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奶奶 帶孩子誰說了算

媽媽:不知道偏方是否真能管用,孩子拉肚子是感染了細菌,應該用抗生素。 媽媽:孩子有不足,不應該說像哪位家長,這樣會使孩子理直氣壯,不思改正。 媽媽:孩子也是很好面子的,如果私底下教育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家長很尊重他,效果很好。

編者按:大凡在養育寶寶上,一般家庭中老人與年輕人都免不了“磕磕碰碰”,原因特別單純:怎樣做才能把寶寶哺育好,讓他健康成長。奶奶、媽媽都各有道理,一個占據著“一輩輩都是這么過來的”傳統陣地,一個把持著“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的先進武器,搞得寶寶和爸爸都夾在中間,無所適從。其實,老辦法肯定有一番“大道理”,但不一定都應驗;新方法肯定更具備“科學性”,但不一定都實用,該怎么做才正確,還是得聽聽育兒專家的意見。這裡,健康時報記者把媽媽和奶奶在寶寶的餵養上爭論最集中的幾個話題,整理出來,把正方和反方的觀點都亮出來,請北京幾家醫院的兒科專家和教育專家逐一進行點評——都是為了寶寶的健康。誰說得對,咱們就聽誰的!

治療篇:濕疹該不該忌吃雞蛋?

奶奶:孩子他爸小時候長身體還不是全靠雞蛋?也沒見他長什麼濕疹。

媽媽:寶寶有濕疹,同事說是對一些食物過敏,比如雞蛋,所以不能再吃了。

北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閆春梅:雞蛋確實很有營養,可以提供大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質,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作用很大。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在吃了雞蛋後,會出現濕疹。雞蛋屬於異種蛋白,在孩子初次進食的時候,容易激發變態免疫反應,出現濕疹等過敏症狀。所以在濕疹的急性期,應減少食用。孩子的過敏常常是一過性的,隨著免疫系統的完善,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對各種過敏原的少量接觸,孩子會逐漸脫敏,再少量吃些雞蛋反而不會過敏了。

治咳嗽輸液最靈嗎?

奶奶:孩子感冒咳嗽好多天了,還不給孩子輸液?看上次,輸液多管用啊。

媽媽:一感冒就輸液,孩子將來還有抵抗力嗎?

北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閆春梅:應該明確什麼原因造成的咳嗽,才能決定是否需要輸液治療。

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可以是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百日咳、結核等致病菌的感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後咳嗽遷延不愈,也可以是咳嗽變異性哮喘、過敏性咳嗽鼻後滴流綜合徵等疾病造成持續數周的咳嗽。更多見的是孩子患病後抵抗力低下,反覆交叉感染造成咳嗽症狀加重。如果是嚴重的細菌或者支原體感染,對症給予輸液治療,能夠起到快速有效的治療效果。但如果是病毒感染或者是慢性咳嗽,那么輸液治療就沒有必要了。

偏方真能治腹瀉?

奶奶:孩子拉肚子,偏方就很管用,我教給你。山藥粥:山藥2兩多洗淨切薄片,小米2兩洗淨後加水適量,旺火煮開,然後文火慢煮成稀粥狀,餵寶寶就可以了。

媽媽:不知道偏方是否真能管用,孩子拉肚子是感染了細菌,應該用抗生素。

北京兒童醫院主治醫師閆春梅:孩子拉肚子有的是因為吃得過多,造成大便量和次數的增多,有些是由於各種疾病造成的胃腸道功能紊亂,而有一些是由於感染所致。感染性腹瀉又可以分為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等。而只有細菌性感染造成的拉肚子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山藥等食物中富含黏稠的膠體成分,對胃腸道具有收斂的作用,可以防止腸道液體大量的流失,對於一些消化不良或者病毒性腸炎具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但是如果是細菌性腸炎或者痢疾就不能靠山藥、小米這類食物來治療了。

教育篇: 孩子有不足是遺傳的嗎?

奶奶:這孫子我是越看越喜歡,真像他爸爸小的時候。比如偏科,他爸爸小時候偏科,就愛學語文,我看這孩子將來也是學文科的料……

媽媽:孩子有不足,不應該說像哪位家長,這樣會使孩子理直氣壯,不思改正。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趙忠心教授:孩子的性格、習慣、能力、興趣愛好等,不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也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這裡有父母遺傳的作用,但主要還是家庭生活環境和父母教育起決定作用。如果認為全是父母遺傳的結果,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樣往往會把孩子的不足與缺點“合法化”,為孩子找到一個不用改正的“理直氣壯”的理由。即便是再小的孩子,在這種思想的潛移默化中,也會慢慢接受自己的缺點,認為理所當然,不會積極去改正。因為這是像爸爸,是天生的呀。即使是好的積極的心理特徵,如果認為完全是父母遺傳的作用,看不到孩子自己努力的作用,也不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人前教子對嗎?

