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審計

存貨審計

存貨審計是指對存貨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正確性進行的審計。存貨審計直接影響著財務狀況的客觀反映,對於揭示存貨業務中的差錯弊端,保護存貨的安全完整,降低產品成本和費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存貨的審核與其他的資產項目審核比較,較為複雜。存貨的確認和計量會影響企業期末資產的價值和期間利潤的高低,同時它還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存貨信息,有助於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由於存貨存在於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在會計核算上與存貨所對應的會計科目很多,所以,存貨審計的技術及專業要求很高,它要求審計人員具有敏銳的專業判斷和對異常情況的綜合分析能力。如何對存貨的量、值、質進行行之有效的審計,以及審計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內容

存貨審計存貨審計流程圖
(1)評審存貨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審查存貨增減業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3)驗證存貨賬面餘額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4)審查存貨保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審查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和會計處理的正確性。
存貨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審
1. 有無明確的存貨職責分工制度
2.是否建立存貨業務程式與手續制度。
3.是否建立嚴密的存貨保管制度。
4.是否建立存貨的定期盤點和對賬制度。
存貨採購業務的審計
存貨審計存貨審計
(一)審查存貨採購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正確性
(二)審查存貨採購成本的構成和成本計算是否真實、合規、正確
(三)審查存貨採購業務賬務處理的真實性、合理性和正確性
(四)審查存貨非貨幣性交易的正確性
(五)審查存貨驗收入庫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存貨儲存業務的審計
(一) 審查存貨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二) 核實存貨實物數量
(三)核實存貨價值
(四)審查存貨的適用性和合理性
存貨發出業務的審計
(一)審查存貨發出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正確性
1.審查存貨發出業務是否以計畫、定額、契約為依據,並辦理了審批手續。
2.審查存貨發出業務的憑證和手續是否合規、齊全。
3.審查存貨發出的數量是否合理、正確。
(二)審查存貨發出成本的合規性和正確性
1.存貨發出成本的計價方法是否符合會計制度的規定。
2.審查存貨發出成本的計價是否正確。
3.審查存貨計價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貫性原則,有無隨意變更方法,造成成本不實,進而影響利潤虛假的問題。
(三)審查存貨發出業務賬務處理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正確性
存貨發出業務審計舉例
某企業發出材料按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計價,審計人員審查該企業上年12月甲材料的明細賬時發現:月初結存500噸,單價120元,12月份只購進一批500噸,單價130元。該月份發出一批450噸,單價按每噸130元計算,並全部記入生產成本賬戶。經查,該材料為本企業在建工程領用,該工程目前尚未完工。
審計人員根據上述情況,指出了企業在材料發出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改進意見。審計人員認為,被審計單位違反了存貨計價的一貫性原則,多計了生產成本,將應計入工程成本的材料擠入了生產成本,進而虛增了產品成本,隱瞞了利潤,少計了稅金。據此,提出如下調賬意見:
①借:原材料 2 250
貸:生產成本 2 250
②借:在建工程 65 812.50
貸:生產成本 56 25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9 562.50

特點

存貨的審核與其他的資產項目審核比較,較為複雜,其主要特點如下:
1.對一般製造業及買賣業而言,存貨是資產負債表的主要項目,也是營運資金的最大組成項目。
2.存放於不同處所(包括工廠及分支機構),控制及盤點困難。
3.種類、項目繁多,差異性大,觀察與鑑定困難。
4.可能因為呆滯、過時,陳舊及受損而使其價值減損,註冊會計師常因對客戶產銷活動及業界趨勢認知不夠,而難以做出合理判斷。
5.存貨成本計算繁瑣。

