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天尊

太乙天尊

東極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稱青玄大帝、青華大帝、尋聲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誕辰為舊曆十一月十一日,道教經典記太乙救苦天尊居“東方長樂世界”妙嚴宮(“嚴”或作“岩”),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一如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對於積德行善、曉道明玄而功德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基本信息

介紹

太乙天尊太乙天尊
太乙天尊,全名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稱青玄大帝、青華大帝、尋聲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誕辰為舊曆十一月十一日,與先秦楚國流行的太一神信仰有關,同時受到佛教淨土宗影響,有淨土崇拜的意味。一般造像駕著獅子,持淨蓮花枝等,類似佛教的淨瓶觀音與乘獅文殊菩薩。道教經典記太乙天尊居“東方長樂世界”妙嚴宮(“嚴”或作“岩”),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一如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對於積德行善、曉道明玄而功德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形象

唐朝杜光庭編《道教靈驗記》中說
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天尊端坐於九色蓮花,九色蓮花下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金童玉女、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衛護身旁。又《青玄濟煉鐵罐施自全集》稱他:身騎獅子,手持楊柳蘸灑瓊漿,以救苦度亡。
西遊記》中,太乙天尊所乘的九靈元聖,曾經下凡搗亂唐三藏取經,於是孫行者出面尋訪天尊:“太乙救苦天尊聽得,即喚侍衛眾仙迎接。迎至宮中,只見天尊高坐九色蓮花座上,百億瑞光之中,見了行者,下座來相見。”以“九色蓮花”、“百億瑞光”來描繪太乙救苦天尊,可見在吳承恩的眼中,天尊形象是雍容華貴的。

神職

太乙天尊
太乙天尊有無限化身,四處救苦救難。據《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說:“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恆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耶,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男子女子,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大元師,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 《漂放蓮燈集‧放生咒》曰:“天羅神,地羅神,慧劍出鞘斬妖精,一切災難化為塵,尋聲救苦解救羅網苦辛,太乙救苦天尊救苦救難度眾生。”
另外,太乙天尊誓願廣渡亡魂,使其往生太乙天尊所居的“東方長樂世界”,故業障深重地獄亡魂,鹹求“太乙天尊”超度。相傳民間的《拔度血湖寶懺》就是太乙天尊傳授的。

法事

大型道教,一般都有奉祀太乙救苦天尊。民間則在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等祭祖時機,或作超度等法事方奉祀太乙救苦天尊造像、神位香火
太乙救苦天尊信仰,於中元節得到極大的發揮,道教甚至認為太乙天
太乙天尊
尊化身“面燃大士普渡真君”,人稱“大士爺”或“普渡公”,主宰諸鬼,護佑冥、陽兩界。平時居沃焦之山下,為陰間諸鬼之統帥,在地官大帝赦罪之月,負責中元節監督亡魂享領人間香火事宜。
道教超度科儀中以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者,名目繁多。如 《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靈寶鍊度》、《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浮生法事》、《九幽燈儀》等等。
如《太乙救苦天尊接引浮生法事》為例:由一道長扮演太乙救苦天尊,端坐高台正中。諸道士扮演眾仙弟子,立於兩側。天尊(道長飾)用團扇三下,以寶劍(或鐵拐杖、玉如意等法器)敲三下,義為天尊滅地獄之火,以法器打開地獄之門,引鬼魂出離地獄,後開始為眾仙、地獄鬼眾與悠遊人世之亡靈講經說法,天尊說法畢,則遣眾仙跳下虛空(飾演的道士們各持法器,跳下高台滿場跳躍),意是拯救四方鬼魂與信徒之祖先。此時天尊作法,並用柳枝或桃枝等,蘸金瓶中的甘露法水灑下(也有改為丟擲,供信徒拾取),代表著施食餓鬼眾並超度其出離地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