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浙大

媒體浙大

《媒體浙大》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欣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媒體浙大媒體浙大

書名:媒體浙大

圖書編號:2258576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定價:58.0

ISBN:730805303

作者:欣文

版次: 1

簡介

“百年求是”叢書從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多層次、多視角地介紹浙江大學的歷史、現狀、傳統、特色及其辦校、治學、育人等方面的經驗和成就。叢書包括《經典浙大》、《名流浙大》、《感懷浙大》、《媒體浙大》、《西遷浙大》、《學術浙大》、《驚鴻浙大》、《詩詞浙大》等8種。

本書是其中的《媒體浙大》分冊,主要選編了從1998年到2006年浙江大學並校以來8年間60餘家中央和地方新聞媒體對浙江大學的300多篇各類報導作品。

目錄

訊息類

1998

浙江大學四校合併工程啟動

新浙江大學掛牌在即

百年風雲說浙大

新浙江大學創下一系列中國高校之“最”

新浙江大學成立

新的浙江大學昨天成立

浙大科技成果在遼河油田結果

浙大、中科大重金聘英才

浙大有批“推廣教授”

浙江啟動“網上大學”教育

1999

浙江大學本科專業由143個減至91個

高校後勤跨入市場

浙江大學大幅提高院士待遇

“土木工程設計教學改革”獲專家好評

浙大特聘兩位“十萬元教授”

金庸正式出任浙大人文學院院長

浙大博士後流動站數最多

Zhe jiang Universily Attracts Top Talerlt

本科生享受“研究生待遇”

浙大建德共建博士生科教興農實踐基地

田家炳書院在浙江大學落成

能殺蟲的水稻在杭試種

浙幅系列早秈稻新品種推廣超億畝

2000

浙大科研工作發展勢頭強勁

香港實業家陸增鏞捐資浙大百萬

世界首顆厘米量級碳六十分子單晶在我國問世

浙大啟動“超常規培育IT人才計畫”

貴州與浙大建立長期科教合作

浙大教授競爭主講名牌課程

浙大六個參賽隊全獲一等獎

浙江大學微系統研究與開發中心成立

浙江大學鄧小平理論進課堂

儘快創辦中國軟體與網路技術學院

著力培養未來科技產業創新與創業人才

浙大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浙江大學並校開拓高教改革之路

新浙大教學有序科研活躍

新浙江大學面向21世紀建設高水平綜合大學

雜交水稻新組合“Ⅱ優3027”試種成功

香港實業家捐建浙大高科技樓

背投式多媒體液晶投影顯示器問世

浙江大學將在寧波創辦一所萬人大學

我國有了AA級天然綠色飼料添加劑

轉基因“三系”雜交棉研究首獲重大突破

浙大為浙江率先實現現代化多作貢獻

產學研結合步入良性循環

浙江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浙大教師隊伍建設新招迭出

我市與浙大就基礎部和科技園區建設簽協定

浙大研究生掛職基層

200l

生產“放心肉”“放心蛋”有了保障

浙大已培育成功世上最長螺鏇藻

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浙大創建軟體與網路學院

國際數學建模賽浙江學子三連冠

曹光彪助浙大育才捐兩千萬元設基金

浙江大學“211工程”獲突破性進展

浙大學生課外科技成果精彩亮麗

繼承優良傳統勇擔重大課題

浙大首批遠程教育學生畢業

浙江大學新校區全面開工建設

浙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全面啟動

省政府與浙江大學簽訂全面合作協定

浙大後勤改革以學生為本

浙大成功開發大容量水稻基因晶片

2002

李文鑄十年鑄成金剛石

評審教授不用“近親”

