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鹿山

大鹿山

位於玉環縣東南約15公里的大鹿山,由大鹿島和小鹿島組成,總面積151.2公頃。兩島原本一片荒山,解放後,經過拓荒者們20多年的艱苦創業,現已是綠樹成蔭,森林覆蓋率高達87.5%,有“東海碧玉”、“海上園林”之稱。1991年,由林業部批准建立的大鹿山森林公園現已成為我省東南沿海唯一的海島森林公園。受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影響,全島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月(1月)均溫6.9~7.2℃,最熱月(8月)均溫僅27.2~28.0℃,且海風習習,入夜即涼,是理想的避暑療養場所。

簡介

大鹿山是個名副其實的美麗島嶼,堪稱"東海碧玉"。 位楚門半島南側海上,西北近雞山,從坎門鎮登快艇,航程16公里,約25分鐘可達。 該島景觀以海上森林、奇礁異石和岩雕藝術稱"鹿島三絕",適宜度假、療養、觀光旅遊和聚會。

大鹿山主峰229.2米,島上森林覆蓋率已達87.5%,林木蓄積量達3300多立方米,有銀杏、香樟、黑松、木麻黃、紅杉、柳杉、北美鵝掌楸等204科534屬近1000種植物,基本形成以木麻黃為主並與其他常綠闊葉、落葉混交的層林,構成良好的植被。環島道路掩映於高大茂密的林間,曲徑通幽。漫步島上,有挺拔的美國紅杉、日本扁柏迎風而立,枝杈相交;有杜鵑花、梔子花遍布遠野;有白玉蘭、美人蕉點綴綠蔭叢中。良好的生態環境,也為鳥類和昆蟲提供了棲息和繁衍的場所。島上有10多種數千羽的鳥類,70多種昆蟲;斑鳩、黃鶯、雀鷹等成群出現。放養的山黃關,也常出沒於林間或昂立於岩崖。1992年11月,林業部批覆建立1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大鹿島是唯一的海島森林公園。

大鹿島山體屬雁盪山余脈坍陷入海中、部分又露出水面後形成,屬大陸下沉的殘片。主要是晚侏羅紀的火山基岩,經億萬年的海浪沖涮和剝蝕風化,形成奇異的岩石、洞穴和礁灘,景觀各具形態。1985年,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教授洪世清致力於“大地藝術”,根據海浪撞擊和海水腐蝕的岩礁塊石的各種自然形態,以摩崖、浮雕、圓雕等手法,雕琢出秦漢繪畫構圖風格的海生動物岩雕近百座。這些藝術作品結構簡煉,手法凝重,形意深刻。香港《美術家》雜誌評論說:“這個觸目都是石雕藝術的美術島,不但在中國,即使在全世界範圍來說,也是一個令人驚異的創舉。”

相關介紹

大鹿山與小鹿山隔水對峙,皆以島形似鹿而得名,兩島有鐵索橋相連,長76米,其景點稱"索橋風月"。兩島合計面積1.44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229米。鹿島的開發較早,島上有南宋兵寨、元代巡檢司等遺址,在明代初年亦見記載,但歷史上幾經海禁和戰事,至近代淪為荒島。1963年由省政府批准,始在島上建立苗圃(後改林場),先後引種木麻黃、紅杉、柳杉、鵝掌楸等150餘個樹種,經20多年艱苦創業,成為浙江省人工綠化最好的島嶼,森林覆蓋率達87.5%,1991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為海上森林公園,為國內14個森林公園中唯一的海上森林公園。

大鹿島位於玉環縣東南嶼披山洋海面上,由大鹿、小鹿兩島組成,互以淺灘相接,合稱大鹿島。總面積為1.7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5.45千米。傳說天庭有一隻六瑤花神鹿,為盜綠色種子撒播人間,遭霹靂擊頂,墜入海中。島因傳說而得名,也因山形似花鹿昂首于海面而命名。

島上風景島上風景
島上風景島上風景

玉環島大鹿山茅埏島洋嶼披山島雞山島

椒江區

路橋區

玉環縣

臨海市

溫嶺市

三門縣

定海區

普陀區

嵊泗縣

岱山縣

象山縣

甌海區

樂清市

蒼南縣

洞頭縣

平陽市

歷史由來

遠古時期的大鹿山下是一片廣袤富庶的平原,牛羊滿隴,沃野桑麻千里,先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平靜的生活。山麓有座大寺廟,香火旺盛,供養僧人數千。突然有一天,大雨傾盆,平地海水暴涌,惶惶不知所措的人們紛紛遷避高山。但海水也隨之上漲,淹沒了田園,淹到了山腰,眼看就要淹過山頂。這時,跟著百姓逃難的僧人們聚集在山坡上,在一位高僧指點下,齊聲發願:願以千僧滅頂之災,脫免百姓遺黎之難。千僧大吼,聲震天庭。說也奇怪,最後的涌浪剛漫過和尚的頭頂,海面就戛然停止上漲,但全部僧人卻都變成了"羅漢岩"的石頭。據說上天后來也動了惻隱之心,為了給這群倔強的和尚透透氣,退潮時讓他們露出一排排光頭。鹿島岩雕從1985年開始,中國美術學院洪世清教授致力於島上岩雕藝術開拓,以石賦形,就勢鑿成近百件海洋生靈,有探海之龜、欲躍之蝦、橫行之蟹等等。作品融於自然,透達出大自然和人文藝術的和諧之美。

島上的摩崖石刻亦頗大氣,"大鹿島"三字出自著名美術家劉海粟之手,其他名家題詞同樣氣派。"大鹿島度假村"在沿海眾多小島嶼中,可以說唯一堂皇的賓館,布局別致,內部裝璜高雅,占地4.8畝,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設高中檔客房37間,娛樂、服務等配套項目完善。赴大鹿島旅遊交通便捷,每天由坎門鎮發往該島的快艇、客船均有數個航班,節假日遊人如織。

其他

大鹿島,危峰險峻,盤磴嶇嶔,草木豐茂,礁崖嶙峋。丙寅端月,學棣洪世清梯航登臨。嗟乎鴻蒙初辟之陳跡,還疑補天填海之剩痕。鎚乃與古為新,衍漢墓魏窟絕藝,別開生面,為見闕鱗介傳神。世清素擅丹青金石,心高眼闊,涉海追崖。依形取勢,審雕慎刻。海風吹雨,潮音送夜。汗血十年,造像九十九座。魚龍百變,頃成海天奇觀。或翔懸崖,或臥沙灘,或隱洞壑,或躍水底。果然石不能言,默助無為之法,筆補造化,潛因妙用而成。群雕意承秦漢,剛健有為,倉郁多氣,無媚世俗態,崇尚自然,與海天一體。風蝕浪淘,人天同構。淘藝史一家之言,會長駐南溟之間。余嘉其藝,尤賞其志,故撰文以識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