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鹿山

鹿鹿山位於通渭縣城北部,距縣城15公里,位於隴陽、北城、寺子三交界處,平均海拔2350米,是華家嶺新景高廟山的風水嶺,氣候冷涼、溫潤,土層深厚,質地疏鬆,屬溝壑丘陵地形,是雲杉等樹種的適宜生長區。現以成為省級森林公園。

地理位置

1

鹿鹿山位於通渭縣城北部,距縣城15公里,位於隴陽、北城、寺子三交界處,涉及八個行政村,平均海拔2350米,是華家嶺新景高廟山的風水嶺,氣候冷涼、溫潤,土層深厚,質地疏鬆,屬溝壑丘陵地形,是雲杉等樹種的適宜生長區。

2005年5月經甘肅省林業廳批准成立鹿鹿山省級森林公園,規劃總面積30000畝。

歷史傳說

鹿鹿山北坡,居史料記載,在此出土距今四五千年的彩陶、石器等文物與燒陶窯址、居住房址、儲陶窯等古代人類遺蹟,屬仰韶文化石嶺下類型和甘肅仰韶文化馬家窯類型,具有很大的考古價值,該山被譽稱為“玉狼屏跡”,是通渭八景之一。

1

鹿鹿山系地形中部凸起似一孤島,六條小梁嶺向四周擴展,東坡和西坡平緩,南坡坡度較大,北部形成懸崖峭壁,形成天然的較為獨特的地形景象。傳說唐王李世民求賢訪能,從長安始至通渭,攀登貴地,只見山巒疊峰古木參天四野濃霧籠罩,迷住了唐王,久久不能出山,唐王曰竟有如此奇山,真乃江山處處皆勝地也。躊躇間突然從林中竄出三隻白狼擋住他的去路,唐王驚曰朕乃大唐當朝皇帝,因訪賢至此,諸位若為冤家對頭尋報前仇,於此朕只好以區區之體相於,若非仇非冤向我討封,則請微領示之,朕必封無辭,三狼點頭示意,三狼受封遂緩緩嚮導,引唐王出山。

唐王遂封三狼為白馬三大大王,封鹿鹿山為“玉狼山”。古有詩曰:“訪賢才唐王迷路,救聖駕白狼受封”。

此事不脛而走傳遍四方,從此在貴地修建廟宇。於公元前七百四十二年天寶元年十月十五日立碑記載,碑文為:玉狼山----忠利白馬大王、忠惠白馬大王、風利白馬大王,相傳三聖大顯威靈,託夢于山屏社學來人氏,借其耕牛從外地運來三棵轤杵,用做神樁,到如今逢雨過天晴站立高處,還可隱隱看見拉運轤杵的路線。

公元一六六二年康熙游東曾到次一游,並封三聖大王為總職大王,從此寺廟香火更濃,遊客絡繹不絕,直至文革期間寺廟毀壞,公元一九八一年春由社人手端碎石小瓦重新壘起,並尋找到很早遺留到現在的三棵轤杵和石碑,於一九八三年春由供香弟子集資修建小廟一座,當年用木桿搭戲台,重立五月初五唱廟會,並引來四面八方遊客聚中游景。

生態環境

1

鹿鹿山是華家嶺與新景鄉高廟山的風水嶺,山上森林茂密,青草茵茵,被民眾稱作是通渭縣城的“後花園”。鹿鹿山在華家嶺—鹿鹿山—高廟山樑嶺的中部,位於東經10515—10518,北緯3519—3520之間,園內平均海拔為2200米,年平均降水量為530mm左右,年均氣溫5.0。

土壤大多為黑壚土和草甸土,PH值在7.1左右.園內有草本、木本植物約400於種,多數屬於中生和中旱生類型,其藥草、食用野草資源較為豐富。現存主要樹種有雲杉、油松、落葉松、山杏、楊樹、沙棘、檸條、狼牙刺、山定子等50餘種。

生態修復

1987年被列為通渭縣針葉林建設基地,該地從1998年開始建設針葉林基地以每年以千畝的速度增加林草面積。

近幾年,又結合退耕還林等重點工程的實施,進一步加大造林綠化工作力度,成林面積18000畝,現有宜林面積12000畝,初步形成華家嶺至北城鄉莊子梁經鹿鹿山至新景鄉王灣梁的一條綠色長廊,為通渭縣北部水源涵養林及風景特用林建設奠定了基礎,培育了風景優美景觀特質明顯的森林植物群落

1

通渭縣每年營造雲杉、沙棘混交林1000畝,經過十多年的經營努力,現已鬱閉成林,保存面積達14000畝,山上森林茂密,青草茵茵,被人民稱作是通渭的“後花園”,對通渭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林業可持續發展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通渭縣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修複試點項目於2004年被列入黃河水土保持生態工程試點項目,經過3a實施,項目區內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林草覆蓋率從52.30%提高到60.29%,農戶人均純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態修復區養殖戶都實現了舍飼餵養,新建圈舍150座,養殖數量達6000多(只),實現牛、馬、豬、兔、雞等多元化養殖,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該項目的實施為本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初步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啟示

