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

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

“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是首個聚焦中國當代藝術與設計的跨領域重量級獎項。大獎倡導面向未來的“傳承·創新·引領”的理念,首次打通當代視覺、表演及跨學科領域,力求為“中國創造”提供強大助力,引領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推動中國藝術與設計的發展。

基本介紹

創辦時間:2010年

舉辦時間:年度

主辦單位:一汽-大眾奧迪品牌、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旅遊衛視

定位:國內第一個由高檔汽車品牌發起、第一個突破當代視覺、建築、設計、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藝術領域的重量級獎項。

核心理念:傳承·創新·引領
主旨:Ÿ以全新視角解讀當代中國藝術變遷之路,傳承既往的輝煌,向中國當代藝術與設計的最高成就致敬;
Ÿ倡導多領域的創新精神,表彰當年度藝術設計突出成就者;
Ÿ引領藝術設計的發展潮流,鼓勵中國最具潛力的新生代藝術設計先鋒。
參賽作品
Ÿ52位《藝文中國》的受採訪者作品
Ÿ所有年度公開發布的作品
作品範圍:當代視覺、建築、設計、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藝術領域。
評審團構成:
Ÿ專家評審:兩岸三地逾百位最傑出的藝術文化大家、重要媒體、跨行業精英意見領袖;
Ÿ大眾評審:通過入口網站面向社會公眾徵集選票。
Ÿ獎品設定:最高獎項獲得者將得到奧迪A5敞篷轎跑車一輛,奧迪也將向其他獲獎者提供下一年度在藝術創作上的支持。
獎項公布及展示:2011年3月,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年終頒獎盛典。

《藝術與設計大獎》部分藝術家陣容

徐冰
徐冰
徐冰:197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1987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1990年接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邀請,做為榮譽藝術家移居美國。現為獨立藝術家,生活工作於紐約。曾在美國華盛頓沙可樂國家美術館、紐約新美術館、布朗士美術館、西班牙米羅基金會美術館、捷克國家博物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曾被邀請參加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芬蘭、義大利、德國、韓國等國的重要聯展。
張曉剛
張曉剛
張曉剛:1982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現生活工作在北京。多次參加國內外的藝術展覽,作品被國內外多家美術館、畫廊、以及私人收藏。他的作品是當代藝術所蘊世故的中國情境的最佳體現。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他運用近現代中國流行藝術的風格表現革命時代的臉譜化肖像,傳達出具有時代意義的集體心理記憶與情緒。這種對社會、集體以及家庭、血緣的典型呈現和模擬是一種再演繹,是從藝術、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發的,因而具有強烈的當代意義。曾於1997年榮獲英國coutts國際藝術基金會所頒發的亞洲當代藝術家。
崔健
崔健
崔健:中國搖滾樂開山之人,有“中國搖滾教父”之稱。成名曲為1986年的《一無所有》。
張恆
張恆
張洹:1965年出生的張洹是中國最傑出的行為藝術藝術家之一。他在家鄉河南學習油畫,也曾教過藝術史,此後轉向行為藝術這種更直接地與現實世界互動的方式。他的身體成為他的表達手段和藝術語言。
米丘
米丘
米丘: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職業藝術家,藝術與環境的結合形成了米丘獨特的空間概念,他在上海成立的工作室進行了30多項藝術交流項目,而近期將繪畫、雕塑、建築、多媒體融於一體的"願望2000"藝術計畫則被稱為創造深圳新文化的開始。"願望2000"藝術計畫於2000年在美國紐約實施互動。他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羽翼"成為了他個人的藝術形象。

首屆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頒獎盛典

“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是首個聚焦中國當代藝術與設計的跨領域重量級獎項。大獎倡導面向未來的“傳承·創新·引領”的理念,首次打通當代視覺、表演及跨學科領域,力求為“中國創造”提供強大助力,引領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推動中國藝術與設計的發展。
“奧迪藝術與設計大獎”所有獎項均由兩岸三地近百位藝術與設計巨匠和社會各界頂尖精英組成的專家評審團投票產生,分為30年成就獎、年度貢獻獎、年度新銳獎、年度設計大獎,以及年度設計新銳獎5個獎項,用以向三十年中國當代藝術的最高成就致敬,表彰中國當代藝術與設計領域最傑出的創新成就者,並鼓勵中國最具潛力和創新精神的藝術與設計新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