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客廳

太太客廳

太太客廳,是林徽因家裡的一間家庭文化沙龍,曾經聚集過胡適、沈從文,蕭乾,金岳林,李健吾、朱光潛等名家。

由來

太太客廳太太客廳

“太太的客廳”是謝冰心寫了一篇小說《太太的客廳》的標題,因此才有了林徽因“太太的客廳”的所謂說法。據說,冰心的這篇小說《太太的客廳》是在嘰諷林徽因。然而,林徽因並不怎么計較。後來,在林徽因看來,所謂這“太太的客廳”,也不是什麼神秘之境。說白了,“太太的客廳”,只是一間家庭文化沙龍。

文人匯聚

“太太的客廳”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一個聚會場所,是一個漂亮的家。這個所謂“太太的客廳”裡面,經常聚會的人有新月社的詩人,也有《晨報》副刊的編輯和作者,比如沈從文蕭乾金岳林李健吾,還有林徽因和梁思成學界的許多親朋好友。這些學人大都飽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又接觸到了五四的民主科學,同時得到西方文化的宅門補養。

梁、林一家搬到北總布胡同的四合院後,由於夫婦二人所具有的人格與學識魅力,很快圍聚了一批當時中國知識界的文化精英,如名滿天下的詩人徐志摩、在學界頗具聲望的哲學家金岳霖、政治學家張奚若、哲學家鄧叔存、經濟學家陳岱孫、國際政治問題專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社會學家陶孟和、考古學家李濟、文化領袖胡適、美學家朱光潛、作家沈從文蕭乾等等。這些學者與文化精英常常在星期六下午,陸續來到梁家,品茗坐論天下事。據說每逢相聚,風華絕代、才情橫溢的林徽因思維敏銳,擅長提出和捕捉話題,具有超人的親和力和調動客人情緒的本領,使眾學者談論的話題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社會廣度,既有學術理論高度,又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可謂談古論今,皆成學問。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家的交往圈子影響越來越大,漸成氣候,形成了20世紀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龍,時人稱之為“太太的客廳”。對於這個備受世人矚目,具有國際俱樂部特色的“客廳”,曾引起過許多知識分子特別是文學青年的心馳神往。當時正在燕京大學讀書的文學青年蕭乾,通過時任《大公報》文藝版編輯、青年作家沈從文,在該報發表了一篇叫做《蠶》的短篇處女作小說,蕭見報後心中頗為高興,“滋味和感覺仿佛都很異樣”。

作家譏諷

太太客廳太太客廳文化名人聚集

時間是一個最理想的北平春天的下午,溫煦而光明。地點是我們太太的客廳。所謂太太的客廳,當然指著我們的先生也有他的客廳,不過客人們少在那時聚會,從略。

他們的太太自己以為,她的客人們也以為她是當時當地的一個‘沙龍’的主人。當時當地的藝術家詩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閒的下午,想喝一杯濃茶,或咖啡,想抽幾根好煙,想坐坐溫軟的沙發,想見見朋友,想有一個明眸皓齒能說會道的人兒,陪著他們談笑,便不需思索地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車,把自己送到我們的太太的客廳里來。在這裡,各自都能得到他們所嚮往的一切。

冰心小說中的描述:“我們的太太是當時社交界的一朵名花,十六七歲時候尤其嫩艷……我們的先生(的照片)自然不能同太太擺在一起,他在客人的眼中,至少是猥瑣,是世俗。誰能看見我們的太太不嘆一口驚慕的氣,誰又能看見我們的先生,不抽一口厭煩的氣?”“我們的太太自己雖是個女性,卻並不喜歡女人。她覺得中國的女人特別的守舊,特別的瑣碎,特別的小方。”又說:“在我們太太那‘軟艷’的客廳里,除了玉樹臨風的太太,還有一個被改為英文名字的中國傭人和女兒彬彬,另外則雲集著科學家陶先生、哲學教授、文學教授,一個‘所謂藝術家’名叫柯露西的美國女人,還有一位‘白袷臨風,天然瘦削’的詩人。此詩人頭髮光溜溜地兩邊平分著,白淨的臉,高高的鼻子,薄薄的嘴唇,態度瀟灑,顧盼含情,是天生的一個‘女人的男子’。”

這幫名流鴻儒在“我們太太的客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盡情揮灑各自的情感之後星散而去。那位一直等到最後渴望與“我們的太太”攜手並肩外出看戲的白臉薄唇高鼻子詩人,隨著太太那個滿身疲憊、神情萎靡並有些窩囊的先生的歸來與太太臨陣退縮,詩人只好無趣地告別“客廳”,悄然消失在門外逼人的夜色中。整個太太客廳的故事到此結束。
冰心的這篇小說發表後,引起平津乃至全國文化界的高度關注。作品中,無論是“我們的太太”,還是詩人哲學家畫家科學家、外國的風流寡婦,都有一種明顯的虛偽、虛榮與虛幻的鮮明色彩,這“三虛”人物的出現,對社會、對愛情、對己、對人都是一股頹廢情調和萎縮的濁流。冰心以溫婉伴著調侃的筆調,對此做了深刻的諷刺與抨擊。金岳霖後來曾說過:這篇小說“也有別的意思,這個別的意思好像是30年代的中國少奶奶們似乎有一種‘不知亡國恨’的毛病”。

面臨拆遷

獲悉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又陷入拆遷困局。2010年年初有訊息稱這處建築將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而且得到國家文物局的批覆支持,不料到今天,文物認定尚未落實,一紙拆遷卻驚現現場。

梁林故居難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原因或者在於,一來這處建築物幾經改造,早已不是當年面目。梁思成的女兒也說:“我根本不覺得那是故居,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再者,現行《文物保護法》對名人及名人故居的認定標準存在缺陷,致使那些不能“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史跡、實物和代表性建築物難以被納入保護名單。梁林故居存廢引發爭議的時候,人們才發現梁思成、林徽因算不算法規意義上的“名人”都成了問題,而這處建築也從未被列入文物保護名錄。

建議

20世紀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在這裡住過,因此這裡又被稱作“中國建築史”的搖籃。開發商如若能夠把“太太客廳”保護起來,好好修繕一番,並向公眾開放,這將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而如果更多的房產商都有這種意識,眼下這種大拆大建、蔑視人文的現象也將因此大為減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