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商業銀行

天津市商業銀行

天津市商業銀行於1996年正式成立,是天津市唯一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2006年,天津銀行在濱海新區建立中資金融機構的第一家一級分行。 寧波銀行

天津市商業銀行天津市商業銀行

天津銀行(TianjinCityCommercialBank)

天津市商業銀行於1996年正式成立,是天津市唯一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目前註冊資本金為15.5億元人民幣。全行現有66家支行和一個營業部,近160個營業網點,員工4000餘人。

天津銀行簡介

1996年11月,天津城市合作銀行總部掛牌成立,是中國首批獲準組建的5家城市合作銀行之一,1998年8月按照國務院要求更名為天津市商業銀行。2007年4月4日天津市商業銀行,更名為天津銀行,是該行自1996年掛牌為天津城市合作銀行後的第二次更名。改名後將從一家地方銀行變身為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經過幾年的發展,天津市商業銀行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體制和較為靈活,高效的運行機制,既保證了總行的統一管理,又充分調動了支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全行的業務經營較好地實現了“贏利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統一。
作為地方銀行,該行以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堅持“以服務中小企業,個體私營企業和廣大市民為重點,大力支持效益好的國有企業,三資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業務定位。
2005年年底,天津銀行同澳新銀行正式簽訂《股份認購協定》和其他相關交易協定。根據協定,澳新銀行作為境外戰略投資者,購買占天津銀行增資擴股後總股份20%的股份,投資總額超過1億美元。2006年,天津銀行在濱海新區建立中資金融機構的第一家一級分行。

主營業務範圍

經中國銀監會批准的各項商業銀行業務,主要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提供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提供保管箱業務;辦理地方財政信用周轉使用資金的委託貸款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結匯、售匯;同業外匯拆借;外匯擔保;外匯借款;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資信調查、諮詢、見證業務。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自營外匯買賣和代客外匯買賣。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全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完善內控,提高質量,增加效益,實現了在上一年高平台上的整體推進,各項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全行面貌發生可喜變化,特別是主要業務經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呈現出全面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主要經營指標完成情況
截止報告期末,本行資產總額達691.19億元,比上年增加85.41億元,增幅14.10%;各項存款餘額574.73億元,比上年增長94.24億元,增幅19.61%,居天津市銀行業第3位,高於天津市平均增幅2個百分點;各項貸款餘額302.51億元,比上年增長39.18億元,增幅14.88%;實現國際結算量9.11億美元,同比增加2.63億美元,增幅達40.59%;津卡發卡量達432萬張,比年初增加147萬張,增幅達51.58%;全年資金交易量達9600多億元,同比多增3100億元,增幅近50%,繼續保持在全國銀行間市場10強之列;解決歷史問題超過10億元,是建行以來最多的一年,按照貸款風險五級分類標準,不良貸款額下降3.64億元,不良貸款率降至6.93%,比年初下降2.4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月月、季季”“雙下降”;實現利潤4.36億元,同比增加0.2億元,加上核銷2000年以前掛賬息和訴訟費及不良資產損失3.9億元,實際盈利能力創造歷史新高;按照資本約束要求,全行資本充足率達8.64%,核心資本充足率達7.76%,全都高於監管要求。

公司治理和內控建設情況
本行以建設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為目標,進一步強化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職能,不斷擴大經營管理層與董、監事會溝通渠道,規範董、監事會向股東大會報告工作的內容和程式,在現有6個專門委員會基礎上,增設了監事會下的審計和提名委員會,並制定了工作規則。按照天津市經濟和社會“十一五”發展規劃目標,制定了本行2006-2010年五年發展規劃,按照銀監會要求,進行了信息披露。
本行認真貫徹監管部門要求,以會計核算、結算為重點,開展操作風險全面整頓,加強金庫、運鈔和會計檔案管理,制定重大突發事件報告制度和應急預案,使一批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之中。繼續完善信貸管理體系,健全評級、審查、出賬等防控機制,強化授信管理,嚴格貸後管理,設立貸後和出賬管理部門。實施小企業小額貸款“雙控雙責”管理辦法,建立大額貸款專管員制度,在嚴格控制增量貸款風險同時,不斷化解存量風險,嚴格五級分類和考核,加大撥備提取力度,全行風險控制水平明顯提高。

