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

武隆天生橋又名天坑三礄,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遊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屬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天生三橋位於武隆縣城東南20公里的白果鄉與核桃鄉交界處,大自然造就的3座天生石拱橋,具有雄、奇、險、秀、幽、絕等特點,經歷了上千萬年的風風雨雨,至今卻鮮為人知。2011年7月6日,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正式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A(5A)風景名勝區。

基本信息

主要景點

天生三橋風景區 天生三橋風景區
天生三橋風景區內,林木清秀,植被豐厚,蒼翠欲滴,飛泉流瀑遍布其間,包容了山、水、泉、峽、峰、瀑等眾多景色。灌木叢生,復蓋三橋,更顯得三橋歷經千年之滄桑。清晨時分,霧氣瀰漫,高大的三橋猶如連通天界神宮之間的御橋,更顯縹緲、震撼,令人不禁暗自相問:神乎?奇乎?

天生三橋由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組成,氣勢磅礴、恢宏,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天龍橋頂天立地,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位居三橋第一,猶如飛龍在天,故而得名“天龍”。天龍橋下另有天生坑,坑內又生洞,且洞洞相連恍如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迷宮,令人倍感神奇;青龍橋位居第二,是三橋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橋高350米,跨度400米。橋身青翠,藤蔓纏繞。待到日落西山,餘暉盡灑,青龍橋下涼風習習,橋身也因日光的關係而變成了暗綠色,遠觀正似一條青龍欲飛沖天;黑龍橋位居最後,橋色深暗,正如一條黑龍橫臥於此。同時,黑龍橋還暗含各式清泉,“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等不僅名字雅致好聽,而且風光也是惹人心醉。泉水繞三橋,大大增強了三橋的靈動美感,令人心曠神怡。縱觀三座天生橋,均以“龍”命名,這不僅形象地說明了三橋壯闊的體態與宏偉的氣勢,也表現出人類對於自然的崇拜與敬畏。

景區內除了天生三橋以外,還有捨身崖、望峰石、綠茵塘、仙女洞等眾多景點點綴其間,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行走於石階上不禁迷醉於這自然美景之中,群山相疊,石亭兀立,藤繞古樹,曲徑通幽,玲瓏幽靜,風味不同,感覺宛如踏入了時空隧道,步入了另一人間。

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使人流連忘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岩壁攀岩項目,極具挑戰性。

當地居住了不少土家族居民,他們大多生活在山區,喜居吊腳樓,屋基前低後高,部分房屋懸空出來。房屋為“乾欄式”全木結構,底樓作畜舍或擱置農具,樓上住人。樓的四周鋪設走廊,雕欄花窗,屋檐呈魚尾上翹。整個建築飛檐翹角,鑿龍畫鳳,雕欄花窗,描紅著綠,色彩斑斕。

看點

天龍橋即天坑一橋, 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

青龍橋即天坑二橋,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橋高350米,寬150米,跨度400米,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

黑龍橋即天坑三橋,橋孔深黑暗,橋洞頂部岩石如一條黑龍藏身於此,令人膽戰心驚。黑龍橋景色以其流態各異的“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天坑乃電影《滿城皆是黃金甲》和《變形金剛4》的取景地點。 

三橋

天生三橋風景區天生三橋風景區
天龍橋:天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橋,又名頭道橋,高大厚重、磅礴氣勢,以雄壯稱奇。橋高235m,橋厚150m,平均拱橋高度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橋面寬度147m。天龍橋橋下發育有兩個穿洞,左(南)側的穿洞稱為迷魂洞,洞底高出右(北)側穿洞120m。洞壁有大量的破痕、窩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動的痕跡,地下伏流曾經從左穿洞流過,後來齪彎取直改道為右側的穿洞。

青龍橋:青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二座天生橋,又名中龍橋,因雨後飛瀑自橋面傾瀉成霧,日照成彩虹,似青龍扶搖直上而得名。橋面高度為281m,是三座天生橋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m;橋面厚度168m,拱孔跨度13-58m,平均31m;橋面寬124m。青龍橋以高大著稱,達281m,為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從橋下仰視,拱孔高曠,壁立千仞;洞頂逐次崩塌斷面呈弧形平行分布,展示著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

黑龍橋:黑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橋,橋名古已有之,因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條黑龍蜿蜒於洞頂而得名。橋面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為三橋中最高者;橋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橋面寬達193m,亦為三橋中寬度最大者。黑龍橋洞道的側壁及頂部窩穴、溶孔、天鍋、流痕等溶蝕形態十分普遍,反映了古伏流的水流特徵。洞壁北側發育有霧泉、珍珠泉、一線泉、三迭泉等4處懸掛泉,風格迥異。

