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舉重比賽

奧運會舉重比賽

早在1896年希臘雅典舉行的首屆奧運會。男子舉重就被列為9個正式比賽項目之一。2000年,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第27屆奧運會上,女子舉重比賽項目被首次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目前的奧運會舉重項目共有15個項目,其中男子8個項目:56公斤級、62公斤級、69公斤級、77公斤級、85公斤級、94公斤級、105公斤級和105公斤以上級。女子7個級別:48公斤級、53公斤級、58公斤級、63公斤級、69公斤級、75公斤級、75以上級。與舉重世錦賽不同,奧運會的舉重項目只設各級別總成績冠軍,不分設抓舉、挺舉冠軍。

舉重,又稱奧林匹克舉重或競技舉重,是由抓舉挺舉兩個項目構成。舉重項目發展至今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

簡介

1896年4月6日~15日,在希臘雅典舉行了首屆奧運會。舉重被列為9個正式比賽項目之一。這次比賽不按體重分級,舉重方式只設單手和雙手舉。英國人勞•埃利奧特舉起71公斤獲得單手舉冠軍丹麥人維•嬌生舉起111.5公斤獲得雙手舉冠軍。

在第2屆、第3屆奧運會上,舉重項目依然是不按體重分級,比賽項目仍舊是單手舉和雙手舉。第4屆、第5屆、第6屆奧運會,沒有設舉重項目。

第一次按體重分級是1905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6屆世界舉重冠軍賽。當時按體重分為3個級別,即70公斤級、80公斤級和80公斤以上級。比賽舉法有左手抓舉右手抓舉雙手推舉雙手挺舉4種。最終德國人和奧地利人瓜分3個級別的前3名。

1905年,國際舉重聯合會成立。比賽方法逐漸簡化,體重分級越來越細,舉重規則不斷完善,舉重比賽逐漸走向正規。

1920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行的第7屆奧運會上,舉重項目重新復出。比賽按體重分為5個級別。比賽項目為單手抓舉、單手挺舉和雙手挺舉3種。法國人獲得兩個級別的冠軍;比利時和愛莎尼亞各獲得一個級別的冠軍。

192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9屆奧運會上,舉重項目取消單手比賽,一律改為雙手推舉、雙手抓舉和雙手挺舉。體重級別仍分為5個。最後,德國人獲得2個級別的冠軍,其它各級冠軍分別被奧地利人、法國人和埃及人奪得。

第11屆奧運會後,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第12屆、第13屆奧運會沒有舉行。戰爭結束後的1948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第14屆奧運會,比賽中美國人脫穎而出,在6個級別中獲得了4個級別的冠軍。直到第17屆奧運會,美國人一直稱霸世界舉壇。

1960年,在義大利羅馬舉行了第17屆奧運會,前蘇聯運動員在7個級別中獲得5個級別的冠軍,以絕對的優勢戰勝美國,成為新的舉壇霸主。

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第21屆奧運會上,舉重項目取消了推舉。從此,舉重進入了以速度和爆發力為主的新時代。

1980年,在前蘇聯莫斯科舉行的第22屆奧運會上,舉重比賽級別增至10個,這是有史以來級別最多的一次。前蘇聯獲得5個級別的冠軍,雄踞團體冠軍的寶座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首次參加奧運會舉重比賽是在1984年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奧運會。這次比賽由於政治的原因,前蘇聯、保加利亞等舉重強國沒有參賽。我國選手在10個級別里獲得4個級別的冠軍。 女子舉重比賽開始於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開始組織女子舉重國際比賽。

中國女子舉重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起步雖晚,但發展很快,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國家。 2000年,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第27屆奧運會上,女子舉重比賽項目被首次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中國在所參加的女子4個級別的比賽中都獲得了金牌:53公斤級——楊霞、63公斤級——陳曉敏、69公斤級——林偉寧和+75公斤級——丁美媛。男子占旭剛獲得77公斤級金牌。

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上,我國男子舉重運動員石智勇張國政分別獲得62公斤、69公斤級金牌;女子獲得參賽4個級別中的3塊金牌:58公斤級——陳艷青、69公斤級——劉春紅和+75公斤級——唐功紅