快速有效評價新藥安全性與療效

浙大科技創新爭一流

曾憲梓教學大樓浙大揭幕

觸摸不可觸摸之深海

“浙一”傳染病學科躋身國家重點學科

建設一流大學浙江不遺餘力

浙大在現代中藥質量控制技術上獲重大突破

浙大光學工程學科50年碩果纍纍

浙大光學屢創全國第一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名教授上基礎課

浙江大學向“世界一流”穩步前行

國家級保護中心日前成立

2002弦理論國際會議在杭開幕

浙大數學科學研究中心成立

Zhejiang Gets New Mathenatics Centre

霍金演講“膜的新奇世界”

浙大開創光學成像新技術

浙江大學授予安南名譽博士學位

我發現特異現象推翻經典理論

2003

浙江大學區域影響力日益增強

全力支持浙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南昌高新區增添新亮點

蘇步青陳省身受聘浙大數學中心

今天浙大招賢科學高人加盟

開出巨額津貼聘請國際人才

浙大一年級學生開始自主選擇專業

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加快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

浙江大學推進《文科騰飛計畫》

浙江大學實施“985工程”有巨變

浙大再掀“文科復興”浪潮

發揮共產黨員在創建一流大學中的特殊作用

“歐元之父”加盟浙大

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與浙大聯辦實驗室

浙大攻克蛋白質口服藥世界性難題

錢塘江畔構建“東方冷泉港”

浙大與三星共建系統晶片實驗室

浙大紫金港校區向西拓展

五千畝熱土再繪浙大新藍圖

頒給了92歲的浙大教授王承緒

巴德年院士浙大醫學院新掌門

浙大研製成功12英寸摻氮矽單晶

獨辟新徑扼住愛滋病黑手

近場技術讓科學家與生物大分子零距離

浙大納米光波導研究獲原創性成果

2004

浙大哈佛攜手納米線

馬里諾一瓦發猜想破解

浙大原始創新科研成果頻出

我育成世界首例高產多糖螺鏇藻新品系

浙大建德聯手研發有機茶

浙大構築大腦研究新平台

微囊發生器讓癌細胞“餓死”

浙大研製完成首條水果品質機器視覺檢測分級生產線

浙大推出開放式實驗訓練

中共中央決定調整浙江大學黨委書記

我科學家在納米熱電材料上獲重大突破

包氏基金百萬美元再助浙大

浙大與巴黎高師聯建實驗室

大學成了“財神爺”

浙江大學主動對接我省區域經濟發展

浙大研究生院台州分院成立

浙江大學授予查濟民先生名譽博士學位

兩位內地數學家首獲“晨興數學獎”

2005

整合資源雙贏共進推進合作

化學反應速度可以精確預測

億元打造實驗室獨立學院領風騷

浙大研製出海塗土壤利用動態監測系統

浙大構建“校地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哈佛大學著名教授率隊來到浙大培養物理人才

浙大與寧波優勢互補開展第二輪全面科技合作

浙大建成高水準二惡英實驗室

浙江大學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浙江大學著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浙江大學實施英才教育 首設丘成桐班巴德年班

浙大城市學院育套用型創新人才

趙安中:千四萬浙大設基金

浙江加州共建納米技術研究院

“策反”腫瘤細胞“衛兵”

浙大用一月時間引導新生轉換角色

堅定不移地向世界一流大學目標邁進

浙大高速攝影機:兩彈一星無名英雄

浙大瞄準世界一流改革教授評聘

浙大成立公共管理學院

大腸癌研究獲何梁何利獎

數字圖書館入口網站在浙大開通

2006

浙大實行青年教師交叉學習培養

“浙江大學一施普林格科學出版基金”設立

我科學家用蠶絲研製出“人造皮膚”

報考不用填專業打牢基礎選方向

楊衛院士任浙江大學校長 潘雲鶴深情告別浙大師生

浙大改革博士生招生辦法

浙大出台全國首部《研究生學術規範》

自選專業 自選課程 自選導師 自選進度

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落戶浙大

浙大針對新生實施“一年級學生特別教育計畫”

浙江大學支持高水平創新性研究

浙江大學:匯聚學科優勢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召開高校服務地方發展工作會議強調

中國內地成立首家基因組醫學臨床套用研究中心

通訊類

1998

Merger Creates New Zhejiang Urliversity

問浙大:有啥秘訣?

