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景

天龍八景

天龍八景,天龍山以其秀麗風光,聞名遐邇,並以名勝、遺蹟遍布全山而馳名三晉。《晉祠志》載:天龍山“太原一邑之名勝,除晉祠而外,厥惟天龍”。依據《太原縣誌》,八景是:崇山環翠、佛閣停雲、鼎峰獨峙、虬柏蟠空、龍池靈澤、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子旗石。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松、松抱柏、石上柏、參天松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

簡介

天龍八景,天龍山以其秀麗風光,聞名遐邇,並以名勝、遺蹟遍布全山而馳名三晉。《晉祠志》載:天龍山“太原一邑之名勝,除晉祠而外,厥惟天龍”。依據《太原縣誌》,八景是:崇山環翠、佛閣停雲、鼎峰獨峙、虬柏蟠空、龍池靈澤、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子旗石。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松、松抱柏、石上柏、參天松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

(圖)天龍八景天龍八景

概況

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晉祠景區14公里。有專用公路相連。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早在東魏高歡建了避暑宮,北齊高洋建了天龍寺,並都開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稱。天龍山景區包括晉祠鎮的武坡、南坪、窯頭三個自然村和柳子溝源頭的南山、北山(即天龍山),占地約 185公頃。山中多砂頁岩,呈現出奇特的地質地貌;山上多山泉,有豐富的泉源;山內多林木,森林覆蓋率達7O%;山間多鳥獸,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有二十多種。景區風光秀麗,山不高而挺拔,清幽涼爽;樹不大而茂密,萬木崢嶸。古有“天龍八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現今,它是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

人文歷史

天龍山的人文歷史始於南北朝時期。東魏時期,大丞相高歡在天龍山修建避暑宮,開鑿石窟,拉開了天龍山佛教史的歷史序幕。經過近1500年的發展演進,景區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其中最令人驚奇的是天龍山精美絕倫的石窟藝術。

景點介紹

(圖)天龍八景天龍八景

崇山翠環

天龍山環山數十里儘是茂密的樹林。以碧玉蒼翠的松柏為主,四季常青,鬱鬱蔥蔥,晉藩靖安王朱胤龍1607年游天龍山,有感於天龍山之勝景,以崇山環翠贊之。

高閣停雲

高閣為天龍山漫山閣。每逢雨過天晴,雲霧繚繞,高閣仿佛置身於茫茫雲海嵐煙之中,有“飄飄入仙境”之感。

鼎峰獨峙

聖壽寺對面南山有座山峰屹然突起,狀如香爐,故名香爐峰。鼎峰上雲絲飄飄,仿佛是爐中的裊裊輕煙徐徐上升,有香爐吐輕煙之妙。

石洞棧道

天龍山石窟開鑿在東西兩峰的懸崖峭壁,舊時有棧道攀緣,沿棧道可進入每一窟內。

柳跖旗石

春秋奴隸起義領袖插旗的一塊巨石,巨石聳立於香爐頂峰,石上有臼深三尺許,用來插旗。此石襯托在蔥蘢蒼翠的松柏下,蔚為壯觀。柳跖峪中,除柳跖旗石外,還有柳跖的遺蹟八處。

龍潭靈澤

位於天龍山東西兩峰之間,古人鑿石為洞,深廣各兩丈有餘,水生於石底,大旱澄清,甘甜清涼,為天然優質礦泉水。

高歡暑宮

偶向深山訪舊蹤,宮名避暑在天龍”,避暑宮為東魏大丞相高歡的避暑之地,現僅存舊趾。

虬柏蟠空

三晉之奇景,天龍山聖壽寺山門前的千年古松身如蟠龍盤繞,極似傘蓋蔽日,蜿蜒盤鏇,好似一條虬龍在空中飛舞。

特色景點

(圖)石佛石佛

游天龍慣從公路上山巔,沿石級下山,先游途中景點及石窟,再到天龍寺游其他五點。如從柳子溝步行西進,沿途有餵馬槽、三合村、下馬村、寨峁哨所、跑馬場、支鍋石、溜馬坪、安穀梁和插旗石等,且問巒秀美,五色壯觀。遊程中應以天龍寺為結點,以石窟為重點。