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

歷史和發展

原始社會初期,人們為了獵取食物和防止猛獸的侵犯,不得不搬起或舉起很重的東西,或者拿起有一定長度和一定重量的木棍進行自衛。為了有足夠的力量,我們的祖先經常用舉起重物來增強體質、發展力量和鍛鍊勇氣,這就是最初的舉重。

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

在2500年前,古希臘就有了舉重的記載。有一個名叫米隆的大力士,可以舉起一頭牛。希臘人最早利用專門器械來發展力量,增強體質,這種器械稱為“哈特利斯”。它兩頭大,中間小,可以用手握住。鍛鍊時一手拿一個,既方便又可以做出很多動作來。在雅典的運動場邊上曾有一個鐵球,只有能舉起這個鐵球的人,才有資格參加比賽。在希臘和古埃及的雕塑中,都可以看到身材魁梧、肌肉發達,舉著粗大圓木棒或其他物體的力士雕像。 在古代蘇格蘭,舉起重物以顯示力量也很盛行。具體做法是將100公斤重的石頭從地上提起來,然後放在1.2米以上的高台上。凡是能做到這點的人,便有權戴高帽子,這是代表成年的象徵

在德國和西班牙的一些農村,舉石頭是一種很普及的比力量的運動項目。這種石頭,他們稱為“伊沙輪”。形似圓棍,兩端有握手。比賽時,看誰舉得重或舉得次數多,獲勝者還能得到大量的金錢。

在中國《左氏春秋》里曾記載,孔子能力舉“門關”。“門關”是頂城門用的槓子或門閂,用硬木製成,又重又長,當時能舉起門關的人都很不簡單。

司馬遷寫的《史記》里記載著,秦武王很有力量,又非常好勝。他把當時有名的大力士都封為大官,經常和他們舉用青銅製成的鼎器來比試力量。

楚漢相爭時期的楚霸王,以力能扛千斤鼎而聞名於世。

三國時期,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關羽,使用的青龍偃月刀重82斤。如果他沒有力量,這么重的兵器怎么能拿得起來,何況還要揮舞起來打仗呢?

唐代武則天時期,選舉士兵要考“翹關”。“翹關”,也就是舉門關的意思,要原地舉起10次才合格。

明朝武考中,用舉百斤大刀繞身鏇轉作為力量的考核。著名抗倭愛國名將戚繼光命人鑄了一個鐵人,重300斤,令兵士扛起來步行一里地為合格,以此來增強士兵的體能。

嘉靖年間,《欽定武場條例》中有一項舉石的科目。這種石叫“石墩子”,兩邊有扣手,以便抓握,重300斤。要求武考的人,必須把石墩子提離地面一尺以上才能通過。當時民間很流行舉石擔、石鎖的運動。石擔是兩塊扁圓形的巨石,中間鑿個眼,穿上木棍或竹棍;石鎖是長方形的石頭,上方鑿成握手,很像老式的門鎖,這是一切練武之人發展力量必練的項目。 近代舉重始於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當時歐洲許多國家,如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等都先後組織過舉重運動體育協會,開展舉槓鈴和啞鈴的比賽。

那時最著名的大力士是德國的歐根•先道,世人稱之為“世界健身之父”。他全身肌肉非常發達,力量大得驚人,可以把269磅(約合121公斤)的槓鈴,從肩部推起至頭上,並雙臂伸直。當時是具有表演性質的,以後舉重表演活動逐漸發展為競賽

1893年,來自美國、德國、瑞士、奧地利和澳大利亞的15位大力士在美國紐約展開了爭奪世界冠軍稱號的競賽。結果美國人戴維•甘迺迪戰勝了所有的對手,摘得桂冠。

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
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
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

