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長耀

任臨澧縣知事時,馮玉祥薦其堂弟到臨澧謀事,鄧委其科長。 當時有幾名小腳女人在場,鄧廳長將她們邀請到台上,講解放足的好處,並親手為她們放足。 馮玉祥接管河南以後,鄧長耀也隨其出任河南民政廳放足處處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鄧長耀(1877一1950) ,字鑒三,天津市靜海縣梁頭鎮王莊子村人。少年時,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入私塾後,頭腦愚笨,村人譏諷他“雞窩裡還能掏出鳳凰蛋?”,鄧聞後沒有氣餒,更加發奮攻讀。光緒年間,考中秀才。以後,曾任北京崇榮門總辦,並在太醫院學過一段中醫。

個人生平

在練軍當軍醫時,鄧結識了火頭軍(舊軍隊中的炊事員)馮玉祥。鄧每天教他讀書寫字,頌念古文,並多次講述岳飛、文天祥等治國愛民的故事,馮深受教益。二人情誼日深,結為金蘭兄弟,鄧為長。光緒三十四年(l908),鄧與馮玉祥、鹿仲麟、商震等成立武術研究會,並以此為基地傳播革命思想。馮任軍政要職後,先後委其為湖南省常德縣、臨澧縣知事及綏遠省民政廳廳長、陝西省民政廳廳長(兼代,1928.4—1928.11)、陝西省政府代理主席等職。抗日戰爭時期,曾在張自忠、馮治安領導的集團軍中任顧問。抗日戰爭勝利後,隨馮玉祥隱居泰山,襄助其寫回憶錄。新中國建立後,任天津市政協委員。

鄧不徇私情。任臨澧縣知事時,馮玉祥薦其堂弟到臨澧謀事,鄧委其科長。後發覺此人辦事消極,滿腹牢騷,遂將其免職。

鄧思想開放。曾撰《女小兒語》一書,文中反對婦女纏足,提倡婦女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和學習。

鄧為官清廉。任職幾十年間,從不盤剝百姓,至退出政壇時,積蓄寥寥,借居天津親朋之家,直至病逝。

放足運動中,鄧長耀是個不可不說的人物,民國十七年的《申報》多次介紹過有關他的放足事跡。鄧長耀(1881-1956),是馮玉祥的得力助手,民國初期隨著馮玉祥進駐陝西,做過臨潼、長安等縣的知縣,1926年出任陝西民政廳廳長。從歷史資料來看,鄧是一個清廉官吏,也是一個辦實事的人,其做事方法不拘一格,追求實效,從放足運動中可見一斑。

在任陝西民政廳長期間,鄧長耀常外出私訪,見婦女腳帶就取,同時讓自己廳內工作人員也外出查緝,不數日內就集了幾千條腳帶。有一次,鄧廳長在民政廳召開放足大會,大門內兩旁掛滿了裹腳布,長短不一,參差不齊,其中還有血跡斑斑未及洗淨的;二門高掛小腳繡鞋數百雙,尖頭向下,好看極了。整個民政廳,猶如雜貨鋪一般。進了二門,在中山俱樂部內,陳列了許多放足歌曲,是為“放足歌曲展覽處”。再往裡,民政廳大樓前的空地上,搭設了演講台,並有草蓆棚子遮雨遮陽。鄧氏演講時,邊演邊講,以裹腳布及小腳鞋嗅之以鼻,作欲嘔狀,引在場眾人笑聲不止。當時有幾名小腳女人在場,鄧廳長將她們邀請到台上,講解放足的好處,並親手為她們放足。在場民眾要求檢驗鄧夫人的腳丫子是否大腳,鄧夫人坦然上台,伸雙足任眾人檢視,台下歡聲雷動。這樣的場面,很有些性的意味,引起轟動不足為怪。

除了演講大會,收裹腳步,這位廳長同志還別開生面,組織鄉間遊行。城鎮上易於宣傳管理,鄉間倡行卻比較艱難,於是鄧廳長想了一招,臨時組織了一群小腳婦女,在鄉間赤腳遊行。這招倒是很管用,不用多費口舌,看見的人自然知道那痛苦有多扎心

馮玉祥接管河南以後,鄧長耀也隨其出任河南民政廳放足處處長。馮玉祥對婦女纏足深惡痛絕,為使放足運動在民間起到效果,通令全軍官兵家屬首先放足,起個帶頭作用,民間大家讚賞。鄧長耀在河南期間,延續在陝西的作風,經常親率部門人員出外嚴密檢查,見小腳就當場解放,將裹腳布帶回。除親查之外,並懸賞放足,凡取得裹腳布百條者賞大洋五元,有錢就更好辦事,一個月就收得腳帶二萬五千四百餘條,成效顯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