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障鎮

大障鎮

大障鎮位於湖南省醴陵市南部邊陲,距城區31公里,東連泗汾鎮,船灣鎮,南接攸縣,賀家橋鎮,是醴陵市八個中心集鎮之一。大障鎮現轄37個村和4個居委會,總面積110.3平方公。大障鎮是原醴陵“南四區”革命老區,戰爭年代,湧現了洪旺申、楊從龍、楊海波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後代,於1996年建立了“醴陵南四區”蘇維埃革命紀念館,已成為紅色教育基地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大障鎮大障鎮

醴陵市轄鎮。1950年為第五區,1951年為第七區,1955年改稱大障區,1956年為大障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8年建鎮。位於市境南部,距市府31公里。面積65.6平方公里,人口3萬。轄白果洲、大障、鹽山、朱潭壩、江邊鋪、雙峰、泡塘、雙橋、若口、柴沖、新鵝、羅夾口、虎形坡、柞子塘、麥田灣、雙龍、木斗、荷花、東江、新陂、石沖、新聯等23個村委會和慶賀、濱河、礦區3個居委會。礦藏有煤、鎢、鉛、鋅、黑泥、陶泥等。建材、造紙、煤炭業發展較快,為市南部新興工業城鎮。農業主產水稻。特產辣椒,為省重點辣椒出口基地。

大障鎮是丘陵地形,周邊的農民都是種水稻,但你可以在沿途可以看到許多田地都有些荒蕪,長滿了雜草。基本沒有什麼工業,所以污染也不是很重,主要的污染來源是生活垃圾,大障鎮旁邊有一條河流,水質基本還過得去,但裡面都是生活垃圾,估計幾年前還可以下河游泳,現在不行了。偶有鴨子在河面上覓食,倒是一幅怡然自得的圖畫

大障鎮位於素有“瓷都”、“花炮之鄉”之稱的湖南省醴陵市,,東連泗汾鎮船灣鎮,南接攸縣、賀家橋鎮,是西南部的交通樞紐,也是醴陵市西南部的經貿中心。

大障鎮山峻水曲,風物宜人,年平均氣溫11.9攝氏度,雨水充沛,光熱充足,大障鎮前有天華台、明月峰,後也五鳳、龍龜諸山,層巒疊嶂,蜿蜒曲折,氣勢磅礴,形如屏障,故名大障。大障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特別是國民革命時期,大障人民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為革命作出重大貢獻,大障成為醴陵市“南四區”革命的中心,從“馬日事變”到新中國成立,大障鎮被民政部門追認為烈士的就有400多人。集鎮境內全省文明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並有蘇維埃革命烈士紀念館供後人瞻仰,是醴陵市著名的紅色旅遊區。

因為日照時間充足,雨量充沛,自然環境適宜等特點,大障鎮物華天寶,名優特產很多,其中辣椒、生薑、絲瓜、茶葉、茶油等尤負盛名。大障辣椒以形如羊角,鮮紅透明,肉厚籽小,味美湯紅,辣中有甜而被譽為“玻璃椒”,馳名中外。生薑年產量有30萬公斤,年產值六十多萬元。還有以早熟絲瓜為主,以苦瓜豆角等為補充的1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產品遠銷浙江、廣東等地。

大障鎮擁有中國鞭炮業三強之一的神馬花炮有限公司,年產量80萬箱,產值8000萬元,產品遠銷歐、美、日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大障鎮礦產資源豐富,有無煙煤、矽火泥、陶泥、紅顏料石等,其中尤以煤礦資源豐富,有開採量10萬噸/年,能開採100年的煤礦儲存量;還有取之不盡的石灰石英鐘原材料。

改革開放以來,大障鎮邁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特別是建鎮以來,該鎮人民銳意進取,艱苦創業,經濟工作和各項社會事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在城鎮建設上,大障鎮銳意進取,現有工業品市場正籌建開發。整個工業品市場建設面積3500平方米,處於鎮區中心地段,現準備建設工業品交易大樓,能容納攤位500多個,交易額預計可達5000萬元,是該鎮最繁華最理想的經商重地。

大障鎮還擁有年產量20—50萬噸的醴陵市第二水泥廠,現正準備整體轉讓。碧水藍天,山川秀美,政通人和的大障,熱忱歡迎各路客商前來投資、興業、發財!鎮政府將提供用地,稅收、水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該鎮建鎮18年來,堅持環境建設、經濟建設,城鎮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方針,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現在大障鎮區建設面積已達2.5平方公里,集鎮總投資近億元,公共設施投資500多萬元,年集貿交易額5000多萬元。在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的同時,保證了環境建設,城鎮建設的同步發展。現在大障鎮區交通便利,鎮容鎮貌規範,是醴陵市整體最規範的衛生城鎮之一。

本著“追求現代功能,鮮明地方特色,建設最適合人生活的生態小城鎮壓”的理念,從建鎮至今,堅持了科學的集鎮建設管理辦法,按照“人民城鎮人們建”的原則,將土地開發的資金,全部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去,重點抓小城鎮的亮化、美化和綠化工作,使鎮區的配套設施基本完善。從1995年開始,該鎮成立了城管隊,對城鎮嚴格依法依章進行管理,城鎮面貌日新月異,一個逐步走向文明、發展、富強的小鎮屹立在了世人面前。