奶奶:俗話說“人前教子,人後教妻”,現在世道真是變了,孩子不聽話還要私下裡談話教育。我覺得應該當著客人的面管教,家長多有面子,顯得多有家教啊!

媽媽:孩子也是很好面子的,如果私底下教育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家長很尊重他,效果很好。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趙忠心教授:現在的孩子,出生在新時代,成長在新時代,他們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識都很強。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須首先尊重他們的人格,給他們留“面子”,讓孩子覺得家長尊重他們,他們自然會從感情上容易接受批評教育。而如果家長不給孩子留面子,讓孩子下不來台,傷害了孩子的感情和自尊心,孩子就很有可能當面“頂嘴”,甚至破罐破摔,對抗到底。明明知道是錯了,既不認錯,也不改錯,自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弄不好,還會把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搞僵,再也沒法管教孩子,喪失教育的主動權。

孩子到底最愛誰?

奶奶:孩子從小就是我帶,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當然和我最親了!問問孫子,聽他親口說出來,真是幸福啊!

媽媽:我是媽媽,我懷胎十月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他和我的生命都是相連的。我一定要讓他告訴我:“他最愛的是媽媽。”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趙忠心教授:孩子跟奶奶親,愛媽媽,都是必然的。因為奶奶、媽媽都為孩子的生存、生活和幸福付出了辛勞和代價。有付出,就會有收穫,這是很自然的。孩子從小就是奶奶帶的,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跟奶奶親,孩子的媽媽應當理解,應當高興,說明孩子有良心。做母親的希望孩子愛媽媽,天經地義,理所應當,做婆婆的也應當理解。我想,做婆婆的幫助兒媳婦帶孩子絕不是要把孩子從孩子的媽媽身邊奪走,是為了讓孩子生活得幸福,讓兒子兒媳婦安心上班,好好工作,幫助兒子兒媳婦渡過難關。

生活篇: 寶寶勤洗澡會傷皮膚嗎?

奶奶:孩子一生下來,水嫩嫩的皮膚一搓都會破,沒有必要老洗澡,免得損傷皮膚。想當年,孩子他爸剛生下來那會兒,房子裡生著爐子還嫌冷,孩子身上的衣服是裹著一層又一層,幾個月都不洗一次澡,不也照樣長大了?

媽媽:每次寶寶哭鬧完都是一身的汗,再加上用尿不濕總裹著小屁股,光靠用毛巾局部擦擦也不是很乾淨,所以還是得常洗洗澡。

空軍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沈婉英: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不再是“生爐子”那會兒了,所以在寶寶的保健上,也不能總用舊標準衡量。寶寶皮膚柔嫩,防禦能力差,新陳代謝旺盛,皮膚上常會有汗液及其他排泄物蓄積,這些污垢中常含有大量的化膿菌,如果不經常清潔皮膚,很容易引起皮膚的化膿性感染,故應經常洗澡。炎炎夏天,寶寶出汗多,易長痱子,有條件的最好每天洗一次澡,洗完擦乾後可在皮膚有褶的地方撲些痱子粉。冬天氣候乾燥,可減少次數,每周l~2次即可。水溫和室溫一定要合適,洗澡時注意不要將水弄進寶寶的耳朵里。

寶寶的耳屎掏不得

奶奶:老話說“耳朵越掏越聾”,孩子耳朵里的皮膚長得嫩,一掏會擦傷皮膚,引起感染,而且掏耳朵時,他可能像大人那樣忍著不動嗎?扭來扭去一個不小心,說不定就把耳膜給傷著了,還不如等耳屎長滿了自己掉出來。

媽媽:耳屎在耳朵里堵著,影響了寶寶的聽力怎么辦?再說也不衛生啊。用棉簽小心點給他掏,應該沒有問題的。

北京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王應麟:沒必要經常給寶寶挖耳垢。寶寶的耳垢常會又乾又硬地結在耳壁上,如果媽媽隨意找東西為寶寶清潔耳道,如使用鑷子、髮夾、火柴棍等,確實很容易傷及耳道。大人之所以可以掏耳屎,是因為能夠掌握力度,一旦掏疼了會馬上停下來。但是,大人給孩子掏耳朵時,寶寶是不會表達自己的感覺的,所以,寶寶的耳朵很容易受傷。

