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天津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

2005年我社編輯出版的《團學快報》獲得“天津市首屆大學生校園媒體大賽最佳言論獎”。 2006年6月,《團學快報》獲天津市高校媒體評比“最佳言論獎”。 2007年10月,被評為“天津市先進集體”,是我校唯一獲獎社團集體。

學通簡介

學通社社旗學通社社旗
天津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成立於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四日,是天津市高校學通社組織中成立最早、機構最健全的社團之一,也是天津科技大學業務性最強、綜合表現最為優異的校級學生社團。下設新聞部、文學部、外聯部、美宣部、辦公室五個部門,科大兩校區都設有學通社,隸屬校團委,建制相同。社團自成立以來,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爭做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踐集體,以引領校園文化為主旨,唱響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旋律,在學校黨政領導和校團委的悉心指導下,齊心協力、努力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學校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在各個工作層面上成為校內外與廣大師生間聯繫的橋樑和紐帶。前校黨委祝寶鍾書記為學通社題詞:“祝願學通社的同學們伴隨著學校歷史性的跨越,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跨越”;前校黨委魏大鵬書記為學通社題詞:“連結五湖四海,溝通四面八方,弘揚優秀文化,傳播現代文明,豐富校園生活,完美青春人生”。

學通工作

學通社作為學校一支重要的宣傳隊伍,承擔著學校各項重要活動的宣傳任務,並在團學活動的宣傳工作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1、我社承辦由校團委主辦的《團學快報》。《團學快報》內容大到學校的方針政策,小到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是我校共青團引導廣大青年關注國家、社會以及學校自身發展的視窗。《團學快報》每月一期,每期發行量為2500份,由社員義務送到每一個學生宿舍,並保證讓每位同學在第一時間讀到,達到了廣泛、及時宣傳的目的。同時,《團學快報》還向學校行政部門發放,為各級機關部門了解學生動態提供了重要依據。2002年3月,向全校學生髮出“讓誠信之風吹綠科大校園”的倡議;2003年4、5月,《抗擊“非典”特刊》連續出版5期,在抗擊“非典”的過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帶頭效果。 2、為了營造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精神,加強大學生人文修養,我社主動申請出版了《文藝副刊》、《天科青年》兩份學通社副刊。《文藝副刊》內容以原創文學為主,表現了當代大學生對人生的感悟、對未來的思考。《天科青年》含括了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各類考試、招聘、就業信息,讓同學們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感興趣的信息。同時我社還出版《凝學博藝》雜誌。它是面向全校各班發行的旨在提高當代青年的思想覺悟、關注校內外重要團學活動的期刊。學通社兩份副刊及雜誌的出版發行進一步繁榮了校園文化,並贏得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3、資訊時代使我們的著眼點不僅僅局限於紙質媒體,更要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我校團委“星火線上”網站中“學通之窗”版塊是我們對內宣傳、對外交流的網路陣地。作為天津市高校媒體聯盟的七個常任理事之一,我們經常走出校園,與兄弟院校進行交流、合作。融會貫通他人所長,同時把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加以交流。 4.新聞宣傳工作緊跟學校發展的步伐,倡導校園文明。作為團學工作的主要媒體,學通社深入學校組織的大型活動中進行採訪:在各級新生軍訓期間成立“戰地”記者隊伍,深入軍訓隊伍中,每天採訪、編排、出版《軍訓簡報》;在校第六次團員代表大會、第八次學生代表大會以及在我校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桌球錦標賽等活動中做了大量宣傳發動工作,在會議及比賽期間全體記者跟蹤報導,把大會的精神和比賽實況及時傳達給全校團員青年;受到師生和各大參賽院校代表隊的一致好評。此外,我社定期舉辦“學通論壇”,邀請知名企業部門經理來我校進行模擬招聘、企業文化知識傳播等就業方面的相關知識;為紀念朱穎烈士,我們與企業合作建設了“朱穎無人售報亭”,以義務賣報的形式籌集資金捐助失學兒童。

