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六陽掌

天山六陽掌

天山六陽掌是《天龍八部》逍遙派武功。天山六陽掌共分多少招式並不清楚,但天山童姥只教了虛竹九種手法所以至少有九招,而從原文石壁上天山六陽掌之後的武功招數,虛竹就沒學過。來看顯得遠不止九招那么少。此掌法中的六字其實代表易經中的陰數,故此其也可稱為天山陰陽掌。此掌法威力極大,與白虹掌力俱是逍遙派最高深的掌法,而且出掌之時左右雙掌可各運陰陽不同的內勁,且與生死符相生克,可用此功化解體內的生死符。逍遙派武功講究輕靈飄逸,閒雅清雋,丁春秋和虛竹這一交上手,但見一個童顏鶴髮,宛如神仙,一個僧袖飄飄,冷若御風。

基本信息

武功簡介

天山六陽掌 天山六陽掌
逍遙派武功——天山六陽掌

輕靈飄逸,閒雅清雋
招招兇險,攻向敵人要害
舉重若輕、瀟灑如意

天山六陽掌共分六式,每招名稱中均帶一“陽”字,故名“六陽掌”。此掌法威力極大,且與“生死符”相互克制,可用此掌化解體內的“生死符”。

具體招式

天山六陽掌 天山六陽掌
陽歌天鈞 天山派弟子在怒氣盈胸時,可將天山六陽掌發揮強大威力的一擊。
陽春白雪 以天山心法中至高的玄冰內力貫遍周身,也防不良的狀態攻擊。
陽關三疊 天山六陽掌的 絕學,可使自已一段時間內在攻擊對手發揮巨大的威力。
落日熔金 左掌迭於右掌之上攻擊敵人
雲霞出薛帷 單掌攻擊
青陽 帶歲除 左右手同時發掌攻擊敵人不同部位
白日參辰現 雙掌幻化一片掌影攻擊敵人
安禪製毒龍 雙掌輕飄飄地拍向敵人
雲霞出海曙 雙掌平揮攻擊敵人
日斜歸路晚霞明 雙掌幻化一片掌影攻擊 敵人

名稱 陽歌天鈞 
技能說明 天山六陽掌第一式。使用之後可以直接對目標造成巨大傷害。 
詳細描述 單體近身攻擊 對目標直接造成巨大傷害 

名稱 陽春白雪 
技能說明 天山六陽掌第三式。使用之後可以使你不再受到失明狀態的影響。 
詳細描述 解除自己的失明狀態,並免疫失明 

名稱 陽關三疊 
技能說明 天山六陽掌第六式。使用之後可以使你所有技能的會心一擊率提升到極致。 
詳細描述 狀態 使自己所有技能的會心變為100%  

站式身法

靈虛樁站式身法
兩腳平行膝微屈,松腰收腹襠要圓,
松腕拔背胸內含,垂肩垂臂肘外翻,
舌頂齒交頂懸天,兩眼內視守玄關,
拇指點按中沖穴,垂於風市須自然。
站的要舒服,全身要放鬆,精神要內守,腋下要虛空,要仿佛坐在椅子上,全身不要著力,要鬆鬆地站著,靜靜地站著,默默地站著要旁若無人,心神要安定下來,安定下來。
第一式纏絲推手
拇指鬆開中指,轉兩手心向下,由體前緩緩上飄(意在兩手之勞宮穴),飄至與肩同高處,轉兩手心向上,由小指帶動,屈指,勾腕,兩肘回收至胸前;兩手由腋下轉腕,兩手心向外外推(十指向前,坐腕,夾肩,用力於掌根,兩臂推至與肩與,中指帶動,兩手外壓,落平,轉腕兩手心向前,回收至胸前(意歸丹田),再由腋下轉腕,外推(動作姿式接上)。如是共做九次。
第二式引頸運頭
動作接第一式的第九次,兩手外推,由中指帶動,兩手外壓,落平之後,轉兩手心向下,十指外伸,兩臂厲一字形,由體側飄起,至頭頂上方,轉兩手心風吹草動下,兩手相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拇指相接,勞宮穴相對),引頸運頭。(意在頭的正右)(身體不動,下頷回收,仰頭,下頷向上向外,回收),以下頷劃圈子,如是共做九次。
第三式柱地通天
動作接第二式引頸運頭第九次頭擺正之後,直膝,兩手分開,由頭側緩緩向下,轉十指向後,中指點按肩井穴,兩手置於兩肩上(意到腳心之湧泉穴),腳後跟慢慢提起,十腳趾點地(意到頭頂),下落腳跟,兩腳站平,如是上下起落共做九次。
第四式蠕動飛升
動作接第三式之第九次兩腳步站平之後,兩手離開兩肩,十指相對,兩手心向下,緩緩地由體前下至小腹處,兩手沿腰際外分,松入於體側,松肩,松肘,松劃圓,腰椎骨一節了向上蠕動,整個身體放鬆(意在頭的正中),如是連續蠕動九次。
第五式九九還丹
動作接第四式之第九次蠕動之一,兩手由體側緩緩上提,捂於小腹(大指相接,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勞宮穴相對,大指按於神闕穴,即肚臍),腰腹以丹田為圓點,劃圓(意在丹田),如是共做九次。重複第一至五式,連續做九次。
收勢
兩手離開小腹,沿腰示外分,恢復起熱靈虛樁站式身法。拇指鬆開中指,兩臂自然下垂,兩膝直立,兩腳併攏。兩手緩緩上提,兩手心相搓,動作要柔和、緩慢。兩手勞宮穴對玄關,狸貓洗臉式重複九次。太妃梳頭式重複九次。兩手緩緩下落至小腹丹田處,兩手自然成心形,下咽唾液,收曰月之金光,天地之靈氣,萬物之精英,入我丹田。兩手緩緩下落、兩眼慢慢睜開,舌體放平、靜站一會兒。練功需養功,收功宜慢行,練功貴在堅持,望大家堅持下去,永遠練功。