如果想為孩子清潔耳朵,可用濕毛巾簡單地給孩子擦拭外耳。正常情況下,耳垢會自行脫落出來。如果孩子的耳垢實在太多,使孩子感到不舒服,影響了聽力,還是帶孩子去醫院請五官科醫生處理最為安全。

孩子“寧可熱了不能冷著”

奶奶:小孩子的體質跟大人不一樣,比較弱,稍微受點涼就會生病,所以,應該讓他穿得多一點,暖和一點,寧可熱了不能冷著。

媽媽:冬天家裡有暖氣,啥時候室內氣溫都有個20多度,我們大人在房子裡頂多穿著兩件衣服,沒必要非得給寶寶穿棉衣吧。

空軍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沈婉英:新生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保溫和散熱功能都較差,需要根據室內溫度及變化適時調整衣著和保暖方法,一味地多穿、嚴捂容易使寶寶體溫升高,如水分補充不足還可能造成“脫水”。其實,孩子的穿著和大人一樣,只要手暖、腳暖、不出汗,對寶寶來講就是最舒服了。

飲食篇: 零食到底該不該吃?

奶奶:寶寶看見零食就伸著兩手要,這說明寶寶的肚子是餓著的,在吃正餐前吃點零食能墊個飢。再說餅乾、蛋糕啦都挺有營養的,多吃點兒,寶寶的身體才能長得更好。

媽媽:常吃零食會影響寶寶正餐的進食。你瞧,這會兒該吃奶了他不願吃,就是因為剛才餅乾吃多了。

北京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王應麟:對於一些有營養的零食,給孩子適量攝入,可以給他補充一些營養成分,對生長發育有益處。為了不影響正餐的食慾,媽媽可在兩餐之間給予一些易消化的零食給寶寶吃,不要在餐前半小時至1小時之??,如新鮮的水果、果乾、堅果、牛奶、純果汁及小包裝的奶製品等。值得一提的是,具有一定硬度的零食,有健腦、固齒、促進視力發育的作用。

寶寶不能喝飲料嗎?

奶奶:寶寶玩得時間長了,常常滿頭大汗的,怕他口渴給他水喝,他又不喝,真讓人傷腦筋。不過,酸酸甜甜的水果飲料寶寶挺喜歡,反正也是水做的,喝水喝飲料不都是一回事?

媽媽:飲料里常常含有一些色素、香精之類的化學成分,寶寶喝了對身體一定會有影響,還是不喝的好。

空軍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沈婉英:很多家長怕嬰幼兒營養不夠,常常給嬰幼兒喝水果汁補充維生素C。當然,適當給孩子喝一些對身體有好處,但過多飲用反而有害。不滿兩周歲的嬰幼兒,如果經常大量飲用水果汁等飲料,不僅會對胃有刺激,還會沖淡胃中的消化液,影響食慾,導致營養不良。水果製造出來的果汁中含有豐富的果糖,人體可以吸收利用,但過量的果糖攝入會產酸產氣,造成寶寶脹肚、消化不良、腹瀉等,因此,每天給嬰兒餵水果汁一定要適量,不要超過半奶瓶,其實,應鼓勵給孩子多飲白開水,因為白開水容易透過細胞膜,有利於新陳代謝,保持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小寶貝需要“進補”嗎?

奶奶:現在的營養品可真多呀,什麼桂圓呀、花粉呀、蜂王漿呀,這可都是好東西,應該給我孫子補一補。

媽媽:聽說現在的蜂王漿里含有激素,會讓寶寶的發育提前。小孩子只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身體會強壯起來的。小小的孩子沒必要吃補品。

北京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王應麟:上面所說的那些補品中雖說的確有補養身體的藥用價值,但是對於小寶寶來說,尤其是剛斷了奶,正在進入正常飲食的小寶寶,吃多了這些熱性的補品,對身體反而不好。並且,有的商家還可能在蜂王漿及花粉產品中添加激素,早早地吃了這些激素,會使寶寶的發育提前,一旦停止服用這些補品,則可使寶寶的骨骺提前閉合,導致他們日後身材矮小,同時還會引發性早熟。因此,希望小寶寶長得健壯,一定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沒有特殊需要,不要隨便給小寶寶吃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