場地和設施

舉重比賽須在舉重台上進行。舉重台可用木料、塑膠或其它堅固的材料製成。台面不得塗以潤滑的塗料。台子4平方米,高8~15厘米,台面四周須塗5厘米寬的顏色鮮明的彩色邊線。 舉重比賽的裁判系統需要3個白燈、3個紅燈和1個蜂鳴器。比賽臨場裁判員3名,分別是左側裁判員、右側裁判員和中間裁判員。3名裁判員手裡各控制1個白燈和1個紅燈。裁決時,從3個不同的角度判定。3個白燈為成功;3個紅燈為失敗。如2白1紅或2紅1白,那就要少數服從多數,前者仍為成功,後者為失敗。放下槓鈴是在兩個以上的裁判員發出信號以後才可以進行的。舉重比賽的上場試舉順序較複雜,通常都是用電腦來排定的,既迅速又準確。

比賽器材

奧運會舉重比賽使用的槓鈴是經國際舉聯認可的標準槓鈴。男子槓鈴桿重25公斤(加上兩端卡箍);女子槓鈴桿重20公斤。兩種桿不但重量、長度、粗細程度有區別,而且顏色也有區別。25公斤重的槓鈴片為紅色、20公斤為藍色、15公斤為黃色、10公斤為綠色、5公斤為白色、2.5公斤為紅色、2公斤為藍色、1.5公斤為黃色、1公斤為綠色,0.5公斤為白色。10公斤—25公斤的鈴片外周用彩色橡膠包裹,既可以增加槓鈴的美觀,又可以減少槓鈴落地時的噪音。