掌法作用

天山六陽掌 天山六陽掌
虛竹使開“天山六陽掌”,盤旋飛舞,著著進迫。 丁春秋那日潛入木屋,曾以“逍遙三笑散”對蘇星河和虛竹暗下毒手,蘇星河中毒斃命,虛竹卻安然無恙,丁春秋早已對他深自忌憚,此刻便不敢使用毒功,深恐虛竹的毒功更在自己之上,那時害人不成,反受其害,當即也以本門掌法相接,心想:“這小賊禿解開珍瓏棋局,竟然得了老賊的傳授,成為我逍遙派的掌門人。老賊詭計多端,別要暗中安排我對付我的毒計,千萬不可大意。”

逍遙派武功講究輕靈飄逸,閒雅清雋,丁春秋和虛竹這一交上手,但見一個童顏發,宛如神仙,一個僧袖飄飄,冷若御風。兩人都是一沾即走,當真便似一對花間蝴蝶,蹁躚不定,於這“逍遙”二字發揮了到淋漓盡致。旁觀群雄於這逍遙派的武功大都從未見過,一個個看得心曠神怡,均想:“這二人招招兇險,攻向敵人要害,偏生姿式卻如此優雅美觀,直如舞蹈。這般舉重若輕、瀟灑如意的掌法,我可從來沒見過,卻不知哪一門功夫?叫什名字?”

掌法記載

天山六陽掌在逍遙派的秘籍裡面有詳細的記載,已經屬於逍遙派極為高深的武功,同時它也是化解生死符的法門,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要學天山六陽掌,首先要學如何制練生死符。生死符其實就是一層薄冰,但是薄冰裡面藏有大量的真氣,薄冰將裡面的真氣封住,當薄冰被打入人體的時候,薄冰由於人體體溫的影響會迅速融化,薄冰融化後,藏於薄冰內的真氣就會破封而出,而人體沒有封住這些真氣的功能,這些真氣就會在人體內作怪。由於薄冰內真氣中陰陽內力的分量不同,要用不同的化解方法加以化解。

因為生死父乃是一層薄冰,而冰是由水凝結而成,所以為了學習制練生死符,張無忌向小二問了水井的所在,提著兩隻空桶打了滿滿的兩桶井水,當張無忌雙手平提起兩桶井水的時候,旁邊的小二都嚇傻了,心想:這是哪來的小祖宗啊!怎么這么這么大的力氣。不過令小二的驚訝的事還沒有結束,張無忌不僅用手將兩隻水桶平著提起,而且箭步如飛,只是片刻間張無忌就把水桶提了回來,而且臉上竟然一點汗水都沒有,嚇的小二差點就跪在地上大叫:“真神下凡,托塔天王轉世拉。”

