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吸蜜鸚鵡

姬吸蜜鸚鵡

姬吸蜜鸚鵡,所屬動物界,屬鸚鵡科,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基本信息

姬吸蜜鸚鵡

姬吸蜜鸚鵡【物種名稱】 姬吸蜜鸚鵡
【又 名】 迷你吸蜜鸚鵡小吸蜜鸚鵡
【拉丁學名】 Glossopsitta pusilla
【英文名稱】 Little Lorikee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吸蜜鸚鵡

【整體概述】

姬吸蜜鸚鵡身長:15公分(6吋)
亞種: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鳥喙和眼睛之間、前額、喉嚨、臉頰前端均為紅色;耳羽為綠色,並帶有淺綠色的放射狀條紋;頸部和背部上方為古銅棕色,並帶有淺\綠;翅膀內側覆羽黃綠色,主要飛行羽帶有細窄的黃色滾邊;尾巴內側橄欖黃色,尾巴兩側帶有橘紅底色;鳥喙黑色,虹膜橙色。幼鳥的鳥喙為深橄欖棕色,臉部的紅色羽毛顏色較暗,虹膜深色。
棲息環境和習性:迷你吸蜜主要棲息於任何充滿盛開花朵的樹林區、灌木叢、沿著水源處的樹木林區、公園、果園等處;偶爾會前往農耕區活動。他們在繁殖季大多會成對活動,或是組成4到12隻左右的小群體,偏好在高大的樹木頂端活動;在林葉間活動的時候,因為體型嬌小加上身體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因此相當難以被察覺;平時喜歡和其他種類的吸蜜鸚鵡集結,對人類戒心不重,可在他們覓食的時候悄悄接近;飛行的速度相當快,並且會伴隨刺耳的鳴叫,因此非常顯而易見。
食物:迷你吸蜜主要以花粉、花蜜、當地種植和引進的水果、花朵(偏好桉樹屬植物)、漿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

其他特徵

姬吸蜜鸚鵡【地理分布】 澳洲東部和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上可能也有族群
【繁 殖】在野外他們主要的繁殖季為5月到隔年1月,會將巢築在距離水源很近的空心桉樹洞內,曾經有過和麝香吸蜜(Musk Lorikeet)在野外雜交生下混血後代的紀錄;人工豢養的迷你吸蜜一次會產下3枚卵,孵化期22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39到46天,如果照顧飼養得宜,一年可以繁殖2次。
【保護級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