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草

大青草

大青草,中藥名。為爵床科植物杜根藤Calophanoides quadrifolia (Wall.) Ridl.的全草。分布於浙江、湖南、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時行熱毒,丹毒,口舌生瘡,黃疸。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心、膽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時行熱毒,丹毒,口舌生瘡,黃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鮮品搗爛絞汁服。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直立或披散狀草本,高達50cm。葉對生;葉片橢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2-12cm,先端漸尖,基部漸窄成短柄,全緣;側脈4對。花密集生於葉腋內,有花1至多數;苞片倒卵狀匙形,長約7mm;小苞片缺;花萼裂片5,條狀披針形,長約7mm,被毛;花冠白色,筒狀,外被微毛,長8-12mm,冠檐二唇形,上唇近舟狀,下唇3淺裂;雄蕊2,藥室2,不等高,其中之一在下,有尾。蒴果棒狀,長約8mm。上部具種子4顆,下部實心,種子有小瘤狀突起。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草叢或林下。分布於浙江、湖南、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治口舌生瘡,時行熱毒,丹毒,黃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