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魯歡

女魯歡(生卒年不詳),本名十六,出身於女真族,她為抗擊西夏與蒙古入侵,鎮守規德,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為挽救金朝,與投降派進行了尖銳的鬥爭。最後又直接承擔起護衛聖駕的重任,作了宰相,輔佐金哀宗,,與馬用結好,最後被官奴構陷,被殺。

石盞·女魯歡:(公元?~1233年待考),女真族,本名石盞·十六。著名金國參知政事。

石盞·女魯歡為金國歷史上的英雄,他力敵西夏、勇戰蒙軍,歷任河南統軍使兼元帥右都監、以行樞密院事守歸德,拜為樞密副使、權參知政事,終為官奴所殺。

石盞·女魯歡魁偉壯實,方臉濃眉,雙眼炯炯有神,虎虎有生氣。生活在金國衰亡的多事之秋,石盞·女魯歡在政治舞台上嶄露頭角,是從肩負把守金國西土的重任開始的。金國西疆與夏接壤,西夏雖屬地方小國,偏偶西北,而他擅於權衡利弊,遠交近攻,迴旋於宋、遼、金之間,以至幾與兩宋共始終。

【生平】

公元十三世紀初,金室衰微,蒙古南犯,西夏趁機耍弄外交手腕,趁虛而入,金章宗時就燃起戰火,陝西成為金國西部的重要防區。到金興定三年(公元1219年),陝西許多州府淪陷於西夏,西土形勢吃緊。金國朝廷雖曾派女奚烈·古裡間主持西土平涼的軍事防務,但其不嫻軍務,無法服眾。當時陝西行省平章胥鼎憂以如焚,即奏天子,“平涼控制西陲,實為要地,都監女奚烈·古間材識凡庸……豈能服眾。宜選有者謀,有宿望,善將兵者代之。”當時金國已經衰微,雖然官員滿朝,但要找位德才可稱,獨守一面的守疆戍邊大將實非易事,有人奏舉河南統軍使石盞·女魯歡,金宣宗完顏·珣才如釋重負。金宣宗雖然傳下旨,讓他以河南統軍使兼元帥右都監,知平涼元帥府事,他只得接旨,銜命西去。到達平涼後,見女奚烈·古裡間留下的爛攤子,軍紀鬆弛,污吏橫行,邊城破敝,防禦空虛。他面對如此混亂的局面,迅速微服巡察,深入詢訪,很快找到了癥結,便大刀闊斧地革除弊端,整飭軍政,清除兵痞,壯大聲威,一時邊關內外軍容整肅,平涼城煥然一新。

石盞·女魯歡認為:鎮戎在平涼府的西北,是西夏與內地交界的要樞,過去曾在此設立軍州,下轄二縣,一萬餘戶。此時城牆已年久失修,爛破不堪,夏軍來襲,金兵無城無險可守,屢遭敗北,因而他奏請來年開春,修築鎮戎,以固邊錘。為了確保築城的順利進行,石盞·女魯歡制定出了一個萬全之策。一方面,以防衛為名,徵兵於附近州郡,屯兵邊境,製造一種攻伐的態勢,吸引敵人視線;另一方面,他親率大軍,由鎮戎而西進,直搗西夏腹地,夏軍自顧不暇,不能來犯,金軍則趁機築城。由於鎮戎地處西陲,交通不便,供給困難,隊伍常常為了吃飯東奔西走。遷移不定,戰爭時更是無法確保後勤供給,而附近土地肥沃,石盞·女魯歡建議授田於兵,且耕且戰,免去百姓輸送供應之苦。這種既耕且戰的兵農合一的軍事體制,深得金宣宗欣賞,詔其遷為昌武軍節度使。

金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石盞·女魯歡上書,建議加強西控秦陝東連河南的商洛一線的軍事防務,清除那些“殖戶營私,專事漁獵”的將吏,並如平涼之法,屯田墾荒,保障後勤,確保西土的穩定和河南政治中心的穩定。奏議得到批准,西垂得以安寧。