因為客棧里只有這么兩個水桶,張無忌只好將水倒進了一個木製的大盆里,開始練習制練生死符,雖然生死符只是一種薄冰,但是想將這薄冰制練的其薄如紙,不穿不破,卻也大非容易。相比之下弄出寒冰就容易多了,張無忌現在的北冥神功已經有了相當的火候,想要制練出寒冰,只需要逆運北冥神功化陽為陰,制練出比寒冰冷數倍的真氣,就可以讓水變成寒冰了。
讓水變成薄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幸虧張無忌北冥神功的基礎打的夠牢固,耗費了N多水之後,張無忌終於制練出其薄如紙,不穿不破的薄冰。薄冰制好後,張無忌的北冥神功的熟練度也提高了一個檔次,接下來張無忌開始正式練習天山六陽掌,天山六陽掌也就是生死符的化解法門,一共有九種法門,但是內中招式卻是變化萬千,神妙無比。

張無忌將這些法門練熟之後開始往薄冰中注入內力,整整一大盆水,張無忌浪費了一半,才將完整的生死符制練出來。這一回這塊薄冰可就真的成了殺人的利器了,這整套程式當年虛竹花了三天才學會,不過虛竹的北冥神功是別人傳過去的,而張無忌的北冥神功完全是自己練的,其根基是無法相提並論的,而且二人的資質也是無法相比的。

生死符制練好後,接下來就是發射的手勁和認穴的準頭了,這生死符必須打在人的關鍵經脈穴道上,否則也是白搭,張無忌在冰火刀上經常用暗器打野獸,所以暗器的準頭非常的高,他廣看醫書,認穴也是非常的準。張無忌心想:這生死符是弄出來了,不過好使不好使就不知道了,得拿人試試。

別說張無忌真的有了一個人選,就是店裡的小二,不過張無忌轉念一想:算了,人家小二也不容易,況且我的名義老爸此時正在氣頭上呢,萬一惹怒了他,老子不得吃不了兜著走。想來想去張無忌終於決定了這個小羔羊的人選,那就是他自己。俗話說自己的事自己最明白,自己的感覺是絕對不會騙自己的,張無忌正好實踐下生死符的化解法門,也就是天山六陽掌。

掌法習得

遊戲《天龍八部》中的掌法習得

[天山六陽掌]:賀蘭古徑,會知道烏老大等去攻打靈鷲宮,你就去靈鷲宮吧,發展完劇情之後,就能去靈鷲宮後山。用五行劍破解那個密碼。裡面可以找到(天山六陽掌秘籍)從而習得(天山六陽掌)
密室外機關,插入五行劍:
梵日劍屬金→銀寶珠劍座(在岩谷洞點水晶石柱可得)
古蒼劍屬木→綠寶珠劍座(在椰花島的大堂內寶箱可得)
舞浪劍屬水→藍寶珠劍座(在龍門市集的武器商人買得)
焱雲劍屬火→紅寶珠劍座(在蘇州西市的武器商人買得)
絕塵劍屬土→黃寶珠劍座(在無錫的武器商人買得)