特色

天生三橋風景區 天生三橋風景區
景色特色:景區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秘、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 引人入勝,使人流連忘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岩壁攀岩項目,極具挑戰。

奇、險、峻

毫無疑問,天生三橋的"天生麗質"應該算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關於三橋,在大自然的無數傑作中,它也可以當之無愧堪稱獨步。這三座橋的高度、寬度、跨度分別在150、200、300米以上。三橋呈縱向排列,平行橫跨在羊水河峽谷上,將兩岸山體連在一起,形成了“三橋夾兩坑”的奇特景觀。即便是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在距離幾百米之內就有如此宏大的三座天生石拱橋和兩個巨型的由塌陷形成的天坑也是世間罕見的,因此,天生三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天生橋群之最”。

而且,三橋的獨步之處還在於三橋彼此之間也景色各異,互不雷同。天生三橋的奇、險、峻匯於一身,賦予了她天生麗質難自棄的非凡和明麗。

氣候

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一年有四季,四季風情各不相同。每一個季節都會讓你領略到無窮的魅力!春、夏、兩季,滿山清翠,綠色奪眶。而秋季的野菊花會讓你感嘆不以,冬季在白雪中遊覽三橋又是另一種風味。每年的4、5月份是旅遊的最好季節 。

餐飲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

飲食以川味為主。

地方特色菜推薦:紅苕粉、洋芋粉、老臘肉、鹽菜、厥菜等農家特色菜,還有很多不錯的野菌野菜,在農家樂里可以品嘗到,也可在小販手中購得這些地方特,價格也不貴。

武隆縣的烤全羊非常有名,別具特色。此外還有烏江魚、老臘肉、羊角豆腐乾、羊肉火鍋等,都值得一試。

購物

武隆苧麻重慶各地區都產苧麻,尤以武隆種植較多,質量亦好。武隆苧麻具有纖維長,拉力強,富有彈性,吸收和散發水分快,耐腐抗霉力強,散熱快和不導電等特點,是極佳的紡織工業原料和國防、漁業生產的必需品。

交通信息

天坑三橋地處仙女山南部,位於仙女山與武隆縣之間,可在朝天門汽車站乘坐長途汽車3小時抵達武隆,每天08:30、09:30在武隆汽車站有直達天坑三橋的班車。

天福官驛

天生三橋風景區 天生三橋風景區
在天生三橋的天龍橋的坑底院有一座座青瓦灰牆的古色古香的 四合院,院落前掛著的燈籠上寫著“天福官驛”四個字。該 驛站始建於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處“鑽天鋪”和“白果鋪”間之要津,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驛館,後毀於兵燹。該建築位於武隆 天坑,天生三橋的青龍橋下端,坑底有條谷底大道,寬約5米,仿如古時驛道,可通行木製車,騎馬。房屋位於道旁,屋頂被天龍橋萬丈深淵所籠罩。四周岩石崢嶸,灌木蒼翠,有一種陰深蕭煞之氣氛。

該建築為木質結構,古典風格,小青瓦屋頂,翅角飛檐,由兩個四合院連成矩形方陣,正門有朝門,天福官驛內庭四方約20間房舍,左廳為正殿,供官員辦公及接待賓客,右廂是官舍及衛士住房。院壩存有古官員的馬拉木質驕車。

驛站外有柵馬樁,及高竿懸掛驛站標旗,顯示此處是官家豪強出入歇腳處所。

旅遊提示

交通

火車:重慶北火車站每天有多趟列車經過武隆縣。但最早是上午8點的火車,返回重慶末班火車是17點。武隆到景區的車很多,可在武隆汽車站換乘開往“仙女山鎮”的公車在遊客中心下車即可,票價8元。

汽車:龍頭寺汽車站和四公里站交通換乘樞紐汽車站滾動發車。

自駕:從重慶出發,沿渝湘高速前行140公里到武隆下道,沿往仙女山的公路上行約10公里既到。從重慶出發,重慶籍已經交路橋費年費小轎車過路費85元。從涪陵方向出發,沿國道319線順烏江逆流而上約90公里。全程免過路費。

門票價格

淡季: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門票價格:55元門票+40元換乘車,含旅遊中心去景點的轉車費。

旺季:每年3月至10月,門票價格:95元門票+40元換乘車,含旅遊中心去景點的轉車費。

注意:出天生三橋景區門口有觀光車乘坐至八角亭換乘車中轉站,15元每人,不含在門票裡面。

換乘巴士需要乘坐兩次,售票中心至天生三橋景區門口,八角亭到景區接待中心。

訂票須知

1.2米以下免票,60歲以上老年人以及持有學生證的遊客半價(中轉車費不打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