團學快報團學快報
凝學博藝凝學博藝
學通活動學通活動

學通特色

作為高校學生團體,學通社在注重成員綜合素質提高的同時,對全體成員的學習水平和成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社團自身的優勢,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養成了學通社成員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成員的學習成績,從學生社團的角度為建設學校學廣才深的學習風氣做出了重要貢獻。 1、繼續保持優良傳統,堅持每日值班制度,創造有利於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學習的環境,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2、規範納新制度,學習水平作為考察新成員的一項硬性指標,使得每個人在被納新時對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就有明確的認識。 3、實行獎勵制度,對每學期英語通過CET-4、6級考試,計算機過級及獲各級獎學金的同學進行表揚和獎勵,鼓勵全社社員以他們為榜樣,在社內形成“趕幫比超”的氛圍。 4、堅持英語晨讀,堅持組織社員在校內進行晨讀學習,作為提高英語水平的一個有效方法,並作為社內一項制度規範實施。 5、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在減輕工作任務的前提下,組織成績突出同學給予其幫助。 6、堅持執行《學通社規章制度條例》第四條對工作與學習衝突較為嚴重的同學,本著對其負責的態度,勸其主動辭職、退社。 7、定期召開全社大會,將思想鼓勵和學習方法的交流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8、作為學生社團組織,將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學風建設的一項特殊內容。 9、在校團委的帶領下,多次召開主題座談會,就大學生關心的話題如黨的十六大的召開、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節約型社會、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等展開討論,並將會議記錄整理交校長辦公室參閱。 10、經常組織“學通人”與校領導進行交流。

學通情節

我國青年人的楷模––朱穎烈士是我校學通社第一任記者站站長。她強烈的集體責任感、無私的奉獻精神、積極的工作態度、高尚的道德品質無一不深深地印在每個學通人的心上,並激勵我們前行。 學通人長期努力而形成的“愛國、愛校、團結、敬業;甘於吃苦、肯於奉獻、勇挑重擔”的精神被稱之為“學通精神”。十五年來,正是這種精神,一直凝聚著學通社每位同學的心,一直激勵著所有學通人不斷進步、不斷成熟。 學通人在工作上認真嚴謹、一絲不苟,而在生活中彼此卻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每位社員過生日時,學通社都會為他送上一份真摯的祝福。在這裡,每個學通人感受到的不僅僅只是繁忙的工作,更多的是濃濃的友情。 對學通人來講,有三個重要的日子。3月24日是社慶的日子,全社成員外出踏青慶祝學通社的生日,這一天讓所有學通人的心緊緊地貼在一起。6月中旬,舉辦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歡送即將踏上工作崗位的學通人。12月31日舉行年終表彰大會,對一年的工作做出總結並表揚優秀社員。在這三個學通社的節日裡,總部設在首都北京的天津科技大學學通社聯誼促進會的代表們都會迢迢趕回來與在校學通人一起度過,十幾年如一日。新老學通人的交流讓每個人都深切地體會到學通社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學通人團結敬業的精神和相親相愛的氛圍構建成為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集體,成為廣大同學嚮往的組織。

