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虎山城

威虎山城

威虎山城是東北第一家影視城,是按照小說《林海雪原》和海林市舊城的模式興建的,為了滿足《林海雪原》及舊東北山區小城鎮題材影視拍攝而興建的外景基地,影視城占地24萬平方米,城內主要由城門樓、林海鎮、夾皮溝、神河廟、威虎廳等景觀。由北京電影廠拍攝的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林海大英雄》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基本信息

概述

威虎山城威虎山城

威虎山風景區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虎峰嶺下,濱綏鐵路 、301國道貫通景區。景區自然生態環境優越,豐茂的林木植被,獨特的氣象風光,構成了絢麗壯美的山水景色。威虎山城就是威虎山中很有特色的景區。它不僅填補了中國北方影視城的空白,更是集觀光度假、回歸大自然、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的旅遊勝地。仿建的夾皮溝村是影城的重要景點,占地1500平方米,《林海雪原》的很多故事情節都涉及到這裡。這裡曾是當年剿匪小分隊進威虎山前駐紮練兵的地方,是舊東北山村的一個縮影。

旅遊景區

城門樓

威虎山城威虎山城

是舊林海山城城門的復原模式。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大大超出了原來城門樓的規模。城門樓的基礎部分是青磚樓座,主樓四層,側樓兩層,上面設有遊廊,便於防衛人員巡視瞭望;樓頂有翹檐、起脊,是東北山城的傳統建築樣式。站在門樓上,就可以望見俄羅斯風情園、老黑山防火塔、林海一條街和周圍的水色山光。 林海鎮街:街兩邊所有建築都是青磚所建,飛檐斗脊,木門格窗,每一棟建築都逼真的再現了舊日林海山城風情。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林海雪原》中所描述的五合樓、得成山貨莊、迎春院、大戲樓、艷樂書館、朝鮮小屋、清真教堂等等,也可以在這條街上採購地地道道的山貨。

夾皮溝村

威虎山城威虎山城

是舊東北山村的一個縮影,也是影視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小說《林海雪原》的很多故事情節都涉及到這裡。這裡曾是當年剿匪小分隊進威虎山之前發動民眾、駐紮練兵的地方。夾皮溝村是舊東北典型山村,仿建的這座小村基本上是當年的規模,全村住房除地主宅院是青磚瓦舍外,其餘民宅都是按當時的住房樣式而仿建的板泥房,木柵欄小院,鏤孔式雕格門窗,窗戶紙糊在外面。屋內一般有通山火炕。

老道廟

它原是一座河神廟,也稱神河廟,當地人叫老道廟。它占地1400平方米,是按照原廟的樣式仿建的。磚木結構,漆紅門柱,飛檐斗拱,並鑿有地下通道與山里相通,完全符合小說《林海雪原》的描述。“老道廟”原址 在二道河與牡丹江交匯處。

威虎廳

威虎山城威虎山城

是三代慣匪坐山雕盤踞的匪巢。相傳威虎廳是虎窩,坐山雕曾舉旗抗日,被日軍追趕得窮愁無路的時候率殘部進山占據了威虎廳。為了表現自己的威猛,他的座椅是用虎皮蒙墊的,他穿虎皮馬夾、虎皮靴、戴虎皮帽子,就連他剔牙用的牙籤都是用虎骨磨製的,並報號“坐山雕”。現在的威虎廳是按照《林海雪原》所描繪的樣式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分前、中、後三大廳。前大廳是眾匪徒歡聚宴樂的地方,“百雞宴”就是在這裡舉行的。中廳是“八大金剛”與坐山雕一起商討大事的地方,後廳是坐山雕的起居室。每廳都有暗道與山外相通。偵察英雄楊子榮以大智大勇隻身打進匪窟,斬欒平、智送情報,最後借“百雞宴”之機與剿匪小分隊裡應外合,一舉殲滅了坐山雕匪幫。

旅遊指南

去海林市威虎山城沒有固定的交通路線,大部分都是包車去的。可以在牡丹江文化廣場乘坐去橫道河子的汽車,途經威虎山城下車即可;或者在牡丹江包車去橫道河子,麵包車一天200多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