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真道

道教隱宗,崇尚“真”“清”“化”三修。

一、基本信息

妙真道,又叫玄真派,全名玄妙無上正真道,為道教隱宗,道教眾多流派中之奇葩,妙真一詞,最早源於《妙真經》,《道教義樞》曰:“尹生所受者,唯《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是戰國時期莊子學派的延續,是道教重玄派中庄子思想的傳承者和實踐者。奉《道德經》《妙真經》《西升經》《南華經》為正典,奉莊子為開宗祖師,隨著中古時期道教的誕生和發展,開始供奉太乙救苦天尊為本主神,認為莊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崇尚返璞歸真,回歸自然,隱居山林。教義上,強調對“真”和“化”義的參契,主張通過“心齋”“守一”“坐忘”“朝徹”“調息”等莊氏理論和天然藥材的服食,達到延年益壽,天人合一羽化成仙的目的,這一狀態稱為“大自如”之妙天、“妙真化境”“自如化境”。同時附以真藝之術,即藝術素養的提升,如“詩”“書”“畫”“樂”的修習,使修真和品美完美結合,被後人稱為“雅道”“儒道”。妙真道秉承“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聖訓,貴無知、無言、無名、無形、無心、無己,守清朴,惡顯達,一向以隱逸清修為本,仙跡漂渺,雖流脈二千年,少為世人所知,被譽為“真道士”,宋朝時期,妙真派出現了著名領袖陳景元,禇伯秀,范應元等,將妙真道和莊子思想理論體系進一步完善發展,妙真道步入鼎盛期。隨著全真派的崛起,妙真道逐漸消隱於青山綠水間。

二、妙真宗義

1、自如化境(本宗最高境界,謂之大自如,不同於自由,是一種清澄的、與天同化境界)
2、亘道交衍(本宗萬物起源觀,認為道源自“亘”氣,亘性舛,道性正,亘生道(即舛生道,道由舛生),亘亂道,道制亘,亘道交衍,派化萬物)。亘道二氣,相輔相成,推衍萬物。
3、福壽損益(本宗認為,人的福壽雖有定份,但可損益,修行和行善能增福壽,作惡等可損折,並主張惜福。但不同於佛教的報應說)
4、奇份際化(本宗認為,萬物以及人類的際遇,皆由亘道二氣推衍交化而定,這一點不同於佛教的五蘊和合緣分說,邂逅聚散皆謂之造化際份,乃天數推演,或謂之奇份或造份,即生有定份,歷有際份)
5、三台五階(本宗修行途徑和幾個不同階段,通過三台五階,可通達妙真元真的大自如化境)
6、三神化一(本宗認為,玄元太亘天尊與混沌同生是天地始祖,三化分為三清天尊,廣化分為太乙救苦天尊
7、游化清和(是本宗的出世入世立命哲學,諸凡真味,妙在化處,反對“定”,主張“化”。雖然提倡在世游化無形,但與油滑之氣迥異。這一點上,完全繼承了莊子游化思想)
8、亘變禍福:(妙真的禍福說,認為天地本亘道二氣共生交化,其中玄亘之氣無常,《玄元太亘經》曰:舛亂無律,皆出意外,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妙道生於斯,禍變生於斯,或幸或災。”,避禍的方法就是“行真者,厚真德,則亘氣微,禍變自少。而世間欲重者,真氣虧,亘氣補亢,禍變自多。
9、一元二儀:指精氣神三品,感應歸化經曰:一元者,氣也。二儀者,陽儀為神。陰儀為精。陽儀得氣,謂之靈,陰儀得氣,謂之形,神氣附於精氣靈形合一,謂之生。氣是第一層面的,而精、神是第二層面的,構成品字型。《妙真正清經》曰:道生元氣,精合元氣成其形,謂之精氣。神合元氣成其靈,謂之神氣。形靈合一成其生。此三氣,名之曰:精氣神。
10、感應天養:本宗認為 人如果通過齋神厚德,明真洗心,回復童貞,就能自然感應天運,並獲得天精的滋潤養護。謂之天養。天養的人就可以長壽甚至羽化為仙。《感應歸化經》曰:殺心歸一,謂之齋,齋後則神器淳如無塵,道氣充之;天運感化,人神自應;與道同化,謂之感應。天精潤之,謂之天養。

妙真玄典

《南華真經》 、《妙真正清經》、《玄元太亘經》、《感應歸化經》等,除《道德真經》、《南華真經》外,其他各篇玄典稱為內經,由歷代掌門宗師一脈秘承,僅在宗內傳化,世人少知。

妙真奉祀

玄元太亘天尊、三清天尊、太乙救苦天尊

妙真玄旨

萬千皆一,大道唯真,玄不可知,妙不可言,謂之玄真,謂之妙真。即臨即正,即正即真,體道契真,通達頂真。

妙真十洞

經、師、祝、齋、丹、藥、符、咒、鎮、律

妙真三品

清品,妙品,自如品
清品為元,氣之所化,謂之真道。如品為生,精之所養,謂之和善。妙品為至,神之所達,謂之美德。

妙真禁律

道天經師律,謂之五敬;其中律,包括三律;
上律:又名天殺禁,一、疑天疑神;二、疑道疑經;三、算天推運;
中律:又名地殺禁,一、疑師;二、叛師;三、亂綱;
下律:又名惡禁,一、定言;二、好知;三、多語;四、是非(事辨);五、彰顯(見異);六、詆毀同道;
凡弟子入宗,須奉知、諷誦、謹遵。