金庸作品中出現過的武功

周公劍| 一陽指 | 五羅輕煙掌 | 六脈神劍 | 降龍十八掌 | 心意氣混元功 | 伏虎拳 | 伏魔劍 | 普門杖法 | 枯榮禪功 | 獅子吼 | 羽衣刀 | 回打軟鞭十三式 | 袖裡乾坤 | 一拍兩散 | 大金剛拳 | 大金剛掌 | 大韋陀杵 | 大智無定指 | 如來千手式 | 天竺佛指 | 少林長拳 | 去煩惱指 | 伏魔杖法 | 因陀羅抓 | 多羅葉指 | 拈花指 | 易筋經 | 金剛指 | 降魔刀法 | 降魔禪杖 | 韋陀杵 | 韋陀掌 | 般若掌 | 寂滅爪 | 袈裟伏魔功 | 無相劫指 | 達摩掌 | 摩訶指 | 擒龍功 | 燃木刀法 | 龍爪手 | 鷹爪功 | 少林擒拿十八打 | 羅漢拳 | 如影隨形腿 | 漁叟鉤法 | 盤根錯節十八斧 | 釋迦擲象功 | 纏絲擒拿手 | 百勝軟鞭 | 哀牢山三十六劍 | 書法武學 | 迴風拂柳刀 | 彈腿 | 奇門三才刀 | 太祖長拳 | 太祖棒 | 斗轉星移 | 參合指 | 袖中指 | 柳絮劍法 | 游龍引鳳 | 奪魄指 | 青字九打 | 城字十八破 | 摧心掌 | 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 | 采燕功 | 鎖喉擒拿手 | 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 | 小無相功 | 天山六陽掌 | 天山折梅手 | 北冥神功 | 生死符 | 凌波微步 | 冰蠶掌 | 八十一路三節棍 | 無量劍法 | 奈何功 | 鶴蛇八打 | 五虎斷門刀 | 後山三絕招 | 火焰刀 | 控鶴功 | 慈悲刀 | 五斗米神功 | 地火功 | 柴刀十八路 | 羅漢拳 | 打狗棒法 | 降龍十八掌 | 黃沙萬里鞭法 | 先天功 | 天羅地網勢 | 玉女心經 | 玉女素心劍法 | 玉女劍法 | 拂塵拂法 | 開山掌 | 三花聚頂掌法 | 天罡北斗陣 | 全真劍法 | 同歸劍法 | 金雁功 | 分筋錯骨手 | 陰陽寶扇打穴功夫 | 空明拳 | 雙手互搏 | 南山掌法 | 伏魔杖法 | 混天功 | 逍遙遊 | 銅錘手 | 蓮花掌 | 鐵帚腿法 | 掃葉腿法 | 落英神劍掌 | 落英劍法 | 劈空掌 | 蘭花拂穴手 | 靈鰲步 | 毒龍鞭法 | 九陰真經 | 九陰白骨爪 | 摧心掌 | 楊家槍 | 泥鰍功 | 白駝雪山掌 | 逆行經脈 | 蛤蟆功 | 靈蛇拳 | 透骨打穴 | 燕青拳 | 越女劍法 | 金龍鞭法 | 鐵掌 | 五輪大轉 | 移宮易穴 | 龍象般若功 | 混天功 | 玉簫劍法 | 奇門五轉 | 掃葉腿法 | 落英神劍掌 | 落英劍法 | 劈空掌 | 彈指神通 | 蘭花拂穴手 | 閉穴功 | 陰陽倒亂刃法 | 漁網陣 | 黯然銷魂掌 | 大剪刀刀法 | 四言詩劍 | 蛤蟆功 | 鐵掌 | 玉女素心劍法 | 九陽神功 | 二十四手降魔掌 | 大力金剛指 | 大韋陀掌 | 少林九陽功 | 如影隨形腿 | 金剛伏魔圈 | 韋陀伏魔劍 | 神掌八打 | 須彌山掌 | 達摩劍法 | 龍爪手 | 闖少林 | 羅漢拳 | 玄冥神掌 | 幻陰指 | 霹靂拳 | 乾坤大挪移 | 聖火令武功 | 八卦游龍掌 | 太極拳 | 太極劍 | 武當長拳 | 神門十三劍 | 純陽無極功 | 梯雲縱 | 綿掌 | 震天鐵掌 | 繞指柔劍 | 金剛般若掌 | 寒冰綿掌 | 陰風刀 | 峨嵋九陽功 | 截手九式 | 飄雪穿雲掌 | 鷹爪擒拿手 | 千蛛萬毒手 | 七傷拳 | 寒梅劍陣 | 落雁拳 | 雨打飛花劍法 | 迴風拂柳拳 | 獅子吼 | 點蒼劍法 | 沾衣十八跌 | 三分劍術 | 玄玄刀法 | 霹靂掌 | 黑砂掌 | 子母鐵膽 | 柔雲劍術 | 無極玄功拳 | 取經棍法 | 醉拳 | 鐵琵琶手 | 百花錯拳 | 八卦游身掌 | 分筋錯骨手 | 庖丁解牛掌 | 金剛伏虎刀法 | 追魂奪命劍 | 上清拳 | 上清劍 | 八卦陣 | 五行陣 | 金蛇游身掌 | 金蛇劍法 | 斬蛟拳 | 混元掌 | 點蒼劍法 | 葵花寶典 | 沖靈劍法 | 寒冰神掌 | 辟邪劍法 | 恆山劍法 | 恆山劍陣 | 萬花劍法 | 五大夫劍 | 希夷劍(法) | 淑女劍(法) | 紫霞功 | 嵩山劍法 | 獨孤九劍 | 迴風落雁劍法 | 狂風刀法 | 千葉手 | 大擒拿手 | 小擒拿手 | 伏虎拳 | 拈花擒拿手 | 韋陀掌 | 散花掌 | 沐家拳 | 沐家劍 | 五行六合掌 | 金烏刀法 | 飛天神行 | 四象步法 | 胡家刀法 | 龍爪擒拿手 | 苗家劍 | 九龍鞭法 | 八仙劍法 | 八卦刀 | 八卦掌 | 八極拳 | 雲手 | 六合刀 | 六合拳 | 六合槍 | 天罡梅花樁 | 雁行刀 | 鷹爪力 | 孔雀開屏 | 神照經 | 呼延十八鞭 | 夫妻刀法 | 混元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