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義和團運動

天津義和團運動

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的失敗,以及《馬關條約》的簽訂,列強各國趁機掀起了一個瓜分中國的狂潮。特別是列強在天津不斷強設和擴張租界,激起了民眾的極大憤慨。外國宗教勢力這時也捲土重來,法國駐華公使準備在1898年6月21日,也就是“天津教案”發生28年的日子,舉行重修望海樓教堂的開工典禮。因此蘊藏在天津人民中的反侵略意識又被重新點燃起來,當義和團這樣一個民眾性的反侵略組織傳入到天津之後,立即得到迅猛的發展,並很快成為站在反抗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最前線的骨幹力量。

名稱

天津義和團運動

簡介

天津的義和團出現

天津義和團紀念館天津義和團紀念館

在1899年春,不久因山東直隸義和團陸續到來而聲勢大盛。1900年春夏之際,全城已是拳壇遍立,很快就控制了天津城。較著名的領袖有曹福田張德成林黑兒等。6月10日駐紮在租界的各國軍隊以"保護"使館為名,組成侵略聯軍企圖進駐北京。天津義和團得悉後立即組織兵力破壞鐵道,節節阻擊,最後將聯軍圍困於

義和團團民義和團團民

廊坊,使侵略軍"進京之路,水陸俱窮",於6月26日狼狽逃回天津,不得不承認這次失敗使"歐洲人在亞洲人面前丟了臉"。天津義和團為了阻擊屯駐在大沽口軍艦上增援的各國侵略軍,於6月18日發起攻打老龍頭車站(今天津站前身)的戰鬥,給駐守車站的沙俄侵略軍以很大殺傷,並一度占領了車站。與此同時,天津義和團還發起了圍攻租界的戰鬥,英勇殺敵,使敵人傷亡很大。義和團運動後遭八國聯軍鎮壓,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在這場反帝愛國鬥爭中,天津的義和團始終站在最前線,在近代中國人民的反侵略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影響

1.義和團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企圖
2也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加速了它的滅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