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懸

子懸,指妊娠胸脅脹滿,甚或喘急,煩躁不安者,又稱胎上逼心。

概述

子懸,指妊娠胸脅脹滿,甚或喘急,煩躁不安者,又稱胎上逼心。
《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二:“紫蘇飲治妊娠胎氣不和,懷胎迫上脹滿疼痛,謂之子懸。”亦名子朝、胎氣上逆、胎上逼心、胎氣上逼。症見妊娠期中胸腹脹滿,甚則喘急疼痛,煩躁不安。多因平素腎陰不足,肝失所養,孕後陰虧於下,氣浮於上,沖逆心胸所致。治宜理氣安胎,用紫蘇飲。喘加桑白皮,煩躁不安加黃芩。子懸,指妊娠胸脅脹滿,甚或喘急,煩躁不安者,又稱胎上逼心

病因

子懸多因肝鬱、脾虛等使氣血不和,胎氣上逆所致。

症狀

主證:胸脅院腹脹悶,甚至疼痛,呼吸氣促,煩蹂坐臥不安,苔薄黃,脈弦滑等。

檢查

產科檢查,產科B超。

鑑別

⒈妊娠中後期,自覺胸脅脹滿,如有物懸墜之狀,甚則氣促喘息,煩躁不安。
⒉產科檢查及體查無陽性體徵。
子煩:以妊娠期間心煩不安為主,子懸則以脹滿為主。

治療

辨證論治:

1.肝氣鬱滯證

胸脅脹滿,煩躁不安,頭暈頭痛,噁心欲嘔,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滑。疏肝解郁。紫蘇飲加減。

2.脾氣虧虛證

胸脅脹悶,腹脹氣墜,噁心欲嘔,食少便溏,神疲思睡,舌淡,苔薄白,脈緩。健脾理氣。香砂六君子湯加紫蘇、枳殼。

藥方

四君子湯

治胃氣虛弱,飲食不思,倦怠少食。
人參(一錢至三錢)白朮(一錢至二錢,土炒黃)茯苓(一錢至錢半)炙草(六分至一錢)水煎服。

逍遙散

(附八味逍遙散,又名加味逍遙散。)治血虛肝燥,骨蒸勞熱,往來寒熱,咳嗽潮熱,月經不調,口乾便澀。
柴胡當歸(酒拌)白芍(酒炒)白朮(土炒)茯苓(各一錢)炙草(五分)加煨姜、薄荷引,水煎服。一方無茯苓、薄荷,有茯神,生薑為引。治肝脾血虛,郁怒傷肝,血少目暗,發熱脅痛等證。加丹皮、梔子各七分,名八味逍遙散,又名加味逍遙散,治小便帶血,或過勞及多食炒炙,宜清膀胱之火,柴胡、當歸加倍,白朮加五分。

和氣安胎飲

治孕婦多怒,胸中脹滿,若用烏藥、香附、砂仁順氣等藥,反加滿悶,宜服此飲。
人參白朮(土炒)當歸(酒洗。各二錢)川芎條芩(各八分)陳皮紫蘇炙草(各四分)木香(二分,磨汁沖服)姜引,煎服。一方無木香,有砂仁四分,名順氣安胎散,治孕婦胎氣上攻,心腹脹滿作痛,子懸之證。有因氣惱者,加木香二分,磨沖服。

加參平胃散

治孕婦脾氣虛弱,飲食停滯,以致腹脹嘔吐,安胎飲力緩,宜用此散。
人參白朮(土炒。各一錢)蒼朮(米泔浸制)濃朴(姜制,七分)陳皮炙草(各四分)姜一片,水煎服。

尊生和氣飲

治孕婦心胃脹滿。
人參蘇粳白芍(酒炒)川芎(各六分)當歸(一錢或六分,酒洗)腹皮(五分,制淨)木香(二分,磨沖藥服)炙草(三分)水煎服。

針灸方

妊娠六七個月,飲食絕然不進,胸膈脹,水與藥皆不能下,診脈平和,又非病脈,此乃膈氣不通,藥不能治,惟針灸可通,宜灸內關穴,即能進飲食矣。
其穴在手掌大紋後二寸兩筋間。此穴可針,亦可灸,男左女右,重則雙手同灸,輕者七壯,重加十數壯,艾如黍大,或如麥大。寸取本人同身寸,以男左女右,手中指屈回,用草較所屈中指中節內紋兩頭盡處,截斷,為準一寸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