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兜

讙兜(音歡兜huān dōu),亦作驩兜、驩頭,不同記載有多種變體。相傳為苗族先民的首領,代表一個有五千多年淵源的古老部族。曾加入過炎黃部落聯盟和華夏聯盟。歡兜,相傳自上古時唐堯時人,為堯帝之臣,傳說為顓頊之子,黃帝有虞氏後裔,生活在公元前22世紀。《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

引言

崇山絕壁

歡兜,相傳自上古時唐堯時人,為堯帝之臣,傳說為顓頊之子,黃帝有虞氏後裔,生活在公元前22世紀。因與共工、三苗、鯀“作亂”,被稱四罪,被舜流放到崇山。

相關人名

歡兜

讙兜(音歡兜huān dōu),亦作驩兜、驩頭,不同記載有多種變體。相傳為苗族先民的首領,代表一個有五千多年淵源的古老部族。曾加入過炎黃部落聯盟和華夏聯盟。據《世本》、《大戴禮記》、《史記》、《山海經》等古籍記載,驩頭出於黃帝系。《山海經·神異經》中說:“大荒之中有人,名歡頭……歡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歡頭”即“歡兜”。《山海經》說驩頭是鯀或顓頊的後代,據考驩字讀音從鯀字或顓字而來。《莊子·在宥》:“堯於是放讙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峗,流共工於幽都,此不勝天下也。 ”《山海經·海外南經》:“讙頭國” 晉郭璞註:“讙兜,堯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正史雲歡兜“比周”、“叛亂”,皆為貶抑之辭,有失偏頗。而今湖南大庸、瀘溪、花恆等縣苗族分布地區還有驩兜墓、歡廟等與驩兜有關的地名和文物。

共工

共工,音工工,皆一聲。姜姓,是炎帝的後裔。傳說祝融之子,共工是在“三皇五帝”中“顓頊”時代一個比較強大部族的首領,活動在輝縣一帶。《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國語·魯語》中說: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原道訓》又說他曾與高辛相爭。《荀子·議兵》和《山海經·海外北經》、《大荒西經》等又說他曾與禹相攻伐。鑒於有關共工氏部族的傳說幾乎都與水有關,今人推測此部族大約居處在今豫東古黃河轉折地區。從其和顓頊族(音zhuān xū,生活在今河南濮陽一帶,代表戎族)、禹夏族(生活在今豫西,晉南一帶)爭鬥來看,此說法大體可信。徐旭生說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輝縣。郭沫若說:共工氏長期活動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這個地方古代稱為九州,可能來源於共工氏的九個氏。

張家界

張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就有先民在澧水兩岸繁衍生息。商周時期地屬荊楚,春秋戰國為楚之黔中。公元前221年秦朝設定郡縣,張家界一帶屬黔中郡慈姑縣,縣治在慈利縣官塔坪。三國吳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 年),嵩梁山被更名為天門山,(武陵郡劃出一半)於大庸設定天門郡,至兩普、南北朝,均屬天門郡漊中、臨澧縣。1369年明朝設定大庸衛,因居庸水之陽,故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設永定縣。1914年設大庸縣。

1949年解放後至1988年,慈利縣屬常德專區,大庸、桑植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轄,其中1985年5月,撤銷大庸縣,設立大庸市(縣級)。1988年5月,組建省轄地級市大庸市。1994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將地級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因境內有舉世聞名的張家界自然保護區而得名。

張家界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腹地。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天子山風景區和楊家界風景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武陵山脈地處新華夏構造帶之隆起,屬雲貴高原雲霧山的東延部分,為烏江、澧水兩河和沅江的分水嶺。山系呈北東向延伸,弧頂突向北西,自北向南分為3支:北支分布於湘、川、鄂邊境的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龍山、東山峰、壺瓶山;中支沿澧水幹流北側,有天星山、紅星山、朝天山、張家界、白雲山等;南支從貴州省境延伸過來,進入湖南省有臘爾山、羊峰山、崇山、天門山、大龍山、六台山等,為武陵山脈的主脈,是澧水與沅水的分水嶺。而上述三支山脈均消失於洞庭湖平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