主要經營產品及金融創新

本行是目前本市金融系統中唯一具有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和全國外匯交易市場一級成員等五個資格的銀行,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開辦債券結算代理業務,可與所有法人機構委託人開展現券買賣和逆回購等業務。報告期內受巨觀調控和匯改影響,貨幣市場資金比較充裕、利率低迷。本行及時把握機會,主動調整債券期限、利率和品種結構,加大投資運作力度,不斷提高收益水平。全年交易量接近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0%。還積極參與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等創新業務,建立了債券業務分賬管理制度,強化了對資金運作監督管理。

在公司業務方面,本行作為一級法人,具有非常全面的業務功能(本、外幣),報告期內,本行進一步加大市場行銷力度,對公存款一舉突破400億元,達401.6億元,比年初增長60.4億元。本行不斷創新,積極拓展銀企合作領域,增進與金融同業合作,先後與國家郵政儲匯局、開發銀行、天津信託等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開辦了協定存款、信貸資產轉讓、代理信託產品等新的業務品種。在全市率先開辦私產房交易代收代付業務,新開通網上銀行,當年發展公司類客戶200多家,累計交易額超過11億元。圍繞天津市“三步走”戰略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新增公司類貸款近90億元。成立了中小企業業務部,制定出台專門政策和考核辦法,開發面向中小企業的“易貸通”產品,使本行服務中小企業定位進一步凸顯。

在外匯業務方面,報告期內,本行積極拓展綜合收益較大的國際結算業務,累計辦理1.34萬筆,9.11億美元,同比增加3500多筆,2.63億美元,增幅40%。借匯改契機,積極擴大交易品種和規模,外匯交易量升至全市中資金融機構第一位。同時,本行不斷擴大境外代理行數量,新增41家,總數達到214個,實現全球資金24小時到賬。

在個人金融服務方面,報告期內,本行充分發揮市民銀行特色,先後推出貸記卡青年中心卡工會聯名卡易初蓮花卡等系列品種,申辦成功公務卡代理行資格,“津卡”實現在200多城市和美國歐洲等多國消費使用。在全市首推二手房網上交易和按揭貸款業務,開辦了“直客式”汽車消費貸款,加大了公積金、住房按揭等業務行銷力度,截止報告期末,本行儲蓄存款餘額達到167.2億元,比年初增加35億元,增幅達26.3%,高於天津市平均增幅12個百分點。個貸餘額達20億元,增幅64.3%,占貸款比重達6.6%,比年初提高2個百分點。為支持下崗職工再就業,全年發放失業人員小額信用貸款4000筆,金額6500多萬元,同比增長50%,占全市80%以上。同時,本行積極完善“7×24”小時客戶服務,開通個人網銀及小額支付系統,作為全國試點行,順利開通了小額支付系統,發行了銀聯標準卡,完成了CVN改造,實現了與公積金中心繫統聯調和升級,大大提升了個金業務服務功能和手段。

本行在同業中的地位

在《中國金融》連續三年全國最大50家商業銀行排名中,本行穩居第17位。

主要業務市場占有率情況

本行各項存款餘額占天津市所有中資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的10.34%,較2004年末上升0.03個百分點。本行新增存款額占天津市所有中資金融機構新增存款餘額的10.97%。

新年度業務發展計畫

(一)總的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建設“好銀行”為目標,緊緊抓住濱海新區加快開發開放難得歷史機遇,以與ANZ戰略合作為契機,牢牢把握髮展是“第一要務”的思想,深化改革,更新觀念,加快吸收消化國外先進管理、產品和技術,不斷創新,防範風險,提高效益,努力實現全行資產規模、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

(二)主要經營目標
人民幣存款增長90億元,其中對公存款增長55億元,儲蓄存款增長35億元;人民幣貸款增長60億元,其中小企業貸款增長20億元,個人消費貸款增長10億元,貿易融資增長5億元;外幣存款餘額突破1億美元,國際結算量達到12億美元;“津卡”卡內餘額突破30億元,卡均存款超千元,貸記卡發行增長5000張以上;在提高收益、保證資產負債比例合理基礎上,資金交易量突破10000億元;清收化解歷史包袱6億元以上;嚴格按照貸款風險五級分類標準,存量不良貸款餘額下降3億元,不良貸款率降低到5%以內,保持不良貸款額和不良率“雙下降”,風險撥備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實現利潤超過4.6億元;資本充足率達到10%以上;安防設施達標率100%,不發生重大外侵案件和災害性事故。 

