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電影

女性電影

女性主義電影:女性主義電影理論作為當代電影理論的一個流派,發端於20世紀60年代,融合了精神分析學、後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等諸學說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女性在電影文本中的呈現,解讀電影文本中性別敘事的意識形態。女性電影作品有《珍愛》、《亂世佳人[1939年維克多·弗萊明執導電影]》、《朱莉與朱莉婭[朱莉·鮑威爾著圖書]》、《清潔[張曼玉主演法國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走出非洲》、《時時刻刻》、《鋼琴別戀》等。

基本信息

分類介紹

吳兆華吳兆華
電影理論學者朱蒂絲·梅恩把女性電影分為兩大類型:

一是根據消費對象而言,針對女性觀眾的充滿情緒的通俗劇電影,號稱“淚水片”(WEEIP-ES)。其中尤以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好萊塢的通俗劇最為常見,影片大多為男性導演所攝製。另一種是依據作者而言,就是女性導演拍攝的影片。這兩大類型的電影,前者側重影片的議題,只強調影片的中心議題是否關心到女性生存狀況,不太關注導演的性別,後者側重導演的性別身份,把女性電影限定在女性導演的範圍內。

國內通常把女性電影分為三類:女性題材或主體的電影、女性主義電影、女導演創作的電影。從創作主體上講,強調女性電影必須是由女性執導。這裡又大致分為兩種不同的看法。其一,女性執導,影片要帶有鮮明的女性意識。

其二,一些研究者認為,電影和文學創作不同,女性文學可以界定為女作家寫的,以女性經驗、言說為主體的文學。而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需要群體智慧,很難做到編、導、演等主創人員都是女性、且主題又是關涉女性生存體驗的。所以,對電影而言,女性導演的、以表現女性為主的、顯示女性的真實存在和覺醒的作品,都可以算作是女性電影。

主要表現

女大學生宿舍女大學生宿舍
史蜀一君的女學生三部曲《女大學生宿舍》、《失蹤的女中學生》、《夏日的期待》展現的是青春期的女孩子的生活情態和困惑;王君正的《山林中頭一個女人》,對比了今昔兩代婦女命運的不同,表現了新社會的女人在掌控自己的命運後給自己、給山林生活帶來的溫馨與活力。

凌子的《原野》從女人原始力量的角度來探索女性命運;彭小蓮的《女人的故事滸述了幾個農村女性意識覺醒後的自主自立。

張暖忻的《沙鷗》表現的是女性運動員永不言敗的頑強精神,《青春祭》描寫了女主人公險些滑過的青春之美和對這一美好經歷的虔誠的懷念;李少紅的《紅粉》把妓女題材放在歷史多元化中表現它的獨特性。

黃蜀芹的《人·鬼·情》更是以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深刻揭示了女性難以言說的人生苦痛。這裡林林總總匯集的是女性獨有的、隱秘的、多基調的五味人生。

電影理論

西方女性主義電影理論

1972年,在紐約舉行了第一屆國際婦女電影節,同年在愛丁堡電影節內舉辦了婦女專題,第一份專門研究女性主義電影的刊物《女性與電影》也在同年出現。

隨著研究的廣泛深入,女性電影研究理論開始逐漸創立。這方面衍生出的重要文獻有:莫莉·哈斯凱爾的《從敬畏到強暴:電影中的女性待遇》、瓊·麥倫的《新電影中的女人和性執1974年);克萊爾·強斯頓的《多蘿西·阿茲納的作品》、蘿拉·莫爾薇的經典論文《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漢1975年);卡倫·凱和傑拉爾德·派瑞合編的第一本女性與電影的論文集《女性與電影X1977年;)卡普蘭主編《黑色電影中的女人世界》(1978年;)蘿拉·里德爾的《帶回夜晚:女人看色情片》(1980年);安妮特·庫恩州女人電影:女性主義和電影漢1982年);卡婭·塞佛曼《符號學的主體》(1983年);瑪麗·安·杜恩、帕特麗西婭·麥倫坎普和琳達·威廉士合編的《再視:女性主義電影理論批評論文集》(1984年);瑪麗·吉堤以電影女性主義:理論與實踐》、T·德·羅瑞提斯絲的《愛麗絲不再從1985年)`”,;德里沙·迪羅拉蒂斯的《性別的技術:有關理論,電影與虛構的論文孰1987年)。