天龍寺清代改稱聖壽寺,始建於北齊皇建五年(560),其中力上、佛像、脅侍諸像,雕技甚為精美。可惜在解放前被閻軍火毀,幾成廢墟。現在的天龍寺,是解放後復原重建或遷建的。除寺門兩側的唐代力士、大殿的明代三身怫外,其餘都是新塑的。大殿是1984年從晉祠北大寺村遷移來的明初重建的北齊崇福寺大殿。殿內供釋迦牟尼的三身你,即中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稱盧舍那佛;右為應身怫,是釋迦牟尼佛。寺的東側有鐘樓,後部有禪堂院、九蓮洞,是僧尼的修禪處與宅院。寺的西側有北漢建的千佛樓,樓已毀,存珍貴的《千佛樓碑記》石刻。寺周散存十餘通記事碑石,記載著寺的興廢。寺前有蟠龍松,勢若游龍,形似華蓋,老樹新枝,層層穿結,若靜似動,情趣盎然,樹高僅三米,面積卻有200多平方米。樹下置石桌石凳,與寺周的商業攤點和新建的天龍山莊,構成一組休閒、食宿的生活場所。

天龍寺周圍密布景點:東面有關帝廟、七松坪、鳳凰松、觀音塔;西面有北漢劉氏陵園、雙塔墳、普同塔、唐代善導大師墓塔;南面有柳子溝源頭溝灘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級經“龍池靈澤”的白龍廟到“高歡暑宮”的避暑亭,在亭內可遠眺“崇山環翠”、“鼎峰獨峙”和“柳跖旗石”三大景觀。沿著“石洞棧道”可觀賞著名的天龍山石窟群。

天龍山有東、西兩峰,東峰叫“仙岩山”,西峰稱“大佛山”,雙峰對峙,風采獨具。在兩峰南坡的山腰間,開鑿25個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13個窟,除第11窟面東外,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峰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松、松抱柏、石上柏、參天松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景,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虬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

石窟的最早開鑿者是東魏大丞相高歡,即東峰的第2、3號窟;其子高洋開鑿 3窟,即東峰的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北齊至隋之間開鑿了東峰第11號窟;隋煬帝為晉王時開鑿東峰第 8號窟;余為唐代開鑿18個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400多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線相連的傳統關係。如北齊的第1、10、16號窟,窟前增加了仿木結構的前廊,廊雕二柱,柱頭承普柏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補間則施人字形叉手,是現存北齊的唯一建築實例,有重大的科研價值。隋代的第8窟是一個中央有方形塔柱的制底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各開龕設像,結構複雜卻處理得十分貼切,雙鉤衣紋簡潔平穩,有獨到之處。西峰的第9窟是晚唐罕見的精品。峰頂有高 755厘米的彌勒坐像,姿態端莊的華麗形象中略具樸素、溫暖的感覺,衣紋處理虛實結合、聚散合理,使在嚴的佛像增加了活潑的氣氛。下部又以高 500厘米的十一面觀音為主尊,文殊、普賢菩薩為脅侍的三大士像,用男體女態的方式處理,極妙地表現出肉體、紗衣、飾物三者之間穿插迂迴的雕塑功力。後壁又用倚坐彌勒、坐佛和許多化佛坐在蓮座上的淡浮雕構成一組反映彌勒淨土世界的背襯。崖壁間又附若干龕窟,寬猛相濟,繁簡結合,寓意十分深刻。為保護這組石窟,重建仿明樓閣三層,下承漢白玉台階步步登高,間內置木梯直到彌勒佛頂部。沿用舊名,曰“漫山閣”。“高閣停雲”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天龍山石窟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三個唐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五個窟(其中三個窟無佛像),天龍山石窟有33個窟,其中有佛像的是30個窟。

寺廟建築

(圖)天龍八景景點天龍八景景點

一、聖壽寺
古名天龍寺,560年(皇建元年),北齊孝昭帝高演創建。天龍寺初建時的原狀,因記載缺乏已難以詳考。北漢皇帝劉繼元(968年~980年在位)又在天龍寺新建了千佛樓。金天會年間(1123年~1134年),天龍寺毀於兵火。1148年(金皇統八年)開始恢復,建千佛大殿、六師堂;1158年(金正隆三年)重修山門、鐘樓。其後,元、明多次重建。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在古潭法師的主持下,天龍寺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奠定了寺院的總體布局。據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維修碑記載,聖壽寺為一座三進院落的寺院,中軸線上建有山門、前殿、大雄寶殿、法堂,東西配殿,前院有伽藍殿、祖師殿,中院配殿各5間,法堂兩側各有廂房5間,鐘樓建於山門左側。寺院左側為僧人活動區。從總體布局上看是典型的禪宗寺院布局。以後歷有修建,但基本格局未變。1947年(民國36年)寺院的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20世紀80年代,依明代風格重建。重建以後的聖壽寺,仍依舊址。寺前流水淙淙,寺後林木蔥鬱,濃蔭蔽日,奇花佳木多達百餘種。二進院落遞次升高,中軸線上自南而北建有山門殿、過殿、大雄寶殿,主殿兩側建有配殿,山門東側為禪堂院、鐘樓,寺後為九蓮洞、藏經樓。整個建築布局嚴謹,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氛。