浙江四校合併動因何在?

新浙大“航母”起航

培養人才與知識創新相結合——寫在新浙江大學成立之際

9·15:歷史翻開新篇章——寫在新浙江大學成立之際

浙大歷史上的新篇章

發揮綜合優勢創建一流大學——寫在浙江四所大學合併之際

1999

衝破圍牆後的飛躍——浙江大學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紀事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浙江大學遠程教育中心見聞

金庸為浙大學子“秘密”授課

2000

器官移植創佳績——記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為浙江打開一座“寶庫”——浙江大學幫助我省企業技術創新紀實

新浙大:新優勢是這樣產生的

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歷史性抉擇——浙江大學並校改革實踐追蹤

為組建世界一流綜合性大學探索道路——新浙大合併重組紀實

打造中國高校的“航空母艦”

浙江大學與寧波市科技合作何以成功

變革精神是最大財富

建功民族畜牧產業——浙大全價飼料產業化之路透視

院校合併之路新浙大走得怎樣

University Chief Backs Mergers

博士生下鄉掛職引出的議論

浙大尋求跨越之路

把市場拓展到社會——浙江大學積極探索高校後勤社會化多種實現形式

2001

熊貓基因身份證在浙大製成一

推出“蒲公英工程”一

喜看浙大辦“網大”——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學院辦學記

浙大引鳳拓學科

教授進山樂此不疲

2002

飲水思源再鑄輝煌——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創建50周年回顧

中藥革命從這裡開始

三位大師的敦煌之戀

信用人生“第一步”——浙大學生使用國家助學貸款記事

新浙大“學科造峰”

700萬元打造“晶片實驗室”

在學科的高原上“造峰”——浙江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紀實

浙江大學並校帶來新優勢

霍金的杭州七日

浙大紫金港開學第一天

大西遷締造新驚奇

中國的變化使全世界深有感觸

“易紡數碼”當奮進

易亘古之縱橫 紡世紀之經緯——探訪浙江大學數碼紡織新技術

2003

浙大開出中國首輛氣動汽車

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納米技術開創肉類生產新時代——寫在國際上首個納米型飼料添加劑問世之際

浙江大學在學科高原上“造峰”

西部,浙江學子創業大舞台

外聘院長給浙大帶來什麼

浙大引進外籍院長

浙江大學:“進”“出”途中,只留最優

大學校園怎么建?

浙大為何要變四學期制

浙大科技園“孵金蛋”

2004

浙大:考試的臉在悄悄變

浙大教授養土雞

一個小山村的難忘歲月

“學術之星”是怎樣煉成的

浙大:生機勃勃的創新源思想庫

2005

黨員爭先進學校創一流——浙江大學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紀實

培養中國的造芯人

博導帶學生不再l加1

浙大數學中心何以大師雲集

他養了15年癌細胞

政府決策的智囊 企業技術的搖籃——浙江大學服務我省經濟發展紀事

“批量生產”與“量體裁衣”完美結合

浙江大學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和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建設

求是之光照耀西部——浙江大學與貴州遵義攜手發展紀實

入學後的第一頓饕餮“大餐”

2006

浙大實驗室實現肌腱體外培養再植

提升工業過程自動化水平

巨額捐贈引發的思考

杭州和浙大五年戰略實現千個創新項目合作

“種子基金”讓科研工作者從源頭做起

做浙大的退休老人有福氣——記“全國老幹部工作先進集體” 浙江大學離退休工作處

高校科技成果走進地方實現雙贏

他們成了農民兄弟離不開的人——記浙江大學副教授史鋒和入駐長興縣的專家團隊

人物專訪類

1998

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訪新浙江大學籌建小組組長張浚生

把新的浙大辦成世界一流大學——訪新的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浚生

大學是知識經濟的引擎——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訪談錄

為創世界一流大學奠定基礎——張浚生、潘雲鶴談新浙江大學的組建

“回歸”後的張浚生

學科建設:合併後的最大文章——訪新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

1999

浙大求是園金庸答客問

金庸訪談

聆聽“鶯啼蟲鳴”研究“蛛絲馬跡”——訪著名昆蟲學家胡萃教授

張浚生就職浙大一年間

外籍教授在浙大

“中國人要有自己的科技!”——訪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侯虞鈞

揭開腐蝕科學的奧秘——訪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曹楚南

2000

浙江大學不僅在“大”