包餃子包餃子
納新納新
烈士朱穎烈士朱穎

學通輝煌

在03年抗擊“非典”的過程中,全社發揚不怕困難,敢於迎難而上的精神,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學通社作為學校重要的宣傳陣地和最具規模的學生社團,沖在了校園抗擊“非典”的最前沿,學通人更是堅持學習,不停課,不離校,以實際行動與“非典”抗爭。為學校作好宣傳,充分發揮學通社的宣傳作用,為校園抗擊“非典”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並被天津市授予“天津市‘抗擊非典’新長征突擊 隊”的光榮稱號。 建社十八年來,學通人在《天津教育報》、《城市快報》(原《天津青年報》)、《天津科技大學報》(原《天津輕院報》)等多份報刊上累計發表文章數百篇,並與多家新聞媒體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學通社已有以朱穎烈士為代表的五十餘人走上了國家或省部級新聞工作崗位。在各級黨政機關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及校團委的指導下,學通社已經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績。 2001年後的部分市級榮譽。
2001-2002學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先進集體
2003年9月,被評為“天津市‘抗擊非典’新長征突擊隊”,同年被授予“天津市學生先進集體”稱號
2002年、2003年連續被評為天津科技大學優秀社團
2003年被評為“天津科技大學優良學風集體” ,這是學校首次向學生社團授予集體學習類獎勵,我社是唯一獲獎社團集體
2003年度榮獲天津市“優秀學生社團”榮譽稱號 。
2005年我社編輯出版的《團學快報》獲得“天津市首屆大學生校園媒體大賽最佳言論獎”。
2005年9月,《團學快報》獲“群文獎”。
2006年3月,在“第二屆全國高校優秀社團”評比中被評為優秀社團。
2006年6月,《團學快報》獲天津市高校媒體評比“最佳言論獎”。
2007年10月,被評為“天津市先進集體”,是我校唯一獲獎社團集體。
2007年11月,被評為“天津市先進集體標兵”。
2008年十月份,學通社被評為2007-2008學年天津科技大學學生宣傳工作先進集體!!
2008年十月份學通社《團學快報》經天津科技大學推薦在第二屆天津市大學生校園媒體大賽上榮獲報紙類優秀媒體獎!!
2008年十月份 學通社雜誌《凝學博藝》經天津科技大學推薦在第二屆天津市大學生校園媒體大賽上榮獲刊物類最佳媒體獎!!
2009年5月,被評為 天津市“大學生優秀社團標兵”
2010年5月,被評為 天津市“大學生優秀社團標兵”

學通機遇

2004年,學校泰達校區的建成,我校2004級新生全部入住泰達校區。為了保證新鮮血液源源不斷的注入,全體學通人經過思索、以創新模式,成立了泰達校區學通分社,開闢“新學通之路”.泰達校區位於天津濱海新區中心,是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黨和國家指名列定的重點經濟發展區域,是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學通人敏感地意識到只有深深融入國家的發展規劃、緊密結合天津和學校的發展實際,秉承良久以來的學通精神,才能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以求實、創新、奉獻、進步為己任,讓學通的事業繁榮光大.學通泰達分社由最初的不到十人的工作組已經慢慢壯大成為一個擁有100多名優秀學子,組織嚴謹、結構清晰、風格獨特的宣傳隊伍,他們積極參與《團學快報》、《文藝副刊》、《天科青年》等報紙的投稿工作,並在泰達校區里秉承“以文會友,激濁揚清”出版雜誌《凝學博藝》,豐富新生校園的文學氣息;積極配合學校 “新校區新學風建設” 的宣傳工作,為新校區學生考試零作弊率目標的實現做出了貢獻;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在輿論監督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學通展望

學通自成立之初就最早試驗性地成立了社團團組織,多年來對於成員的雙重組織生活制度不懈地探索,形成了穩定二級組織,時刻增強意識、活躍工作的團學組織工作風格。力求以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充滿活力、創新提高的工作態勢,完成共青團新型組織形式的探索與建立。社團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和共青團的具體指導,社團的生命力是和團組織的戰鬥力緊緊聯結在一起的。學通人不僅要做優秀社團的標兵,更要做好共青團組織的堅強戰鬥堡壘。社團再優秀,沒有先進青年民眾組織的引領,沒有做黨的助手和後備軍的責任意識,是無法從組織靈魂深處得以升華和提高的。在今後的工作中,天津科技大學大學生通訊社將保持學通貫有的優良傳統,堅持營造有利於我們發展的外部環境,堅持完善我們自身內部管理;立足現實,勇於創新,進一步擴大我校學通社在天津市乃至全國高校的影響;在現有的基礎上,通過學通人的努力實現學通社團集體的跨越式發展,再創學通事業新輝煌!

學通地址

學通辦公室:天津科技大學泰達校區圖書館二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