歷史沿革

大障鎮舊名泉塘,因原所在區、鄉南倚高峰,猶如屏障之義命名大障,日久泉塘亦稱大障,1981年因泉塘重名,遂定今名,鎮仍沿襲此名。1950年為第五區,1951年為第七區,1955年改稱大障區,1956年為大障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6月改鎮。1996年,面積65.6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白果洲、大障、鹽山、朱潭壩、江邊鋪、雙峰、泡塘、雙橋、若口、柴沖、新鵝、羅夾口、虎形坡、柞子塘、麥田灣、雙龍、木斗、荷花、東江、新陂、石沖、新聯等23個行政村和慶賀、濱河、礦區3個居委會。2004年轄慶賀、濱河、麥田3個居委會,東江、雙橋、新陂、白果洲、大障、雙峰、羅夾口、虎形坡、柞子塘、江邊鋪、柴沖、新鵝、若口、新聯、雙龍、石沖、荷花、鹽山、泉塘、木斗、灣富、泡塘22個行政村。2005年,原馬戀鎮的巷前、申明、象形、汪家壠、南屏、塘村、馬戀、西林沖、齋江、長茅港、彈子坑、汪家橋、羅塘、玉坎等14個行政村和建湘、瀟湘2個居委會劃入大障鎮;調整後,大障鎮轄4個居委會、37個行政村,總面積110.4平方千米,總人口4.91萬人,鎮政府駐大障。

基本規劃

大障鎮大障鎮

大障鎮的鎮上基本都是沿街建築,二至三層,高的有五層,一般一樓是鋪面,樓上住人。一條長長的直筒子形的街道,長約一公里左右。大都是九十年代建起來的房子。商鋪里有賣日雜貨的,有做窗簾的,有開理髮店的,也有網咖、旅館等等。在鎮中心裏面,有一個大的農貿菜市場。這裡還是沿續了過去的趕集的做法,每逢集日,農貿市場就人山人海,四里八村的人都到鎮上趕集。集上都是農副產品,土特產,也有劣質的服裝以及小電器用品等。

大障鎮基本是一個農業村鎮。鎮上的居民主要靠做小生意,如加工門窗、窗簾、網咖、理髮店、賣日雜品、生產資料、燒滷肉等等。鎮上的居民基本都很閒,沒有太多的生存的壓力,所以沒事都聚一起可以聊聊天,打打牌。鎮上的娛樂不多,主要就是網咖上網,或者檯球之類的,沒有公園,綠化也很少,太陽大時候,白花花的陽光映在水泥馬路上,耀人眼。平時的中午或傍晚,一群群中小學生放學了,就從街中心走過,一個個的散進每家每戶。

鎮上的綠化很少,也談不上什麼城鎮規劃。其它如醫院、學校配套的設施都是簡單的。曾見過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招商需要做過一些村鎮規劃,花了幾十萬的規劃費,請一些學院或規劃公司做了很漂亮的圖冊,除了給描繪了一個很美好的前景外,能落下地的實際建設,很少有能實施的。而且許多地方基本上是過兩三年就需要修改城鎮規劃,無什麼前瞻性。估計大障鎮是沒有什麼太先進的規劃。

中國的許多小城鎮基本上都和大障鎮差不多。走得多了,感覺有些千篇一律,走到哪裡都是這樣的門面街道,只不過這個鎮叫大障鎮而已。也有許多走特色化的小城鎮,有的走工業化道路,有的走旅遊業道路,實在沒有資源的,或者沒有特色的,也就千人一面了。

其實建設好小城鎮,或許會是中國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以及化解掉大城市環境以及人口壓力等等因素的一個方子。有錢的地方政府就有能力投入基礎建設,發展更快,沒錢的地方政府,都在想法設法的招商引資,也在謀求發展,不管怎么樣,大家想有好的生活。

遠教興鎮

學以致用是遠程教育工作的落腳點,湖南醴陵市大障鎮在抓好學習培訓的基礎上,注重將遠程教育工作與農村實際相結合,充分發揮遠教效用,遠教學用效果再顯新的起色。

一是先進性教育的新平台。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遠程教育為先教活動的開展搭建了良好平台。遠教辦與先教辦聯合,與黨校、農辦、司法、國土、計生等部門,將黨建知識、政策法規、農業科技知識等編印成冊,下發到各村黨組織和各遠程教育站點,滿足當前農村黨員學習、生產、生活的需要。各遠教站點利用網路優勢,加大了對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基層黨組織的宣傳,進一步增強了廣大黨員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新農村建設的新動力。在方興未艾的新農村建設中,遠程教育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大障鎮雙橋村利用村遠教站點為外出務工黨員和本村籍知名人士立檔,建立“鄉情站點”。今年,在村道路建設大會戰中,多名在外人士捐資4萬多元修建村級水泥路,既聚人心又濃鄉情。

三是農民致富的新視野。遠程教育站點為廣大農民民眾提供信息傳遞,拓寬致富門路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得到彰顯。

幹部清掃隊

每天5:00天剛擦亮的時候,細心的人們總是能看到大障鎮集鎮主街上躍動著這樣一群身影,他們揮舞著掃帚、鐵鍬等工具仔細地清掃集鎮生活上每個角落,精心為集鎮“梳妝打扮”,清掃、養護著居民的生活家園,以一片潔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以前,集鎮髒、亂、差現象隨處可見,大街小巷紙屑遍地,市場、路邊垃圾成堆,環境衛生不盡人意,居民對此怨聲載道,鎮容環境一度成為當地居民廣為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之一。

借全市村級區劃調整的東風,大障鎮居委會換屆選舉後產生的新一屆居委會領導班子急民眾之所急,想民眾之所想,誠心誠意為民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居委會成立的第二天,支委書記顏根雲便組織黨員、支委班子成員每天5:00對鎮區大街小巷進行清掃保潔。此舉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廣大居民交口稱讚的同時,競相仿效,一時間,居民的環衛意識得到迅速提高。現在,步入大障集鎮,處處顯現出一片乾淨整潔的嶄新氣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