潘雲鶴稱優勢在強在新

同心合力攀高峰——記模範集體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

永遠創業——記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浙江大學特聘教授褚健

人生的三個台階——記浙大青年物理學家李宏年博士

為西部輸送“新鮮血液”——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

岑可法:讓生命充分燃燒

兼容、並蓄、求新、求變——記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

春風化雨香滿園——記全國普通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工作者、

浙大黨委書記張浚生

汪槱生:煮酒做學問

四十年的潛心探索——記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燃氣發動機專家夏來慶教授

研究湍流的後起之秀——記流體力學專家林建忠教授

2001

優賢:快樂的大忙人

潘雲鶴:用CAD打造“打腦企業”

陳子元:追蹤農藥殘餘

讓更多不孕夫婦有自己的孩子——記著名婦產科專家周馥貞教授

為生命之火加油——記浙醫一院骨髓移植中心主任黃河

要摘桃先栽桃——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訪談錄

迎知識經濟挑戰建一流大學——訪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

張耀洲“猜想”——用胚胎髮育理論征服癌症的最新觀點

從瑞典到西子湖畔——何賽靈獨白

是榮譽更是一種責任——訪中科院新當選院士徐世浙

浙江敦煌學之路

2002

醫科學生迷上植物病毒——記省青少年英才獎一等獎獲得者陳炯

“愛你所選擇的”——訪浙江大學國際數學建模比賽一等獎得主

鍛造最佳化學科的生態環境——訪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

我熱愛生活享受生活

傳承求是創新精神 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訪黨的十六大代表、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 浚生

教書先生唐孝威

2003

以科學發現為樂趣的人——訪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得者李有泉教授

在科學的海洋中深潛——記浙江大學青年學術帶頭人陳鷹

潘雲鶴:我為何抓文科復興

站在西醫外科手術前沿的中國人——記浙醫二院外科研究所所長彭淑牖教授

施泰恩·米勒:為學校發展帶來新理念

馬博士出任芝麻官

走訪浙江新科院士 投身有機化學的革命——訪新科院士、浙大化學系黃憲教授

一個方程解了二十年——記新科院士、浙大力學系朱位秋教授

讓我們一起去“探月”——訪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總指揮葉培建院士

2004

張浚生:我在浙大這六年

如有來生,還做數學家——訪晨興數學獎金獎得主劉克峰

除了數學我還能幹什麼——訪陳省身獎獲得者林芳華

2005

專訪我省新科院士

李蘭娟:我永遠是醫生

曹一家:學生喜歡的年輕博導

周雪平:在沉默中破繭而出

許祝安:幸運之神最後降臨

站在美國學術高台的浙大面孔

浙大四才子享譽科學家總統獎

百歲教授陳鴻逵:大師情懷

鮑虎軍:遊走在虛擬與現實之間

楊衛軍:在蝦的眼裡發現秘密

一個項目如何占有全國25%的市場份額?——造訪“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駱仲泱:在“稻草”里尋找“金子”

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訪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院士

給太空人一隻“護身符”——訪浙大電機專家林瑞光教授

鄭強:其實我一點不“憤青”

陳劍平:科學人生從I到T

陳子元:開拓中國核農學

“冷門”里泡出新院士——39歲麻生明“浙大製造”

小丫·碩士·大校

2006

安南前發言人浙大當教授

大樓大師大學精神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