山門 位於中軸線的最南端,是一座精巧玲瓏的木結構建築。面寬三間,進深二間,中設板門一列,前廊下塑金剛力士,門後兩側為四大天王。門前設有八字影壁,中嵌五彩琉璃團龍一方,製作精細,色澤艷麗,團龍張牙舞爪,生動勁健。

過殿過殿是寺內的第二重殿堂,因前後辟門可穿行,故稱過殿。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廡殿式屋頂,檐部施以五彩斗拱,石質八角檐柱,造型莊重典雅。過殿又稱藥師殿,因殿內奉有藥師三尊及十二藥叉大將而得名。

大雄寶殿 為寺內主殿,俗稱正殿,居於全寺的中心。明代重建時為五開間歇山式殿堂,1947年(民國36年)毀於兵火。現存主殿是20世紀80年代從晉祠北大寺村原崇福寺遷建的。崇福寺亦為一座古老的寺院,創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齊,隋唐時期高僧輩出,曾在中國佛教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主殿為1377年(明洪武十年)重建的原構,面寬五間,進深六椽,懸山式屋頂。前檐辟廊,廊下施四踩斗拱,明、次間均為扇門,兩梢間為直欞窗。殿堂內不設內柱,空間異常寬闊,能容納許多僧徒同時禮佛。主殿內正面為寬達三間的佛壇,正中奉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佛像慈眉善目,面相端莊,具有顯著的明代風格。釋迦牟尼佛作結跏趺坐(俗稱盤腿打坐),左手橫放於左足上,名為定印,表示禪定,右手直伸下垂,名為“觸地印”,表示釋迦牟尼在成道之前,為了眾生而犧牲自己,這一切惟有大地能夠證明,因為這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這種造型的像均為成道像。藥師佛是左手持缽,缽中盛甘露,右手持藥丸。阿彌陀佛的造型是右手下垂,作與願印;左手當心,手中執金蓮台。殿內兩側,供有十八羅漢。羅漢是佛教彩塑中最富有世俗人情味和生活氣息的彩塑,形象千姿百態,能充分地將人們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用雕塑的形式表現出來,將佛教教義深奧的教理形象地普及到每個善男信女的心中,具有十分強烈的感染力。東西配殿均為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單檐懸山式建築。前構辟廊,檐柱、金柱均為八角石柱。法堂 據聖壽寺內明代碑的記載,明嘉靖年間重建寺院時,曾在大雄寶殿後建有法堂。法堂亦稱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

集會之處,在佛寺中是僅次於主殿的建築。法堂中,除安置佛像外,還設有法座,供演說佛法者使用。法堂後掛象徵釋迦牟尼佛說法傳道的圖像。座前置講台,台上供小佛像象徵聽法的諸佛。兩側列置聽法席。堂中還有鐘鼓,左側為鍾,右側為鼓,上堂說法時擊鼓鳴鐘。禪堂 又稱雲堂或僧堂,與佛殿、法堂同為禪宗寺院中的主要建築。聖壽寺在明清之際為禪宗叢林,禪堂就設於寺院的東側,與主寺基址相連。聖壽寺現存禪堂院傳說創建於北漢廣運年間(974年~979年),明清歷代均有修葺,現存為清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重修後的建築。二進院落,正面為禪堂3間,兩側建有耳房,為寺僧的早晚誦經之所,兩側客堂各3間,前院東西禪房各5間,為寺內的府庫。南面為一座精巧玲瓏的垂花門,建築裝飾簡潔,風格輕盈。禪院外南房為寺僧的齋廚,東房為碾磨房。

九蓮洞位於禪堂院之後,原為聖壽寺的延壽堂(即養老堂)。由9間形制相同、內部相通的磚窯洞組成,故稱為“九連洞”,因與“九蓮”發音相同,又稱“九蓮洞”。

藏經樓 原位於大雄寶殿之左,建於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1935年(民國24年)毀壞。近年重建的藏經樓位於禪堂院後的九蓮洞之上。聖壽寺在古代名僧輩出,藏經亦多,據1932年太原縣保存古蹟古物委員會在天龍山聖壽寺查核,除散佚外,尚存532套(函)。