歷屆冠軍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105公斤級 男子 金牌 伊朗 Hossein Reza Zadeh 拉扎扎德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105公斤級 男子 銀牌 拉脫維亞 Viktors Scerbatihs 斯科巴蒂斯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10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保加利亞 Velichko Cholakov 喬拉科夫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75公斤級 女子 金牌 中國 Tang Gonghong 唐功紅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75公斤級 女子 銀牌 韓國 Jang Mi Ran 張美蘭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75公斤級 女子 銅牌 波蘭 Agata Wrobel 弗洛貝爾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48公斤級 女子 金牌 土耳其 Nurcan Taylan 泰蘭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48公斤級 女子 銀牌 中國 Li Zhuo 李卓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48公斤級 女子 銅牌 泰國 Aree Wiratthaworn 阿里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6公斤級 男子 金牌 土耳其 Halil Mutlu 穆特魯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6公斤級 男子 銀牌 中國 Wu Meijin 吳美錦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6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土耳其 Sedat Artuc阿圖克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48-53公斤級 女子 金牌 泰國 Udomporn Polsak 波爾薩克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48-53公斤級 女子 銀牌 印度尼西亞 Raema Lisa Rumbewas 麗薩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48-53公斤級 女子 銅牌 哥倫比亞 Mabel Mosquera 莫斯奎拉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3-58公斤級 女子 金牌 中國 Chen Yanqing 陳艷青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3-58公斤級 女子 銀牌 朝鮮 Ri Song Hui 李成姬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3-58公斤級 女子 銅牌 泰國 Wandee Kameaim 卡米亞姆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6-62公斤級 男子 金牌 中國 Shi Zhiyong石智勇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6-62公斤級 男子 銀牌 中國 Le Maosheng 樂茂盛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6-62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委內瑞拉 Israel Jose Rubio 魯比奧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8-63公斤級 女子 金牌 烏克蘭 Nataliya Skakun 斯卡昆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8-63公斤級 女子 銀牌 白俄羅斯 Hanna Batsiushka 巴丘什卡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58-63公斤級 女子 銅牌 白俄羅斯 Tatsiana Stukalava 斯圖卡拉娃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2-69公斤級 男子 金牌 中國 Zhang Guozheng 張國政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2-69公斤級 男子 銀牌 韓國 Lee Bae Young 李培永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2-69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克羅埃西亞 Nikolay Pechalov 佩查洛夫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3-69公斤級 女子 金牌 中國 Liu Chunhong 劉春紅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3-69公斤級 女子 銀牌 匈牙利 Eszter Krutzler 克魯特茲勒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3-69公斤級 女子 銅牌 俄羅斯 Zarema Kasaeva 卡薩耶娃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9-75公斤級 女子 金牌 泰國 Pawina Thongsuk 松蘇克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9-75公斤級 女子 銀牌 俄羅斯 Natalia Zabolotnaia 扎博洛特納婭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9-75公斤級 女子 銅牌 俄羅斯 Valentina Popova 波波娃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9-77公斤級 男子 金牌 土耳其 Taner Sagir 薩吉爾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9-77公斤級 男子 銀牌 哈薩克斯坦 Sergey Filimonov費力莫諾夫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69-77公斤級 男子 銅牌 俄羅斯 Oleg Perepetchenov 佩里佩琴諾夫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77-85公斤級 男子 金牌 喬治亞 George Asanidze 阿桑尼德澤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77-85公斤級 男子 銀牌 白俄羅斯 Andrei Rybakou 里巴庫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77-8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希臘 Pyrros Dimas迪馬斯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85-94公斤級 男子 金牌 保加利亞 Milen Dobrev 多布列夫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85-94公斤級 男子 銀牌 俄羅斯 Khadjimourad Akkaev阿卡耶夫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85-94公斤級 男子 銅牌 俄羅斯 Eduard Tjukin 特尤金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94-105公斤級 男子 金牌 俄羅斯 Dmitry Berestov 貝雷斯托夫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94-105公斤級 男子 銀牌 烏克蘭 Igor Razoronov 拉佐羅諾夫
2004年雅典夏奧會 舉重 94-10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俄羅斯 Gleb Pisarevskiy 皮薩列夫斯基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105公斤級(總成績) 男子 銅牌 俄羅斯 CHEMERKIN, Andrey 安德烈-科米爾金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105公斤級(總成績) 男子 金牌 伊朗 REZAZADEH, Hossein 侯塞因-拉扎扎德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105公斤級(總成績) 男子 銀牌 德國 WELLER, Ronny 隆尼-韋勒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75公斤級(總成績) 女子 金牌 中國 DING, Meiyuan 丁美媛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75公斤級(總成績) 女子 銅牌 美國 HAWORTH, Cheryl 切里爾-哈沃斯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75公斤級(總成績) 女子 銀牌 波蘭 WROBEL, Agata 阿加塔-沃羅貝爾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48公斤級(總成績) 女子 銅牌 印度尼西亞 INDRIYANI, Sri 斯里-因德里亞尼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48公斤級(總成績) 女子 金牌 美國 NOTT, Tara 塔拉-諾特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48公斤級(總成績) 女子 銀牌 印度尼西亞 RUMBEWAS, Raema Lisa 利薩-倫貝瓦斯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56公斤級(總成績) 男子 金牌 土耳其 MUTLU, Halil 海莉爾-穆特魯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56公斤級(總成績) 男子 銀牌 中國 WU, Wenxiong 吳文雄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56公斤級(總成績) 男子 銅牌 中國 ZHANG, Xiangxiang 張湘祥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48-53公斤級(總成績) 女子 銀牌 中國台北 LI, Feng-Ying黎鋒英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48-53公斤級(總成績) 女子 銅牌 印度尼西亞 SLAMET, Winarni Binti 賓蒂-斯拉梅特
2000年悉尼夏奧會 舉重 48-53公斤級(總成績) 女子 金牌 中國 YANG, Xia 楊霞

比賽規則

(1)運動員在賽前2小時稱量體重,稱量體重的時間為1小時;
(2)比賽時,先進行抓舉,休息10分鐘再進行挺舉;
(3)運動員抓舉、挺舉的試舉次數均為3次;
(4)上場順序是根據運動員所要的重量、事先抽籤順序和舉過的次數來排定的。試舉時所要重量輕的先舉。如果第一次試舉重量相同,簽號小的先舉。如果第2、3次試舉重量相同,試舉次數少的先舉。如果試舉次數也一樣,則上次先舉的仍先舉;
(5)比賽場上的槓鈴重量只能增加不能減少。每次試舉成功後,必須增加1公斤的倍數;
(6)奧運會比賽是以抓舉和挺舉之和的總成績來確定名次的。如總成績相同,體重輕的名次列前。如體重又一樣,那么先完成總成績的名次列前,不允許並列名次;
(7)運動員的試舉時間規定為1分鐘。從點到運動員名字或場上加重員加重結束,以兩項結束的時間為準開始計時。如某個運動員連續試舉則為2分鐘。在此時間內槓鈴沒有提過膝部即判為失敗。

