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華鄉

太華鄉

太華鄉位於四川省南部縣縣域中部,縣城西,東連寒坡鄉,南界四龍鄉,西鄰三官、大王鎮,北與定水鎮接壤。2003年該鄉幅員面積15.8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6716畝。轄13個村、91個社、2660戶、9813人。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太華鄉是縣確定的蠶桑、水果基地鄉鎮。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秋洋芋等,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冬大豆花椒為主。
2012年該鄉農業總產值4700萬元,糧食總產95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有鄉衛生院一所、村級醫療點10個,有鄉國小一所、村基
地理位置
點校2所、私立校2所。截止2007年底全鄉農村農電改網全面結束。全鄉安裝程控電話400多門,有行動電話5000多部,家用電腦近1000台,建有移動、聯通基站3座。場鎮建設面積0.4平方公里,居民有1000餘人,集市貿易十分活躍。森林覆蓋率達45%。全鄉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共有15個支部、355名黨員。

概況

太華鄉東鄰大王鎮,西鄰寒坡鄉,北鄰定水鎮,南鄰三官鎮、四龍鄉。太華場距南部縣城14公里,太華鄉幅員面積15.81平方公里,轄春坪埡、桃樹灣、廟嘴子、六房坪、板橋寺、李家埡、五房嘴、油坊灣、枷擔灣、南陽廟、宋家廟、壇神廟、老屋山共13個行政村、91個合作社。耕地面積6716畝,園地834畝,林地13906畝,草原700畝,水面749畝,其它795畝,其中稻田面積2714 畝。居住2904戶,其中農業戶2929戶,9974人。太華鄉最高海拔為482.2米。有水庫1座,集雨面積0.2平方公里,升鍾水庫灌溉渠系流經全鄉境內。
【基礎設施建設】太華鄉2004年從國道212線大王鎮通子埡處將“太四”公路拓寬為5.5米,瀝清油化到太華場進口共3公里,從太華場出口拓寬5米到南陽廟村馬家埡共6公里,鋪上沙卵石碾壓待鋪油硬化。桃樹灣、廟嘴子村社公路已修通到戶。春坪埡村已建成文明新村,將全村、社道公路鋪上沙卵石和碎石共2公里。已修建飲用水池一口,供全村生活用水400方。修建水泥板硬化公路2條2公里直通田園(枇杷園)200畝。南陽廟、宋家廟村對中低產田土600畝實施中改,建蓄水池17口,蓄水7萬立方,保灌農田1500畝,提灌1500畝,修建便民路4條4公里進入田園。建機耕道4條6公里。
太華場駐地建800立方蓄水池一口、供水站一處,居住場鎮居民180戶、2500人的飲用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桃樹灣村成片栽植一步成園桑樹150畝,已全嫁接嘉陵20A品種,全年養蠶750張,屬蠶桑基地鄉。女房坪村已成片栽植國優三號脆香甜柚110畝,現進入盛產期(此品種由太華鄉3村1社雍昌學柚樹選育出該品種,在96年被國家果品品償會被評為國優三號)。太華鄉生豬年出欄7918頭,圈存7700頭。引進DLY三雜肉豬1500頭,LY母豬200頭。引進西河山羊種350隻。現已繁殖到3166隻,集中在南陽廟村、桃樹灣、李家埡村飼養。引進龍竹栽植550畝,分布在春坪埡、桃樹灣、廟嘴子、壇神廟村。 太華小春作物主要以川麥系列小麥和川油系列油菜為主,間種胡豆、碗豆和蔬菜,其中小麥種植2800畝,油菜種植1850畝,大春作物以崗優系列的水稻、成單系列的玉米,南薯系列的紅苕,天府系列的花生貢選一號大豆為主,其中種植水稻2714畝、玉米1500畝、紅苕2500畝、花生2000畝、大豆1500畝。
【社會事業】太華鄉有國小校一所,教職工42人,教學班9個,獲中級職稱教師14人,向上級輸送新生85人,兒童入學率100%,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校學生約480人,其中國中班3個,學生180人;國小班6個,學生300人。2003年修建學生公寓1400平方米,住校生200人,設基點校兩所,教師6人,學生165人,基點校分布在板橋寺、南陽廟村。
太華鄉有衛生院一所,醫生7人,村級個體醫生(醫療點)7個,醫務人員9名。全鄉“五保戶”老人73人,本年支出贍養費4.87萬元,民政救濟50戶55人,發放救濟金3.8萬元,民政優撫95人,發放優撫金7.1萬元。太華鄉閉路電視實現了村村通,收視率占總農戶70%,程控電話達到了村村通,占總農戶的5%。全鄉勞務輸出人員3850人,實現工業產值2675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565萬元。年交易營業額79.93萬元,完成稅利35萬元。全年糧食總產5.464萬噸,蔬菜8300噸,水產1070噸,生豬年出欄7910頭,圈存7900頭。上交農稅18.85萬元,年財政預算收入89.35萬元,年財政支出89.35萬元,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428元,比上年增長8%。2004年外出務工、經商3850人,勞務收入1324萬元,其中外出務工2350人,創收1142萬元。本年度勞務輸出工作獲得縣委、縣政府獎勵,評為勞務輸出先進集體。
2007年下半年,太華鄉在縣委、縣政府的關懷下,在市、縣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將太華鄉五房嘴村閒置國小投資20餘萬元改建為鄉敬老院。敬老院占地面積近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可供養五保人員30人,實現了通電、通水、通路、通閉路電視。綠化面積達30%以上。房屋安全堅固,布局合理,有會議室、院長辦公室、醫療室、廚房、廁所、活動場地和創收生產基地。住房寬敞明亮,設施齊全,整潔衛生,每間可住2人。敬老院制度健全,有專職院長、炊事員、出納、會計等工作人員。