鐘鼓樓鐘樓、鼓樓位於寺院的山門兩側,合稱為鐘鼓樓。左側為鐘樓,司晨;右側為鼓樓,司暮。聖壽寺的鐘樓創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原建築已毀,現在的鐘樓是近年仿照明代建築重建的。

二、白龍祠

又名白龍王廟、白龍洞。位於天龍山東西兩峰的匯合處,背依石窟危峰棧道,下臨深淵絕壁,兩側碧樹參天。正殿三間,為巨石砌成的窯洞式建築,前檐為廊,廊柱為八角石柱,形制古樸蒼老,傳說為北齊時期遺物。殿內原供有明代木雕龍王及侍者像,刻工精緻,技藝頗佳。殿西側為一石窟,內有一巨石鑿成的池沼,下有清泉,天旱不涸,雨澇不溢,被鄉民視為神靈,稱為“龍潭靈澤”,是古代祈雨的場所。傳說池內潛藏有一白龍,故稱白龍池。

三、關帝廟
建於天龍山東峰山腰一處較為平坦的松林之中。現僅存正殿1座。面寬三間,進深二間,懸山式建築。前檐設廊,明間為扇門,兩次間為扇窗。殿內設有神壇神帳,內有關羽坐像1尊,殿下僅存武士像1尊,雖臂已殘,彩已落,但英武之氣猶存。殿內3壁繪有連環壁畫,水墨繪成,人物精細生動,線條運用得非常成功。壁畫內容取材於羅貫中《三國演義》中關於關羽事跡的描寫,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榜題皆為本地捐奉者題名,對於研究當地村落的變遷頗有價值。

四、觀音塔
建於聖壽寺東一片蔥鬱的林海之中,蒼松掩映,一塔獨秀。遠處奇峰隱約,浮煙點點,近處林木蒼勁,林海漫天。觀音塔在綠樹叢中若隱若現,半藏半露,顯出深邃的意境。觀音塔高約30米,磚質結構,方形塔基,八角形須彌座,塔身覆缽形,塔剎置圓形銅盤,掛銅質風鈴。清風徐來,發出陣陣清脆的鈴聲。塔前置18級石台階,拾級而上為塔門。塔內中空,頂部疊澀收束。內設佛台,原塑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由於年久像壞,現為新塑的三大士像,即文殊、觀音和普賢菩薩。

五、平山老人普同塔
1731年(清雍正九年)春季建造。方形台基,上施須彌座兩層,喇嘛式塔身,上覆八角形密檐三重,造型簡潔明快,剛勁有力。塔正面置一小龕,內嵌一石碑。平山老人,法名明修,俗姓趙,揚州府興化縣人,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來天龍山聖壽寺任住持。

六、漫山閣
位於天龍山西峰。始建於明代,是庇護唐代所鑿第9窟石佛的大閣,原稱重檐閣,毀於兵火。現名漫山閣,為20世紀80年代仿明結構格式重建。閣分兩層,下層中間有站佛一尊,高一丈余,左為文殊菩薩,騎坐青獅;右為普賢菩薩,騎坐白象;上層坐佛一尊,高達丈許。佛、菩薩均為石像,就崖所鑿,因而此閣又名大佛閣。天龍八景之一“層閣停雲”即指此。前人有詩形容此景:“高閣凌虛擁碧雲,煙林萬壑望中分。乘風直上三千界,長嘯猶夷帝闕聞。”每逢雨過天晴,萬谷空幽的時候,白雲繚繞於閣前,虛無縹緲,懾人心魄。

七、摩崖石刻

(圖)洞穴洞穴

天龍山有多處摩崖石刻,附此記述。一處為白龍洞西之石壁上,崖間劃石為方形,高約2米,寬15米,中題“覽勝留題”四字,字大70厘米,系山西按察使提督學校副使賀邦泰題,於1580年(明萬曆八年)夏日所鐫。另一處為馮玉祥於1920年(民國9年)冬,在山上暫住時所題:“窮苦同胞之得救,其所途為革命,根基在知識,吾生惟此二事。”字為隸書,大如拳,共6行,每行4字,無標點。西面又有馮之隨從朱天光留題“猛進”兩字,字大4寸,行書,亦於1920年11月題刻。此南向崖下,兩層岩石上亦有刻石,上層“十九年十一月,一腔熱血在救黨國”。下層“天下為公”,字大5寸,系馮玉祥將軍的參謀鄧長耀題。

評價

天龍山風景名勝區是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鍊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