科學規劃

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是一項系統工程,直接關係到民眾的生產和生活,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科學規劃。在生態修復技術措施運用上,以保護和利用水土資源為核心,依據“源於自然,還於自然”的思想,為大自然恢復其自我修復能力創造條件,對位配置各類措施,以封為主,封禁、補造、撫育、管護並重,工程、生物、農藝措施相結合,生態修復與民眾脫貧致富相結合的原則。使項目區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隔離區,減少或禁止人、畜活動對生物群落的干擾和破壞,促使土壤質量正向發育,生態系統自我調控能力向健康狀況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加強組織

生態修復是新時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重大戰略調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加強生態修復的組織領導和部門協調,專門成立項目執行領導小組,健全管理機構、配備工作人員,明確和落實各部門的責任權屬。制定和頒布有關項目建設的法規及管理制度,對生態修復區林草及其設施的管護管理提出具體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廟會等多場合、多形式、多渠道對農民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印發傳單、公告、宣傳畫及日曆和手冊。為生態修復的順利實施提供組織保證和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整合項目,為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涉及農、林、水、環保、畜牧、財政、扶貧、科技等諸多方面,綜合性很強,我們利用中央資金的主導作用和退耕還林草的機遇,深化投資管理機制改革,整合項目資金,統籌兼顧,合理規劃,相互配套,鑲嵌實施,達到資金技術、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資金髮揮最佳使用效益。在項目建設中,與相關部門在工程實施、科研和監測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強合作,全面提升生態修復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態修復進度。在管理上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形成部門之間“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各投其資,各計其功”的工作機制。為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狠抓落實

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資源的開發必須符合自然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使其得到休養生息。必須按照“順應天時,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市場,遵循經濟規律;順應科學,遵循市場規律”的原則,堅持川台河谷區發展全膜覆蓋玉米、淺山區種植馬鈴薯、深山區發展畜草產業的種植結構調整思路,大膽探索,積極挖掘本地資源潛力,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大力發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藥材等富民產業。通過政策引導,利益驅動,解決了許多與民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實際問題,使支柱產業開發和扶貧攻堅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通過生態修復,既滿足了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條件,又確保了當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安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依法監督

生態修復能力的體現根本在於徹底控制人為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一切干擾因素和防止水土資源的污染,關鍵是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和封禁成果管護。為此,要採取以下強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監督執法網路。縣、鄉、村、社四級執法網路組織機構健全,並逐級簽訂監督管護目標管理責任書,做到責、權、利絕對明晰。
②依法具體落實“三區”劃分與“三權一案三同時”制度,嚴格管理,獎懲兌現。加強修復成果管護。

1

同時,對水保預防監督執法的檢查情況納入鄉鎮年終綜合考核評比的內容,推行獎勵機制,以管促封。使生態修復效益能夠正常發揮。
合理監測

監測工作所獲取的基礎數據,對於生態自我修復能力的研究及評價意義重大,根據基礎監測指標體系和監測評價體系要求,合理布設監測網路,採用實地定點、定時,多方位、多層次、多目標、多樣點統計調查的方法進行。著重做好以下監測內容:
①蓄水效益監測。定點觀測和統計徑流、土壤侵蝕、泥沙變化、流域降水量等數據,分析評價項目實施後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態效益監測。林地監測:採用多樣點抽樣調查法。草地監測:選用不同草地類型,採用刈割測定生長量等,分析評價了項目實施後的生態效益。
③社會效益監測。通過布設網點社經調查,採用分層抽樣的調查方法,以定點觀測和典型農戶調查結合,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評價項目實施後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根據監測結果與效益分析評價,為同類地區生態修復的科學研究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結語
生態修復是新時期水土保持的重要內容之一.,實施生態修復,必須將植被修復的技術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畜草轉化、法制宣傳、監督管護、效益監測等進行系統集成,形成一個多功能、多目標的生態修復措施體系,為修復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基礎。生態修復與區域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是辯證的統一關係。水土保持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水土保持又具有推動作用。

旅遊開發

1

山上現有通渭八景之一的玉狼廟,即“玉狼屏跡”座落於山頂,每逢佳節,城區居民及周圍民眾上山遊憩的逐漸增多。山上於端午節舉辦廟會,演唱秦腔、小曲等,文化藝術風采宜人,地方特色濃厚,人文景觀與自然生態景觀相互交融,呈現出一幅碧峰峻峭,雲霧繚繞,行人嚷嚷,風味濃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圖。
如今每年的端午節,這裡舉辦廟會,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此山已成為全縣人民觀光避暑的旅遊勝地。
鹿鹿山省級森林公園按照以人為本、重在自然、貴在和諧、精在特色的原則規劃建設,初步規劃設計以林草植物風光為主體,有西嶺茂林、玉狼屏跡、麋鹿溪澗、萬壽杏園、曠野綠廊等5個重點建設內容。這裡氣候相對溫和,土壤濕潤,光照充足,針葉林密布,空氣負離子含量高,每逢盛夏,蛾碟繁飛,蟲鳥穿梭,生趣盎然,景觀宜人,是旱源地區不可多得的憩息場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