石盞·女魯歡加強西土邊防,本是為了對付西夏。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西夏王朝被蒙古汗國成吉思汗滅亡,石盞·女魯歡迅速築起的商洛防線,成了蒙軍南下的最大障礙。當時,所向披靡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曾不無感慨地說:“石盞·女魯歡將金兵精銳擺在潼關,南有群山,北臨黃河,難以遽然攻破。” 蒙古早在公元十三世紀初就進犯過金國,當時金國政府無法有效統治北方,把都城從中都遷至南京汴梁。由於成吉思汗發兵西征,轉攻西夏,推遲了滅金的時問。窩闊台繼承大汗以後,才再次南伐。金正大九年(公元1231年)農曆1月,蒙古大軍由於不能與石盞·女魯歡對抗,遂繞出二百里避開金國的西部防線,直插河南。在均州三峰山之戰中,金國損兵折將二十萬,精銳殆盡,防線崩潰,南京受圍,金國再度陷入危機。歸德是南京東南的軍事重鎮,當蒙軍從南、西、北三面包抄京師時,天子惟一可退守的地方就是歸德。在金國大難臨頭的時刻,金哀宗完顏·守緒盡力靠封官加爵來維系統治,可是許多官吏仍是貪生怕死,棄官不就,甚至倒戈降蒙。石盞·女魯歡受命以行樞密院事守歸德,明知前途艱險,卻受命而去,表現了對金國天子的無限忠誠。

蒙古大將忒木得知後,便率諸路大軍前來,把歸德城圍得嚴嚴實實,大有一腳踏平的架勢。當時歸德城上空忽然雷聲大作,農曆2月聞聽驚雷,城內軍民以為不祥之兆,因而滿城騷動,人人自危。石盞·女魯歡立即故意讓人以《神武秘略》占卜鬼神,得到“吉卦”,並大告全城“其城無害”,城內人心始安。 在蒙古強敵四面圍困,正在苦無計策可施,忽有前線潰卒請求入城,石盞·女魯歡做好了一切必要準備之後,開門接納。因蒙軍的大肆殺戮,潰卒的到來,全城軍民鬥志高昂,眾志成城,誓與蒙軍決一死戰。部將張定頭腦聰明,甚有韜略,於是命他率一支精銳乘著夜幕偷襲敵營。金軍連發數炮,攪得蒙軍大亂,張定小勝而歸,城內軍心振奮。夜襲敵營,小試即勝,歸德軍民甚是興奮,嘆服大炮的威力。父老獻言,在北門西邊的一片菜地里藏有唐朝大將軍張巡所埋大炮五十尊,且上有刻字或書有“大吉”二字,這真不亞似天降祥瑞之物,因而再次鼓舞了軍民的士氣,壯了軍威。

石盞·女魯歡積極調動一切力量抵禦蒙古軍,及時調整城內布防,惟才是舉,重用為人樸實,通曉兵衙,驍勇善戰的冀禹錫、王壁、李琦、傅瑜等普通下級軍吏,群策群力,集議退敵計謀,不負重託,竭力守御。蒙古大軍圍攻歸德,久攻不下,探知歸德城低怕水,有人獻決河淹城之策,蒙軍大將忒木欣然接受。其實,歸德並不怕水,獻策者也是見聞或是另有圖謀。因時農曆2月份,乾旱少雨,黃河水位有限,決堤不會造成大的危害,同時歸德城南還有條排泄洪水的濉水故道,因此,當蒙古軍挖決口時,嘩嘩的河水從城西北繞城牆至城西南,進入了乾枯的濉水故道,一時間城外一片汪洋,反而阻止了蒙古鐵騎,成了天然屏障,城池反而更為堅固。蒙軍主將忒木連叫上當,當即下令捕殺獻計之人,卻已不知那人去向。

石盞·女魯歡和城內居民歡聲雀躍,鬥志更高。農曆3、4月過去了,歸德巋然不動。石盞·女魯歡也因守城功勳卓著,升為總帥,佩金虎符。

蒙古軍經數月圍城,疲憊不堪,糧草告罄,至農曆5月,只好自退,歸德之圍緩解。

金天興元年(公元1232年),金國京師南京遭蒙古軍數路圍攻,至年底形勢更趨緊張。元帥呼吵呼率勤王兵至,說,“京西敝壞,三百裡間無井灶,不可前往。”金哀宗遂決議東行歸德,把南京交給百官大臣留守。

