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趙充國陵園

天水趙充國陵園

趙充國陵園 位於清水縣城北1公里處的牛頭河畔.始於漢,後歷代辟祭田,修祭殿,勒石刻碑,銘期史跡。1962年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趙充國陵園坐落在甘肅清水縣城西北一公里處的牛頭河北岸第一台地,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充國(前137一前52年),是西漢名將,字翁孫,隴西上邽人。為人沉著勇敢,熟悉兵法,精通少數民族事務,有將帥宏略。他在對匈奴、羌、氐的戰爭中,審時度勢,每戰必勝,威名遠揚,被冊封為後將軍。宣帝繼位後,因輔政有功,被封為營平侯。趙充國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是提出了“寓兵於農,耕戰兩利”的策略,即屯田法。此方法被漢宣帝採納後,取得了對羌戰爭的最終勝利,保持了西北邊疆的穩定,同時對發展邊疆農業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趙充國之後,屯田法被歷代政治家、軍事家在實踐中廣為套用,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趙充國墓最早建於漢朝。宋代又置了祭田,廣栽松柏,建立祭殿。清嘉慶、道光年間,詔諭大規模修葺,現存的墓碑皆為清代遺物。墓區現存封土冢,冢略呈圓錐體,高2.5米,周長18米,青草茂密,靜幽清寂。冢前有碑亭兩座,內立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漢後將軍營平侯公諱趙充國之墓”和道光乙酉年“漢故將軍營平侯之墓”的石碑。

近年來,清水縣又將部分宋墓葬、唐宋石刻遷移至墓區,並擴大墓區面積,闢為趙充國陵園旅遊景點,吸引了眾多遊人前來瞻仰和遊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