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映佳

姚映佳

姚映佳,出生於黑龍江省鶴城市,現任聯想創新設計中心總經理,2005年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映佳畢業於齊齊哈爾輕工業學院平面設計專業,於1996年加入聯想,成為聯想歷史上第一位設計師。曾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產品設計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職位及社會職務

姚映佳姚映佳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創新設計中心 副總裁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 理事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產品設計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 常務理事
國際設計管理協會 會員
美國工業設計協會 會員
廣州美術學院 客座教授
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科 發展顧問

工作履歷

1996年,姚映佳加入聯想,成為聯想引進的第一位設計師。他創立的工業設計團隊使得聯想成為率先將工業設計引入IT領域的企業。
姚映佳姚映佳

1999年,在擔任電腦台式研發部工業設計處經理期間,帶領團隊設計推出的“網際網路電腦”天禧台式機極大地普及了網際網路在中國的使用,使聯想同期市場占有率及出貨量首次躍居亞太區第一,為聯想消費型產品的研發能力奠定了基礎。
2005年,開始擔任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全球創新設計中心總經理,使聯想成為中國第一家囊括國際四大設計專業大獎iF,紅點,Gmark,IDEA的企業。
2005年,參加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主辦的首屆“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評選,獲“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08年,帶領團隊歷時10個月設計的祥雲火炬,從388份設計中脫穎而出,成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提升了聯想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009年,被英國權威消費電子產品雜誌《T3》評選為全球科技“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2011年,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2013年,任命為聯想設計與用戶體驗總負責人,並帶領團隊問鼎國際設計最高榮譽“紅點年度最佳設計團隊獎”。聯想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企業。2012獲此殊榮的是保時捷總部設計團隊,保時捷憑藉此獎項讓已經走過近50年輝煌歲月的911再續傳奇。
2013年,被香港設計中心授予“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稱號。
2013年,聯想設計與用戶體驗團隊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2013年,聯想設計與用戶體驗團隊被北京市市科委認定為“北京市創新中心”。
2014年,由北京國際設計周、中國設計紅星獎聯合聯想集團發起的中歐創新中心在設計之都米蘭掛牌成立。此舉將推動中國創新、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並將世界創新、創意文化引入中國。

教育背景

1996年 畢業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大學 平面設計
2006年 畢業於全球EMBA排名第13位的CEIBS(中歐工商管理學院)

重要學術活動

2002年清華國際設計管理論壇唯一國內企業演講嘉賓
2003年芝加哥HITS

姚映佳姚映佳
( Humans, Interaction, Technology, Strategy) 國際研討論壇演講嘉賓
2003年首屆[亞洲風尚]國際會議及研討會演講嘉賓
2004年中韓設計論壇演講嘉賓
2004年中英工業設計(深圳)論壇演講嘉賓
第二屆[亞洲風尚]國際會議及研討會演講嘉賓
第二屆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唯一中國大陸地區評審
2005年新加坡國際設計論壇演講嘉賓
2005品牌創造未來(branding the future)——國際品牌會議暨工作坊演講嘉賓
2005 design for the china markets conference國際領先設計與中國市場會議
2006年第四屆IF Design Award China 評審
2006 年美國奧斯汀IDEA設計論壇演講嘉賓
2006 年澳大利亞Victorian State of Design China Connection and the Design for Business Conference 演講嘉賓
2006 英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峰會演講嘉賓
2006年中韓設計論壇(上海)演講嘉賓

個人業績描述

姚映佳姚映佳
姚映佳從1996年加入聯想至今,負責聯想全線產品和品牌的設計戰略管理和設計創意創新實施,作為聯想引進的第一位工業設計人員開始了他的工業設計之路。在近十年的時間內,姚映佳不斷率先為中國計算機領域引入嶄新的工業設計概念,並由無到有地組建了聯想工業設計團隊,創造性地解決高速發展市場中企業面臨的產品競爭問題。姚映佳建立了聯想設計團隊多專業協同的組織架構及立足於中國本土文化的設計理念。目前,設計已成為聯想擺脫同質化競爭的有力武器,聯想的設計架構及設計理念也為中國本土設計組織提供了深遠的參考價值。在他和團隊的參與貢獻下,聯想已經發展成為了營業額近390億美元的個人科技產品公司,並且2014年名列《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86位。姚映佳一手創建並帶領的聯想設計與用戶體驗團隊已跨入世界頂級設計團隊行列,由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員工組成,橫跨中國北京、上海、廈門、香港、美國羅利、日本橫濱、德國埃森等地,在中西方文化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
他帶領的多專業集成創新團隊包含設計、用戶研究、結構、工程創新等十餘個全價值鏈創新專業,獲得過千餘項專利和160多項國際國內設計獎項,如:IDEA、RedDot、iF、G-mark及紅星獎等。這樣一支多專業、跨文化、跨地區的協同創新團隊設計的作品不僅能滿足用戶需求,還極大提升了聯想的品牌價值。
2013年,他帶領的聯想設計與用戶體驗團隊問鼎國際設計至高榮譽“紅點年度最佳設計團隊獎”,這是繼12年保時捷全球設計團隊之後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企業,也是近十年來唯一的一個亞洲企業。同年,姚映佳被香港設計中心授予“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稱號。隨著聯想不斷斬獲各大著名設計獎項,也使得中國工業設計有了更多的展示平台,促進了國際設計界對中國設計的認知及了解。
2013年,BBC資深科技專欄記者RoryCellan-Jones在一篇關於聯想的報導中,稱讚姚映佳為“設計宗師”。姚映佳致力於聯想全球設計能力的打造和提升,這支綜合性的設計團隊確保了聯想全球設計戰略的執行,為聯想不斷創造商業奇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姚映佳在領導設計團隊助力聯想各業務的同時,也積累了全球獨特的以用戶為核心的一整套創新方法和管理經驗。在傳統PC時代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大步邁進的背景下,聯想也在探索、布局,成立了“智慧型設備和服務平台”,姚映佳被任命為副總裁。作為智慧型設備和服務平台的總負責人,這是更大的使命,他將著力於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物聯網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中國技術創新、中國文化創意走向國際。

