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江自然保護區

威遠江自然保護區

威遠江,位於雲南省景谷縣自然保護區1983年建立,為雲南省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瀾滄江支流威遠江下游。總面積為7653公頃。動植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主要保護對象思茅松原始森林及種源區。

基本信息

概況

保護區位於雲南省南部景谷縣西南部,地處瀾滄江支流威遠江下游。

自然環境

威遠江自然保護區威遠江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為無量山南延余脈,地勢西高東低,一般海拔為1000—1500米。由於河流的切割,地形支離破碎,起伏較大,坡度20—40º,為中切割中山山地。氣候受西南季風控制,年均溫為20.2℃;年降水量1253毫米,多集中在5—10月。區內水資源豐富,區內江面寬闊,大小河流較多,主要有白熱地箐、空海青、蠻帽河、牛犀河、西漢河等。威遠江由北向南環繞保護區東面及東北。

資源

植物資源

區內思茅松林總面積6043公頃,集中分布在海拔1100—1700米之間的山地。思茅松是緬甸北部和越南北部的卡西亞松在雲南的地理變種,是雲南的特有種,自然分布在滇西、滇南、滇中南、滇東南熱帶、亞熱帶的濕潤、半濕潤地區。
思茅松生長迅速,林木高大,材質優良,天然更新能力強。與其伴生的樹種有木棉樹、常綠櫟類、紅木荷、麻櫟等樹種。此外,區內還有常綠或落葉闊葉林。海拔1000—1300米溝谷兩側有粗穗石櫟林;海拔110—1400米的陽坡有麻櫟林;海拔1000米以下的陽坡、半陽坡有華南石櫟林。區內國家保護植物有紅椿、楨楠等。
保護區作為思茅松的種源區和原地保護點。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蜂猴、豹、綠孔雀、蟒,二級有黑熊、水鹿、岩羊、鳳頭雨燕等。
鳳頭雨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雨燕目,雨燕科。體長約215毫米。頭具羽冠。尾長達118毫米,深叉狀。上體綠灰色,眼先深黑色。雌鳥灰色,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鳳頭雨燕集群飛翔於林區低海拔地區上空,以蚊、蛾類等昆蟲為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