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平

周雪平

(2002),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培養人員 (2002),浙江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1.10),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1)。

周雪平,男,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導。1965年7月生,1994年8月由浙江大學植物保護博士後流動站出站。他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先進個人(2004.11),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4.04),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 (2002),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培養人員 (2002),浙江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1.10),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1)。獲教育部首屆“青年教師獎”(2000.6)、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1999)、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1999)。1999.9被評為浙江省優秀教師。1998.1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8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1998),1996年為浙江省高等學校首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周雪平對我國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省的番茄、南瓜、番木瓜、菸草和雜草等多種植物上的雙生病毒開展了抗原及基因組結構、變異、進化研究,並鑑定、命名了雲南菸草曲葉病毒、菸草曲莖病毒、雲南南瓜曲葉病毒、賽葵黃脈病毒、假馬鞭黃脈病毒、中國勝紅薊黃脈病毒、中國番茄曲葉病毒、中國番木瓜曲葉病毒、廣東番木瓜曲葉病毒、一品紅曲葉病毒、雲南賽葵黃脈病毒和中國黃花捻黃花葉病毒等12種新病毒,發現多種雙生病毒存在基因組重組,證實我國多數雙生病毒伴隨有衛星DNA。首次報導雙生病毒與伴隨的衛星DNA之間存在共進化關係,衛星DNA是雙生病毒誘導產生典型病害症狀所必需的,衛星DNA編碼的βC1基因是致病相關因子,而βC1基因對衛星的複製是非必須的,證明bC1蛋白以序列非特異性方式結合DNA,為核定位蛋白及基因沉默抑制子;首次利用衛星DNA分子建立了基因沉默技術體系,該沉默體系的沉默效應強,沉默表型穩定,為植物基因的發現及功能鑑定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研究內容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123篇,被SCI收錄49篇(影響因子5.0以上3篇),論文被SCI收錄論文引用總次數為417次;在國際基因庫EMBL中已登錄所研究的465個病毒分離物基因,其中194個為病毒基因組全序列;參編及主編專著6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1996年被評為"浙江省高校首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998年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畫",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獲教育部首屆"青年教師獎";2001年獲浙江省十大傑出青年及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2年獲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稱號,併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培養人員;2004年獲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先進個人,併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