獲得榮譽及設計獎項

2005榮獲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
2006年美國IDEA(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獲兩項金獎
2006德國IF產品設計獎、2006德國紅點設計獎——聯想筆記本電腦天逸F20
2005紅點設計概念獎之企業之星獎、紅點至尊獎及紅點獎
2005美國IDEA設計獎、2004首屆色彩中國獎——聯想智慧型手機ET960

詳細介紹

從工業設計處的成立,到工業設計中心的獨立和創新設計中心的創立,映佳一直是聯想工業設計領域的帶頭人。多年來,他不斷在中國計算機領域引入創新的工業設計概念,在聯想逐步建立起多文化、多專業協同的創新設計平台和立足本土文化的設計理念,帶著聯想工業設計團隊屢獲德國RedDot、iF、美國IDEA、日本G-Mark、Intel創新PC和中國紅星等國際國內工業設計大獎。近年來,映佳一直活躍國內外工業設計界,擔任著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產品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常務理事、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北京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國際設計管理協會會員、美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等社會職務,並多次應邀在國際著名設計界大會/大賽上做專題報告或擔任評審,向世界傳遞中國設計。喜歡一身黑色中山裝唐裝的映佳,看上去既有幾分藝術家式的浪漫,又隱隱露出幾許工程師式的嚴謹。或許,養成這種雙重氣質,是工業設計師的最佳境界。在聯想,經常有同事半開玩笑地說,具有雙重氣質的映佳,是多專業協同創新的聯想創新設計中心最好的形象代言人。走近映佳,確實能感受到他身上有種將工業設計融入產品創新,讓藝術與科技聯姻的天然氣質。這種氣質的養成,得益於映佳具有科技和藝術雙重氛圍的家庭環境。映佳的父親是講授森林保護(類似於生物學)課程的教師,收藏了不少昆蟲鳥類的標本,映佳很小的時候去經常纏著父親去看這些標本。父親還寫得一手好字,擅長畫國畫。映佳的母親也是多才多藝,尤其擅長舞蹈。在這種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映佳年齡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繪畫,參加美術業餘小組和專業美術班。考大學前,一位美術老師曾對映佳說,你畫得一手好畫,又習慣把畫板、調色板等擺放得中規中矩,將來你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設計師。當時,映佳的理想還是要一心一意想成為個性張揚的藝術家,對老師這樣的評價還頗不高興了一陣子。不過,現在回過頭來看,映佳覺得這個老師的分析確實很有幾分道理。十年與聯想風雨同舟,十年與聯想工業設計團隊榮辱與共,映佳的理想已經很難再和聯想分開——映佳經常說,如果有一兩家中國企業,能在中國的發展進程中,率先在全球範圍建立影響力,他希望其中就有聯想;若干年一提起創新的工業設計或者創新,他希望並且相信,聯想在中國、在世界都是最好的。作為第一家將工業設計作為戰略資源的中國企業的創新設計中心的領軍者,映佳站在了中國工業設計的風頭浪尖。映佳是一個有著揮之不去的大國情結和民族意識的理想主義者,他的腦海中思考的,不僅是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機制讓他的創新設計團隊為國際化的聯想貢獻更能激發全球消費者購買慾望的特色產品;而且時刻都在思考,如何讓根植於千年華夏文明沃土的中國工業設計真正走向世界,為中國發展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設計”和“中國創造”做出應有的貢獻。1996年,大學畢業的映佳走進聯想,成為聯想招聘的第一位設計師。不過那時國內對工業設計的理解還停留在原始“石器時代”,映佳也經常被稱為“剛來的美工”。要讓“電腦和時裝一樣漂亮”的映佳,很快拿出一份手寫的報告,標題是《關於建立一流形象設計室的報告》。懷抱這樣的理想,映佳一切從零開始,和聯想一路走下來。從服務產品開發的輔助機構到公司層面的創新平台,從局限於單一電腦外觀設計到從事用戶研究、界面設計、材料工藝、設計戰略等十幾個方面的多元化創新,從簡單模仿其它國際產品的外觀設計到非常自信地運用富有中國底蘊的設計語言……親歷了聯想創新設計中心走過的每一個腳印,映佳不僅看到了中國工業設計力量在世界舞台嶄露頭角的希望,也摸索到了中國工業設計走向世界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必須從千年華夏文明中汲取創意元素的靈感,形成獨特的設計風格,進而通過多文化背景互動、多專業協同平台,將中國化的創意元素形成獨具特色的產品,並與世界分享。從獲得德國RedDot設計大獎的“日晷”和“瑜伽”這兩款具有濃郁東方文化底蘊的概念產品,到從中國傳統筆墨紙硯中汲取創意靈感並獲得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iF設計大獎的天逸F20筆記本電腦,再到這支獻給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以千年華夏文明為底蘊的“祥雲”火炬,映佳正帶著他的創新團隊,根植中國文化的沃土上,走向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