代表作品

黃蜀芹的《人·鬼·情》

香特爾·阿克曼的《讓娜·迪爾曼》

阿涅斯·瓦爾的《五至七時的奇奧Cléode5à7》

《珍愛》《珍愛》
珍愛》導演李·丹尼爾,加布蕾·絲迪貝、莫妮克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80年代末的紐約哈林區,家境貧困的非裔胖女孩克拉麗思·瓊斯遭受母親凌虐,又被父親強暴。她如何在人生逆境中找到定位,從被壓迫到覺醒的故事。
《亂世佳人》根據小說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改編的一部美國電影。由維克多·弗萊明、喬治·庫克、山姆·伍德導演,費雯·麗、克拉克·蓋博等主演。
影片講述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愛情故事。郝思嘉一直愛著艾希禮卻得不到他,在戰爭爆發那一天,她遇到了白瑞德。兩個人歷經磨難,白瑞德一直對她不離不棄,但直到他最終離開,郝思嘉才發現自己其實愛的是白瑞德。
朱莉與朱莉婭》由諾拉·艾芙隆執導的劇情片,梅麗爾·斯特里普、艾米·亞當斯領銜主演。電影講述了曾在法國生活過的美國人朱莉·查爾德寫了一本美食書,而隔代的美國女孩朱莉婭·鮑威爾根據她的書來逐一實踐,並發表在部落格上,結果開始擁有大批冬粉,也因此懂得人生意義的故事。
清潔》由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執導,張曼玉、尼克·諾爾蒂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一位女樂手在丈夫吸毒去世後,努力擺脫毒品對自己生命的控制,最終重獲清潔的故事。
第五部:《蒙娜麗莎的微笑》
影片由邁克·內威爾執導,朱莉婭·羅伯茨、克斯汀·鄧斯特和朱麗婭·斯蒂爾斯等聯袂出演。電影講述1953年的美國,時代正處於轉變之中,畢業於風氣開放的伯克利大學的凱薩琳前往衛斯理女子學校教授藝術史,可是充滿理想與熱情的凱薩琳,卻大膽地向陳腐的教學制度發起挑戰的故事。
走出非洲》由西德尼·波拉克執導,梅麗爾·斯特里普,羅伯特·雷德福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卡倫·布里克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凱倫為了得到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而遠嫁肯亞,後來她跟英國探險家鄧尼斯產生感情的故事。
時時刻刻》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的劇情電影,妮可·基德曼、朱麗安·摩爾、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
影片講述了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和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的小說《達洛維夫人》千絲萬縷的聯繫。
《鐵娘子:堅固柔情》由菲利達·勞埃德執導,由梅麗爾·斯特里普、吉姆·布勞德本特聯袂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英國女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的老年生活和將她對參政、競選首相、馬島戰爭、下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回憶的故事。
《鋼琴別戀》由簡·坎皮恩執導,霍利·亨特、哈威·凱特爾、山姆·尼爾等主演的愛情片。
該片講述了語言表達上有障礙的愛達背叛了丈夫斯圖爾特,與鄰居貝因通過一架鋼琴而結緣,並最終相愛的故事。

代表人物

翟永明

中國當代優秀女詩人、編劇、製片人。其代表作品有《女人》、《靜安莊》、《隨黃公望游富春山》等詩歌、散文集10多部。入選“中坤國際詩歌獎·A獎”;義大利CeppoPistoia國際文學獎,擔任電影《二十四城記》編劇之一。擔任編劇、製片人電影《蜻蜓之眼》入圍洛迦諾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洛加諾電影節費比西獎(國際影評人獎)一等獎、天主教人道主義獎特別提及獎、青少年評審團獎等多項大獎。首屆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藝術家影像作品特別策劃單元特約策展人。

陸小雅

陸小雅陸小雅
中國第四代女導演,演員。導演作品有《紅與白》《黨的女兒》《劉胡蘭》《紅衣少女》《熱戀》等,出演作品有《養豬姑娘》、《我們是一代人》、《五朵金花》等。1981年《法庭內外》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提名榮譽;1985年《紅衣少女》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第八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德格娜

出生於內蒙古,畢業於倫敦大學皇家霍洛維學院傳媒藝術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2015年拍攝《告別》,榮獲第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亞洲精神特別獎”,第33屆義大利都靈電影節“最佳劇作獎”,聖保羅.米尼阿波斯國際電影節新興導演獎,第1屆柏林華語電影節新導演獎,金馬國際影展“華語透視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美國馬爾發電影節。電影作品《告別》作為首屆山一國際女性電影展閉幕電影。

利迪婭·塔奇

法國導演。在拍攝自己的電影之前,利迪婭·塔奇在電影行業有著多項工作經驗,從布景到發行,從助理到導演。首部電影短片《城市之痛》在法國電視二台播放,榮獲1998年Pantin短片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和新聞獎提名。《我們的父親》與電影公司ElzévirFilms合作在科西嘉島拍攝。《手的律動》由利迪婭獨自發行,曾入選2001年Telluride電影節和其它歐洲電影節。《巴黎不歸路》是利迪婭·塔奇導演的首部長片,由著名編劇科洛·塔維涅推薦該片劇本。講述的是“一位在巴黎徘徊的女人,為了尋找其已退休的移民丈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