難點及對策

由於存貨金額的真實性會影響到當期損益及下期損益的正確性,而存貨的特點是品種多,動輒有成百上千種存貨,而審計時間、力量又有限,因而確認存貨金額既是審計工作的重點,又是審計工作的一大難點。
(一)對存貨數量的確認。
審計中,對存貨數量的確認最基本的方法是進行監盤。監盤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賬到物,即由監盤人員拿著賬簿點實物;另一種是從物到賬,即監盤人員指著實物對賬簿。
(二)對存貨價格的確認。
新近頒布的《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在原有壞賬準備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三項準備金的提取,即存貨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跌價準備。並規定在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境內發行外資股的公司中採用,“其他上市公司也可按相應規定計提”。跌價基於穩健性原則計提的。根據穩健性原則,資產計價在以歷史成本計價原則的基礎上,定期按“成本與市場孰低”原理予以調理:當資產(投資)成本低於市場時,不作賬務處理,仍以歷史成本計價;當資產(投資)成本高於市價時,則應定期計提跌價(減值)準備,調整資產(投資)的變現值,充分體現財務報告的客觀、其實、公允。可見,存貨的價格不僅影響到資產的真實,而且影響當期損益的真實,影響到存貨跌價準備的撮主,因而對存貨的價格尤其是重置成本在審計中應尤其關注。在具體審計過程上,一般關注的是中報、年報截止期的公司主要的供貨商、供貨價格、公司產品售價以及同行業公司的價格情況。有些資料,如:公司產品的售價、主要原材料的進價,可以通過向公司索取相關資料、詢問公司主要供貨商以及查閱相關的最近的購貨憑證等取得證據,而有些,如同行業的價格情況則全靠會計師平時的資料收集。
(三)對存貨品質的確認。
上市的會計信息披露對存貨品質狀況要求更為嚴格,品質次佳的存貨要求調整反映在“跌價準備”,由於審計人員不是專業人員,在具體審計過程中,主要通過以下方法業進行審計:
1、查看公司的存貨明細賬,初步判斷有無不屬於公司經營範圍,與公司經營無關的存貨,如有,則向會計人員詢問該部分存貨存在的原因,保管情況如何,必要時到現場查驗。如在審計L公司時,通過這種方法發現該公司由於幾年前多種經營遺留下來部分與公司主營產品無關的問題,從而要求該公司對幾十萬元的存貨進行了調整。
2、現場盤點時,觀察公司存貨的外觀,如是否銹跡斑斑,包裝有無破損,是否積了一層厚灰等,同時向保管人員詢問存貨的購進時間,如有疑問則作下一步審計的重點之一,屆時通過抽查憑證檢查有關人人賬原始依據是否真實有效。一般而言,如果存貨出現上述,情況,購進時間幾年未動,該部分存貨的品質狀況就值得懷疑。
3、必要時,請專家協助工作。公司管理當局的誠信是最為重要的,實際工作中,由於審計力量、時間均有限及受到專業知識的限制,如果管理當局有意作弊,審計風險真是防不勝防。比如貨櫃裝好的產品裡面不是產品,而是瓦片;還有用已不屬於自己的產品冒充存貨等等,一旦在觀察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和與其交談的過程中發現有蛛絲馬跡的可疑跡象時,此時絕不能完全相信存貨的監盤結果,而要結合公司生產部門的生產能力、銷售情況等來綜合分析。例如:在審計C公司時,由於公司有意作弊,開始盤點未發現異常,但在審計過程中,平時和管理人員頭聊時發現有問題,再結合公司的生產與銷售情況,最後發現該公司用已銷售出動的貨物來冒充自己的存貨,從而虛假增中存貨幾千萬元。

盤點步驟

第一步,做好盤點的準備工作。
盤點前必須制定一個周密的盤點計畫並進行必要的人員、物資準備。盤點時間應選擇接近結賬日期,儘可能停止業務活動。存貨必須整理分類,計量器具必須經過校驗,盤點的表格、標籤和清單必須事先準備齊全,對已收和付出的存貨應登記人賬。
第二步,全面開展盤點,並由審計人員監督、抽查。
各種商品、產品和原材料原則上應在同一時期進行盤點,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不同類別的存貨可以分別進行。盤點工作一般由企業原工作人員進行,審計人員參與監督和抽查。抽查比例可根據存貨管理水平和內部控制嚴密程度來決定,一般不低於存貨總量的10%和存貨價值的30%,視情可以擴大抽查面,或對某些存貨進行重新盤點。盤點時,不僅要注意數量,更要注意質量和包裝,不能有賬外物資。
第三步,對盤點結果做好記錄,整理成工作底稿。
盤點結束後,審計人員應將盤點情況及盤點結果寫成書面材料填制好各種盤點表格,企業經辦人員會簽後作出記載並整理成審計工作底稿,經核對後由盤點小組和監審人員簽名。在盤點和制表時要注意賬面數量、金額是否與盤存數量在同一截止日期,如發現尚未人賬數字,應予調整。盤存結果與賬面數量有差異時,應由審計人員和盤存小組進行調查研究,提出處理的意見,與盤存單一併作為工作底稿。對清查出來的報廢、報損、殘損,應編制單獨的檢查盤存表,寫明損失程度、損失原因及損失金額並提出處理意見,列入審計工作底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