滕金生對明元帥的真情十分感謝,說道:“叔叔早就預計到會有這樣的結局,在陳友諒召他的時候,就把製作的秘方傳給了我和堂弟。我要繼承叔叔的事業,在家鄉做麻糖,請元帥支持!”說完,一屈膝,就跪在了明玉珍面前。
明玉珍連忙扶起滕金生:“好,我同意你離開部隊,咱缺一個你還能打仗,孝感缺個你,麻糖就失傳了!“他一調頭,令軍需再給一千兩銀子,以扶持滕金生做麻糖。
過了四年,已是1355年,陳友諒的勢力已日漸擴大,回響者雲集。可明玉珍認準了陳友諒的膨脹是暫時,憑他能隨便殺一個做麻糖的性能,就難以持久。為了不與他合作,也不受他牽制,他於當年冬即西進四川,獨立作戰,並於1358年占領四川全境,1362年,在重慶建立夏朝稱帝,與朱元璋的明朝並立於世。而陳友諒果然在這一年裡,被朱元璋的軍隊亂箭射死。
明玉珍做了皇帝,可從來沒有忘記孝感麻糖救了他部隊的功勞,時不時派人回來,對滕金生的麻糖作坊給予支持。而跟隨明玉珍入川的二萬孝感義軍,在德陽一帶定居下來,結婚生子,逐步繁衍,但總有揮之不去的家鄉情節,也總是要派人回家鄉大量購買孝感麻糖,在吃麻糖的過程中以慰鄉思。
朱元璋初立國時,要面對很多強敵,他於是和明玉珍的夏朝簽訂和約,為籠絡明玉珍,朱元璋主動提出,明朝保證定期提供孝感麻糖以供夏朝王宮的食用,這一點使明玉珍深受感動,欣然應下和約。至1364年明玉珍死,其子明升繼位,明玉珍留下遺囑,只要孝感麻糖的供應線不斷,就不要與明朝開戰。
孝感麻糖
洪武四年,明朝派大臣入川招降,使臣帶了五百擔孝感麻糖,贈於明升,明升看到明朝已基本統一全國,國勢雄勁,洪武帝又再三保證,今後將一定保證他及入川孝感人的麻糖供應,便接受了招降,使明朝兵不血刃地收復了四川。
滕氏後人在以後的歲月里,不斷改進麻糖的製作工藝和原料成份,使麻糖的品種演進出桃仁麻糖、杏仁麻糖、生果麻糖、棗泥麻糖等等數十種,至1922年,滕鎰泰邁進城關,開辦了第一個麻糖機械化製作生產點,使麻糖的產量和質量有了更大的飛躍,成為譽滿世界的食品品牌。

原料配方

白砂糖

純淨潔白,含量99.5%以上。

糯米

不霉變,無雜質。

芝麻

顆粒飽滿,皮薄,要求新鮮,無雜質,以當年收穫的芝麻為最好。

大麥

採用種皮薄,皮色淺,富有光澤,麥粒整齊的四棱或六棱大麥。不宜用二棱大麥。大麥發芽率應不低於9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