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圖網站

天地圖網站

2010年10月21日,國家測繪局宣布,我國公眾版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網站(www.tianditu.cn)正式開通。作為中國區域內數據資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務網站,“天地圖”將為公眾提供權威、可信、統一的地理信息服務,打造網際網路地理信息服務的中國品牌。

基本信息

簡介

天地圖網天地圖網

天地圖網站(www.tianditu.cn)是國家測繪局建立的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公眾版)、中國區域內數據資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務網站,2010年10月21日開通試運行。這是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的重要成果,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傳統地理信息服務方式,標誌著理信息公共化服務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網站建設得到了國土資源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保密局、解放軍保密辦、總參二部、總參三部、武警總部、總參測繪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協助和積極配合。

建設目的

地理信息資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加快推進,物聯網數字中國智慧地球迅速發展,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對統一、標準、權威地理信息資源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越來越迫切。國家測繪局於2009年正式啟動平台的規劃和建設工作。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為宗旨,充分利用多方面資源,著力打造一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一站式”線上地理信息服務系統,打造中國自主的民族品牌

作用

天地圖網站截圖天地圖網站截圖
天地圖”的生命力在於套用,推廣使用“天地圖”,將有效避免重複投入,減少“信息孤島”和“數字鴻溝”,有利於促進信息共享和高效利用。各級政府部門、有關單位在建設基於地理位置的政務信息系統或專題套用系統時,可充分利用“天地圖”提供的豐富地理信息資源和開發接口,整合、管理和發布本部門、本單位相關信息,避免地理信息數據重複採集;相關企業可利用“天地圖”直接構建業務套用系統或進行增值開發,推出更多的社會化地理信息服務產品,不斷滿足經濟社會各方面的需求;社會公眾可通過“天地圖”獲得多尺度、多類型的地理信息,了解地理環境,規劃旅遊出行,製作個性地圖,方便學習和生活。他希望有關部門和單位進一步加強協調合作,健全運行機制,豐富信息資源,提升保障能力,共同推動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的發展,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做大做強,在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中發揮測繪工作更重要的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服務內容

“天地圖”作為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行於網際網路環境的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公眾版,是由國家測繪局主導建設的為政府、企業和公眾提供權威、可信、統一的地理信息服務的大型網際網路地理信息服務網站,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務,旨在使測繪成果更好地服務大眾。

網站特點

"天地圖"網站開通

“天地圖”集成了海量基礎地理信息資源,以矢量、影像、三維三種模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現。其中中國區域內的數據尤為詳盡,超過了目前所有其他地圖服務網站。數據依據統一的標準規範,由國家、省、市測繪部門和相關專業部門、企業採用“分建共享,協同更新、線上集成”的方式生產和提供服務。“天地圖”縱向上連通全國測繪系統和行業,橫向上連結領導機關及相關部門,以入口網站和服務接口兩種形式提供地理信息服務。

“天地圖”汲取了國際國內先進技術理念,全部採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軟體產品,構建了包括線上地理信息服務、二次開發接口在內的服務系統,很好地解決了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中技術難度大、建設成本高、動態更新難等突出問題,形成了滿足每天1000萬個頁面瀏覽訪問的能力,是一個高起點、高科技的地理信息服務平台,為測繪事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天地圖”服務已在全國災情地理信息系統中率先套用,實現了災情專題數據與天地圖地圖服務的聚合與集成服務。隨著天地圖開發套用的不斷深入,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將繼續充實和豐富。

網路分類導航

網路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網路目前已經成為了人們交流的一個重要媒介。
網站部落格瀏覽器網路文化
網路技術網路明星網路新詞網路語言
搜尋引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