(三)主要措施
1、更新觀念,樹立建設“好銀行”的更高目標。
以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奠定科學發展基石;建立及時有效的資本補充機制,不斷壯大資本實力,保持資本充足率達標;積極推進扁平化管理,構建“流程銀行”新模式。
2、選準定位,努力把公司金融業務辦出特色。
以濱海新區加快開發開放為契機,加大信貸行銷,貼近客戶服務;堅持定位,進一步打造服務中小企業品牌。
3、加大力度,推進個人金融業務加速發展。
轉變觀念,調整經營戰略,實現全行經營戰略向零售銀行業務的轉移;狠抓吸儲攬存,從工資代發、公務卡、商務卡、二手房代收代付入手,盯住資金流向的初始層次,不斷擴大儲源、穩定儲源;不斷完善“津卡”服務功能和內涵;進一步做大個貸規模,確保個貸質量。
4、藉機乘勢,進一步提升外匯和資金運作水平。
外匯業務方面:加大外幣攬存力度,從源頭上擴大外幣資金來源渠道;堅持“本外幣聯動”,整合業務資源;進一步調動支行辦理外匯業務積極性;積極申辦衍生產品交易資格,借鑑先進銀行在貿易融資領域經驗和渠道,提升國際業務經營和管理水平。
資金運作方面:合理確定資產負債結構,加強投資組合管理,提高固定收益水平;創新行銷方式,整合公司業務與債券業務資源,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加快資金業務風險管理系統開發,完善操作流程控制,搞好風險控制。
5、鞏固成果,進一步提升風險管控水平。
以控制操作風險為重點,繼續開展對會計結算、核算專項治理;積極推進貸款風險10級分類,繼續保持全行信貸資產質量向好發展;加大稽核監察力度,將預防外侵與內患齊抓並重,進一步使防範關口前移。
6、繼續攻堅,加快歷史包袱處置和化解。
繼續堅持“三級清收”、“重點集中”的原則,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進一步建立健全基礎信息資料庫,分類管理,區別對待,不斷提高不良資產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
7、加大力度,實施“科技興行”、“人才強行”戰略。

百年老號--"官銀號"

天津商業銀行重建的百年老號--"官銀號"開業

2006年9月28日,由天津市商業銀行投資重建的百年老號--"官銀號"正式開業。"官銀號"的成功開業將增強天津商行在中小企業金融市場的服務品牌,進一步強化該行"中小銀行"和"市民銀行"特色。
"官銀號"是清政府在天津設立的第一家官辦金融機構。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天津,各國紛紛在天津設立銀行,使天津物資消耗,金融紊亂,國內原有的錢莊銀號逐漸萎縮。為了恢復民族金融業的元氣,清政府於1902年在天津成立了"直隸官銀號"。該銀號發行銀元鈔票,十足兌現。1913年,北洋政府接管"官銀號",成立了"直隸省銀行"。1928年,國民黨政府接管建立了"河北省銀行"。1932年該建築損毀。雖經百年歷史變遷,"官銀號"的名稱深深印在了天津老百姓的心中。
天津市商業銀行為回響市委、市政府海河綜合開發改造的號召,投資重建了"官銀號"。該建築完全按原貌復建,門窗全部採用清末民初的建築設計風格,並在大廳右側設立了"百年官銀號"展室。官銀號的重建,不僅為海河古文化街商貿區增加了一個新景觀,而且還延續了天津豐厚的金融歷史和文化。

參考資料:

1.北方網
2.來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5%A4%A9%E6%B4%A5%E9%8A%80%E8%A1%8C"

相關詞條:

中國銀行寧波銀行 重慶銀行 杭州市商業銀行 包商銀行 中國光大銀行 上海銀行興業銀行
北京銀行 中信銀行 徽商銀行 渤海銀行 江蘇銀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