第29屆奧運會設項

奧運會舉重比賽分雙手抓舉和雙手挺舉兩個項目。男子設8個級別,女子設7個級別,共有15塊金牌。 名次是以兩個單項成績加起來得到的總成績來確定的。 國際舉重聯合會對各國參賽人數有限制,2008年奧運會的參賽名額為每個參賽國(或地區)女子4人,男子6人。
各國(或地區)可以根據情況,派出同級別或不同級別的規定人數參賽。

第29屆奧運會資格

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
中國參賽資格:

中國隊憑藉東道主的身份,男子直接獲6席;女子直接獲4席。

各國已獲資格:

根據2006年、2007年兩屆世錦賽團體總分之和的排名情況,各國已經獲得北京奧運會參賽席位如下:

女子(共57席):俄羅斯、泰國、韓國、烏克蘭、哥倫比亞、波蘭、白俄羅斯、美國、哈薩克斯坦已獲4席;日本、越南、希臘、朝鮮、加拿大已獲3席;保加利亞、墨西哥、中華台北已獲2席。

男子(共120席):俄羅斯、白俄羅斯、古巴、保加利亞、波蘭、哥倫比亞已獲6席;韓國、烏克蘭、亞美尼亞、摩爾多瓦、希臘、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已獲5席;德國、埃及、越南、土耳其、朝鮮、羅馬尼亞、印度尼西亞已獲4席,泰國、伊朗、法國、喬治亞、日本、義大利、中華台北已獲3席。

所設小項:

男子:56公斤級、62公斤級、69公斤級、77公斤級、85公斤級、

94公斤級、105公斤級、+105公斤級

女子:48公斤級、53公斤級、58公斤級、63公斤級、69公斤級、

75公斤級、+75公斤級

運動員/各奧委會名額分配:

運動員名額:男子170名、女子90名,總計260名

各奧委會最大人數:每個級別最多2人。

男子最多6人,女子最多4人。

資格獲得規定:

A.男子資格獲得規定

1.主要資格賽:2006年和2007年世界舉重錦標賽

各奧委會將根據2006年和2007年世錦賽團體得分相加後的分數來確定資格賽排名。

a)2006年世錦賽團體得分按100%計入

b)2007年世錦賽團體得分乘1.2倍後計入

例如:一個奧委會在2006年世錦賽和2007年世錦賽上都獲得100分,則其最後的得分總計是:100+120=220分

根據國際舉聯技術規則第5.8.3款和第5.8.7款,團體排名只按照總成績計算。

主辦國中國不計入團體排名,名次將按順序遞補。

如果2個或2個以上的參賽隊按其運動員比賽總成績計分後,獲得相同的積分和名次,那么按照國際舉聯技術規則5.8.3款,運動員的抓舉和挺舉成績將決定最終排名。

2.大洲資格賽

每個大洲將舉辦(1次)大洲資格賽,在這個大洲內,沒有在2006年和2007年世錦賽上獲得奧運會資格的奧委會可以通過這次比賽獲得奧運會資格。

在大洲資格賽中,根據國際舉聯技術規則第5.8.3款和第5.8.7款,團體排名只按照總成績計算:

在亞洲,主辦國中國不計入團體排名

如果2個或2個以上的奧委會按照其運動員比賽總成績計分後,獲得相同的積分和名次,那么按照國際舉聯技術規則5.8.3款,運動員的抓舉和挺舉成績將決定最終排名。

3.個人資格獲得

8個個人參賽名額將根據2008年5月31日前的奧運資格排名,分配給各級別排名前15名的運動員,並且其所屬的國家(地區)奧委會沒有在世錦賽和大洲資格賽上獲得參賽名額。

如果有超過8名的運動員達到條件,那么國際舉聯將根據奧運資格排名選擇最好的前8名參加比賽。如果有少於8名的運動員達到條件,那么國際舉聯將通過與三方委員會的討論把剩餘的資格進行分配。

奧運資格排名只考慮每個奧委會各個級別中排名最高的運動員,而這個排名是根據下列賽事所建立的:

-2006年世錦賽

-2007年世錦賽

-5個大洲的資格賽

-2006、2007、2008年度國際舉聯大獎賽。

個人資格將分配給指定的運動員,而且這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級別必需與他獲得資格時的參賽級別相同。每個奧委會最多可獲得一張男子運動員奧運會個人資格。如果一個奧委會有1人以上的運動員獲得該資格,那這個奧委會必須決定哪個運動員使用它。

4.三方委員會(國際奧委會、各國奧委會和國際舉聯)邀請名額:

三方委員會將在各奧委會申請的基礎上,總共分配10個邀請名額。男女比例為男子6張,女子4張。各奧委會必須在2007年11月15日前遞交申請到國際奧委會,同時抄送國際舉聯。三方委員會將在資格賽賽期結束時通知各奧委會外卡資格的分配情況。

5.主辦國

主辦國(中國)將直接獲得男子6個參賽資格。在主要奧運資格賽上,主辦國獲得的積分排名將不被考慮,其他奧委會的排名將依次遞補。

B.女子資格獲得規定

1.主要資格賽:2006年和2007年世界舉重錦標賽

各奧委會將根據2006年和2007年世錦賽團體得分相加後的分數來確定資格賽排名。

a)2006年世錦賽團體得分按100%計入

b)2007年世錦賽團體得分乘1.2倍後計入

例如:一個奧委會在2006年世錦賽和2007年世錦賽上都獲得100分,則其最後的得分總計是:100+120=220分

根據國際舉聯技術規則第5.8.3款和第5.8.7款,團體排名只按照總成績計算。

主辦國中國不計入團體排名,名次將按順序遞補。

如果2個或2個以上的奧委會按其運動員比賽總成績計分後,獲得相同的積分和名次,那么按照國際舉聯技術規則5.8.3款,運動員的抓舉和挺舉成績將決定最終排名。

2.大洲資格賽

每個大洲將舉辦(1次)大洲資格賽,在這個大洲內,沒有在2006年和2007年世錦賽上獲得奧運會資格的奧委會可以通過這次比賽獲得奧運會資格。

在大洲資格賽中,根據國際舉聯技術規則第5.8.3款和第5.8.7款,團體排名只按照總成績計算:

在亞洲,主辦國中國不計入團體排名

如果2個或2個以上的奧委會按照其運動員比賽總成績計分後,獲得相同的積分和名次,那么按照國際舉聯技術規則5.8.3款,運動員的抓舉和挺舉成績將決定最終排名。

3.個人資格獲得

7個個人參賽名額將根據2008年5月31日前的奧運資格排名,分配給各級別排名前10名的運動員,並且其所屬的國家(地區)奧委會沒有在世錦賽和大洲資格賽上獲得參賽名額。

如果有超過7名的運動員達到條件,那么國際舉聯將根據奧運資格排名選擇最好的前7名參加比賽。如果有少於7名的運動員達到條件,那么國際舉聯將通過與三方委員會的討論把剩餘的資格進行分配。

奧運資格排名只考慮每個奧委會各個級別中排名最高的運動員,而這個排名是根據下列賽事所建立的:

-2006年世錦賽

-2007年世錦賽

-5個大洲的資格賽

-2006、2007、2008年度國際舉聯大獎賽。

個人資格將分配給指定的運動員,而且這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級別必需與他獲得資格時的參賽級別相同。每個奧委會最多可獲得一張女子運動員奧運會個人資格。如果一個奧委會有1人以上的運動員獲得該資格,那這個奧委會必須決定哪個運動員使用它。

4.三方委員會(國際奧委會、各國奧委會和國際舉聯)邀請名額:

三方委員會將在各奧委會申請的基礎上,總共分配10張外卡資格。男女比例為男子6個,女子4個。各奧委會必須在2007年11月15日前遞交申請到國際奧委會,同時抄送國際舉聯。三方委員會將在資格賽賽期結束時通知各奧委會外卡資格的分配情況。

5.主辦國

主辦國(中國)將直接獲得女子4個參賽資格。在主要資格賽和洲際資格賽上,主辦國獲得的積分排名將不被考慮,其他奧委會的排名將依次遞補。

第29屆奧運會比賽場館

第29屆奧運會舉重比賽將於2008年8月9日~19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舉行。