金哀宗東行隊伍龐大,人數眾多,耗費甚大,行至黃陵崗時糧餉已盡,遂遣使至歸德征糧。但是,石盞·女魯歡堅守歸德已一年,城中糧草早已短缺,曾於農曆5月被迫出城就食。金哀宗離京時,近侍也曾稟告他,“歸德城池雖堅,久而食盡,坐又待斃,決不可往。”如今征糧令至,豈能袖手旁觀。石盞·女魯歡還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要求軍民節衣縮食,摳出糧食一千五百石,派可靠官員護送前往,解決了御前大軍的缺糧問題。

金天興三年(公元1233年)農曆1月,金哀宗一行至歸德,至此,石盞·女魯歡直接承擔起護衛聖駕的重任。農曆2月,石盞·女魯歡被拜為樞密副使、權參知政事(副丞相),成了天子的臂臣。

石盞·女魯歡的位置遷升,便招來官奴的嫉妒和仇恨。官奴是女真族人,少時往來河朔,品性惡劣,殺人劫貨,無所不為,後入充忠孝軍,更是陰險狡詐,善於見風使舵。由於他打過一些勝仗,遂拜為元帥,都統軍馬,在天子撤往歸德時,因其"戰功居多",被天子器重。他於是愈益專橫跋扈,對天子存有異心,並圖謀不軌。石盞·女魯歡受到天子的重用後,官奴便與他產生了嚴重分歧,結下了不解怨仇。

石盞·女魯歡雖然盡心護衛,努力保障供給,但畢竟城小糧乏,天子親兵也得出城覓食,局面很難控制。當時城中僅剩下兩支軍隊,一為官奴孝軍四百五十人,二為石盞女魯歡的部下馬用軍七百人。金哀宗至歸德後,常與馬用和石盞·女魯歡等密謀大計,官奴便痛恨馬用和石盞·女魯歡,決心叛變。

金哀宗怕官奴與馬用、石盞·女魯歡的矛盾日益擴大,釀成大禍,便令在尚書省設宴和解。朝臣為了天子安危和社稷安定,都強作精神,好言相勸。官奴不愧演戲的高手,自譴自責,表示願意握手言和。馬用三杯酒後神魂顛倒,也表示和好,並撤去防備,以示誠心,石盞·女魯歡也為之高興,似乎消除了一塊心病。 金天興三年(公元1233年)農曆3月的一個夜間,形勢突變,歸德城中忽然殺聲四起,官奴率軍向毫無戒備的馬用發起進攻,馬用毫無準備,敗走被殺。叛亂的戰火很快燒到宰府、宮中,朝官數百人被劫持殺害,金哀宗不久也被軟禁照碧堂。

石盞·女魯歡很快被縛至歸德城門。官奴宣布他的罪行說“天子車駕到府,上供不給,家有好醬也不進獻,罪該萬死。” 石盞·女魯歡被叛兵劫持,有口難辯,被押到家中,抄出“雜醬二十罐”,還有一些金銀器皿,便被認為鐵證如山,當場將石盞·女魯歡砍首。

石盞·女魯歡被殺死後,官奴接著提兵入宮,誣告“石盞·女魯歡等叛反朝廷,大逆不道,已為臣下殺矣。”已經失去自由的金哀宗無可奈何,只得承認了官奴的既成事實,並詔告天下石盞·女魯歡的“罪行”,任命官奴為樞密副使,權參加政事,取代了石盞·女魯歡的權位。天子只能在私下悲泣嘆息,日:“自古無不亡之國、不死之主,但朕恨不知用人,致為此奴所囚耳。”天子尚且如此,作為臣子的石盞·女魯歡,只好含冤九泉了。

後有石盞·女魯歡的侄兒石盞·大安奏稟尚書省,力訴叔父一生勤於王事,忠君護駕,誓死衛國,死得太冤!

但由於官奴因私慾自毀長城,金哀宗尚未能為石盞·女魯歡平反昭雪,金國就在蒙古與南宋聯軍的攻擊下徹底滅亡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