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敏修

婁敏修

婁敏修 (1904-1930) 革命烈士。字勗臣,化名婁吼、鐵血。仙桃市沔城人,原中共沔陽縣委書記、鄂西五縣聯縣政府秘書長。

基本信息

人物信息

婁敏修 婁敏修

【人物名稱】婁敏修

【字號又名】字勗臣,化名婁吼、鐵血

【性別】男【民族】漢

【朝代】民國(1904-1930)

【籍貫】湖北沔陽(今湖北 仙桃市沔城人)

【分類號】

【主題】(政治)

【資料來源】湖北歷史人物辭典

投身革命

婁敏修(1904-1930) 革命烈士。字勗臣,化名婁吼、鐵血。仙桃市沔城人。1920年考入武昌省立第一中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受董必武、陳潭秋的指示,回沔陽創建黨組織。他回沔後,聯絡鄧赤中、許炎生等在沔城東嶽廟創建了沔陽縣第一個共產黨小組,和許炎生創辦《晨報》,公開揭發沔陽知事陳鉻謙的貪污罪行和教育局長李松泉助紂為虐的醜態。組織貧民教育促進會,分別在沔城、新堤、張溝、楊樹峰、坡子場等地開辦貧民夜校,宣傳馬列主義,傳播革命火種。

1925年,婁敏修在當時的沔南重鎮新堤,以教書為掩護,組織“青年互助社”和“青年篤行會”,宣傳反帝、反報刊雜誌的革命道理;組織領導工人集會,聲援“五四”愛國運動;組織青年學生和工人一道檢查過往商船,嚴禁英、日貨入港;在沔城組織“外交後援會”,宣傳愛國主義,反對列強侵略。號召民眾抵制仇貨,燒毀了英美菸草設在沔城的“鼎新”代銷經理部的香菸及不少日貨,將經理鄧愛華遊街示眾,掀起了反帝怒潮。

1926年10月,國共合作期,婁敏修當選為國民黨沔陽黨部常務委員,致力沔陽農民運動。他領導農協會衝擊大土豪,“開倉濟貧”,農民運動如火如荼。至1927年,全縣農協會員發展到19萬多人,是當時湖北省發展會員多的縣份之一。1926年12月,中共沔陽縣部委員會建立,婁敏修任部委常委,1927年1月任部委書記。5月,中共沔陽縣部委改稱中共沔陽縣委,他仍任書記。

大革命失敗後,婁敏修在白廟鳳凰台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傳達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制定武裝暴動計畫,會後,組織了戴家場暴動和坡子場、彭家場、白廟、張家場等一系列武裝暴動。鬧得國民黨反動派雞犬不寧,出動軍隊和民團,逮捕了婁敏修,關入大牢,受盡折磨。他拒不向反動派認“罪”。正當敵人準備殺害他的前夜,鄂中特委領導的沔城暴動成功,營救出了婁敏修和被關押的革命民眾。

參加紅軍

1928年元旦,鄂中南部特委於沔西新王家台整編工農紅軍和各路暴動隊,成立中國共產黨湖北沔陽工農革命軍第五軍,婁敏修任黨代表。是年,正月初九,婁與軍長帶領第五軍部隊到監利縣下車灣與周逸群、賀龍所部會師,部隊整編後在賀龍的指揮下舉行年關暴動。部隊在一次攻打監利縣城的戰鬥中失利,損失很大,同時沔陽縣委遭敵破壞。婁返沔重組了以他為書記的中共沔陽縣委,堅持與敵鬥爭。

1929年春節,婁敏修在排湖岸邊的楊家洲,召開了縣委擴大會,對沔陽黨組織的發展和武裝鬥爭作了研究和部署,黨的活動和武裝鬥爭又活躍起來。在監、沔交界的周何灣組建了中共沔監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同年,婁隨同紅六軍軍長鄺繼勛率部轉戰,連克府場、峰口、張溝、仙桃等重鎮,撥掉白點,蘇區邊成一片,鞏固了根據地。

不幸犧牲

1929年秋,婁敏修調任鄂西五縣聯縣政府秘書長。肅反中在“左”傾錯誤的嚴重干擾下,把他當“改組派”錯殺於石首調關,年僅26歲。當他身陷囹圄,含冤而死後,有輓聯贊他:“是當年一流人才,才兼文武,學貫中西,昂首擊節頌祖逖;念吾輩數載誼情,情同手足,親如骨肉,跌足碎琴哭子期。”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為他昭雪,追認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