文道妙真,武道武當

武當與妙真,文武雙奇星。武當彰仙風,妙真隱士清。是李道然天師對道教兩大宗派,武當和妙真派的讚譽,武當亦武亦彰,妙真亦文亦隱,雖道術達頂門徑三千,各有其妙。

妙真派祖庭

據考證,早期的妙真道大宗師,如孫登和竹林七賢等在雲台山(河南省焦作市)隱居多年,體契老莊,玄學由此誕生,被妙真道視為妙真道祖庭。

妙真三寶

三寶 【真道】、【和善】、【美德】
【真道】以道為至真,尊重自然,回歸自然{註:科學人生}
【和善】以和為大本,做到寬容,悲憫,仁愛,與天地生靈和諧相處{註:仁善人生}
【美德】以藝術為養性之要法,提高人生品味。{藝術人生}

三、妙真派歷代大宗師

1、莊子

莊子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后裔,後因亂遷至宋國蒙(今安徽蒙城縣),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魯迅先生對莊子文章的評價極高,說莊子文章“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真人,代表作《莊子》受封為《南華經》,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2、孫登

孫登(約220年~280年),字公和,號蘇門先生,妙真道大宗師。本籍魏國汲郡(今中國河南衛輝)。長年隱居雲台山,博才多識,熟讀《易經》《老子》《莊子》之書,會彈一弦琴,尤擅長嘯。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於他。

3、郭象

中國西晉時期玄學家。字子玄,河南洛陽人。官至黃門侍郎、太傅主簿。好老莊,善清談。郭象反對有生於無的觀點,認為天地間一切事物都是獨自生成變化的,萬物沒有一個統一的根據,在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上,他調和二者,認為名教合於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應符合名教。他以此論證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的合理性,認為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事,人生來就有各種各樣的能力。有哪樣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種事業,這樣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也合乎人的本性。著有《莊子注》。

4、向秀

向秀(約227-272),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晉竹林七賢之一。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氏害死後,向秀應本郡的郡上計到洛陽,受司馬昭接見任散騎侍郎、黃門散騎常侍、散騎常侍,與任愷等相善。向秀喜談老莊之學,曾注《莊子》,“妙析奇致,大暢玄風”(《世說新語·文學》)。注未成便過世,郭象承其《莊子》餘緒,成書《莊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舊賦》、《難嵇叔夜養生論》。

5、嵇康

嵇康(224—263),字叔夜,譙國銍縣(現安徽宿州境內)人。嵇康在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釋私論》),成為竹林七賢精神領袖之一。在整個魏晉文藝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極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藝家和哲學家。他精通音律,“廣陵散絕”體現的是嵇康作為一個偉大音樂家的悲劇。

6、成玄英

唐代初期道士。字子實。陝州(今河南陝縣)人。通儒學經典,尤重文字訓詁學。貞觀五年(631),召至京師,帝重之,賜號“西華法師”。後隱居郁州(今江蘇連雲港市)之雲台山。對老莊之學頗有研究,致力於文理的註疏,繼承和發揮了“重玄”思想,使重玄之道成為唐朝初年道教哲學思想的一大主流。同時,又吸取了佛教的三業六根說,以及雙遣執法,使道教哲理及道教修煉思想更加升華。著述有《道德真經義疏》、《莊子注》(又名《南華真經註疏》)、《老子道德經注》、《開題序訣義疏》等。

7、孫思邈

孫思邈,出生於西魏時代,生於581年,而卒於682年,是個百歲家,被人稱為“藥王”老人。(孫思邈的年齡現今有六種說法:最小的101歲,第二種說法是120歲,第三種說法是131歲,第四種說法是141歲,第五種說法是165歲,甚至還有168歲的說法。不過反正年齡不小。)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他是藥師佛的化身。

8、陳景元

陳景元(1024-1094)字太初(一說字太虛),號碧虛子。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北宋高道,著名道教學者。宋神宗曾賜號“真靖大師”。宋哲宗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飛升。 陳景元曾大父知遜,大父令忱,皆養高不仕。父正,擢進士第,解朐山令,寓居高郵,以疾終。母貧不能歸。有子四人,陳景元為季。陳景元少年喪父,兄弟四人卻二兄相繼夭折,乃有方外志。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拜高郵天慶觀道士崇道大師韓知止為師。三年試經,度為道士。後負笈游名山,於天台山遇鴻蒙先生張無夢,遂得其《老》、《莊》微旨。乃隱逸於江淮間,以琴書自娛。

9、褚伯秀

妙真派大宗師,南宋鹹淳年間錢塘(今屬浙江省)人。字雪巘。杭州天慶觀道士。師事范應元,感師恩,遂纂集《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零六卷,刊於鹹淳中。褚氏《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後序云:“淳祐丙午歲,幸遇西蜀無隱范先生游京,獲侍講席,幾二載。”又云:“師諱應元,字善甫,蜀之順慶人。學通內外,識究天人,靜重端方,動必中禮。”可知范應元確為褚伯秀之師,且學識淵博,修道有方。入元,宣撫尤平章聞名欲見之,不與交接。事見《宋季忠義錄》卷一四、《武林玄妙觀志》卷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