場館名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

地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場地類型:改擴建比賽場館

奧運會期間的用途:舉重

殘奧會期間的用途:舉重

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

固定座位數:3400個

臨時座位數:2600個

建設開工時間:2007年1月31日

奧運會舉重比賽場館地圖
奧運會舉重比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效果圖)

奧運名人

奈姆•蘇萊曼諾古 (Naim Suleymanoglu) (舉重 土耳其)
生日:1967年1月23日

奧運會舉重比賽奧運會舉重比賽

出生地:保加利亞
國籍: 土耳其
項目: 舉重

參加奧運會時間:
1988年韓國漢城夏季奧運會
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納夏季奧運會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
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夏季奧運會

奧運成績:
金牌3枚

其他成績:
世界錦標賽
金牌 7枚 1985年1986年1989年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
銀牌 1枚 1983年
袖珍大力神

奈姆•蘇萊曼諾古在保加利亞出生和長大,他的父母是土耳其人。蘇萊曼諾古身高只有1米47,但他很快就成為一名世界知名的舉重運動員。15歲的時候,蘇萊曼諾古第一次打破世界紀錄。1984年,16歲的蘇萊曼諾古成為第二位成功舉起自己體重三倍重量的運動員。由於保加利亞抵制了1984年的美國奧運會,蘇萊曼諾古沒有來到洛杉磯賽場,但三個星期後, 就舉起了比奧運冠軍成績多30公斤的重量。 1986年蘇萊曼諾古改變國籍,成為土耳其人,並且代表土耳其參加了1988年韓國漢城夏季奧運會。在漢城奧運會最輕量級比賽中,他打破抓舉和挺舉的世界紀錄,並以30公斤的優勢奪冠,他的總成績比輕量級冠軍的成績還要重。在接下來的八年半時間裡,蘇萊曼諾古沒有遇到過失敗,直到1992歐洲錦標賽上,他被保加利亞選手佩沙洛夫擊敗。三個月後的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納奧運會賽場上,蘇萊曼諾古又以15公斤的優勢擊敗佩沙洛夫,奪取自己的第二枚奧運金牌。四年後的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蘇萊曼諾古再次打破自己創造的世界紀錄,奪取個人的第三枚奧運金牌。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夏季奧運會,蘇萊曼諾古第四次參賽但三次挺舉145公斤中都遭到失敗,遺憾與金牌無緣。

觀賽禮儀

(1)觀眾應提前入場,並儘快坐到觀眾席上等待比賽開始。不要大聲喧譁。在比賽中,如組織啦啦隊,可統一著裝,並指定專人統一指揮,以確保賽場秩序
(2)觀看舉重比賽首先要注意舉重台側面或背面的大型顯示屏,顯示屏清楚地顯示了運動員國籍、姓名、體重、第幾次試舉、重量是多少公斤,奧運會紀錄和世界紀錄,這樣就能很快地融合到運動員的比賽情緒當中。
(3)裁判員點到運動員名字後,可以鼓掌加油,並歡呼運動員的名字,以提高運動員的興奮性。
(4)在運動員走上舉重台握住槓鈴後要保持全場安靜,不要大聲呼喚及鼓掌加油,以免影響運動員的正常發揮。因為這時是運動員調整呼吸及準備試舉前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
(5)觀看比賽應對比賽運動員一視同仁,持公正態度。國際比賽中,要注意國際影響和民族尊嚴,要在其他國家和民族面前表現出中華民族的自尊、自愛和寬容大度。要能接受各種可能的比賽結果,為雙方運動員鼓掌助興,不做有損國格的事情。
(6)應禮貌地對待運動員的比賽,對偶爾失誤的運動員要諒解,鼓勵他們。不可當場扔東西,出言不遜,發泄自己的不滿,以免損傷運動員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7)要支持裁判員的工作。瞬息萬變的體育競技,難免出現判斷失誤,不應對裁判員起鬨。
(8)要維護場內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果皮、果核和包裝袋。
(9)場館內禁止吸菸,手機要關機或設定在振動、靜音狀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