基礎建設

2004年該鄉鄉從國道212線大王鎮通子埡處將“太四”公路拓寬為5.5米,瀝清油化到太華場進口共3公里,從太華場出口拓寬5米到南陽廟村馬家埡共6公里,鋪上沙卵石碾壓待鋪油硬化。桃樹灣、廟嘴子村社公路已修通到戶。春坪埡村已建成文明新村,將全村、社道公路鋪上沙卵石和碎石共2公里。已修建飲用水池一口,供全村生活用水400方。修建水泥板硬化公路2條2公里直通田園(枇杷園)200畝。
2006年底南陽廟、宋家廟村對中低產田土600畝實施中改,建蓄水池17口,蓄水7萬立方,保灌農田1500畝,提灌1500畝,修建便民路4條4公里進入田園。建機耕道4條6公里。太華場駐地建800立方蓄水池一口、供水站一處,居住場鎮居民180戶、2500人的飲用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桃樹灣村成片栽植一步成園桑樹150畝,已全嫁接嘉陵20A品種,全年養蠶750張,屬蠶桑基地鄉。女房坪村已成片栽植國優三號脆香甜柚110畝,2007年進入盛產期(此品種由太華鄉3村1社雍昌學柚樹選育出該品種,在96年被國家果品品償會被評為國優三號)。
2012年開始修建大王鎮通子埡——太華鄉——四龍鄉馬家埡村道路,耗資近1400萬元,平均路寬7米,已於2013年一月竣工,屆時,從四龍——太華——南部只需要40分鐘,交通狀況大大緩解,也便於車輛出入本鄉。

產業經濟

截止2006年底,該鄉鄉生豬年出欄7918頭,圈存7700頭。引進DLY三雜肉豬1500頭,LY母豬200頭。引進西河山羊種350隻。2007年繁殖到3166隻,集中在南陽廟村、桃樹灣、李家埡村飼養。引進龍竹栽植550畝,分布在春坪埡、桃樹灣、廟嘴子、壇神廟村。 太華小春作物主要以川麥系列小麥和川油系列油菜為主,間種胡豆、豌豆和蔬菜,其中小麥種植2800畝,油菜種植1850畝,大春作物以崗優系列的水稻、成單系列的玉米,南薯系列的紅苕,天府系列的花生貢選一號大豆為主,其中種植水稻2714畝、玉米1500畝、紅苕2500畝、花生2000畝、大豆1500畝。

社會事業

截止2012年底,該鄉鄉有國小校一所,教職工42人,教學班9個,獲中級職稱教師14人,向上級輸送新生85人,兒童入學率99%,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校學生約480人,其中幼稚園一個,學生30人,國中班3個,學生185人;國小班6個,學生265人。2003年修建學生公寓1400平方米,住校生350人,設基點校兩所,教師6人,學生160人,基點校分布在板橋寺、南陽廟村。太華鄉有衛生院一所,醫生7人,村級個體醫生(醫療點)7個,醫務人員9名。全鄉“五保戶”老人73人,本年支出贍養費4.87萬元,民政救濟50戶55人,發放救濟金3.8萬元,民政優撫95人,發放優撫金7.1萬元。太華鄉閉路電視實現了村村通,收視率占總農戶70%,程控電話達到了村村通,占總農戶的5%。該鄉勞務輸出人員3850人,實現工業產值2675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565萬元。年交易營業額79.93萬元,完成稅利35萬元。全年糧食總產5.464萬噸,蔬菜8300噸,水產1070噸,生豬年出欄7910頭,圈存7900頭。上交農稅18.85萬元,年財政預算收入89.35萬元,年財政支出89.35萬元,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428元,比上年增長8%。
2004年外出務工、經商3850人,勞務收入1324萬元,其中外出務工2350人,創收1142萬元。本年度勞務輸出工作獲得縣委、縣政府獎勵,評為勞務輸出先進集體。

人口數據

2012年底太華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8431


4377


4054

家庭戶戶數

2494

家庭戶總人口(總)

8421

家庭戶男

4367

家庭戶女

4054

0-14歲(總)

2215

0-14歲男

1225

0-14歲女

990

15-64歲(總)

5524

15-64歲男

2838

15-64歲女

2686

65歲及以上(總)

692

65歲及以上男

314

65歲及以上女

37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828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