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萬人坑

大通萬人坑

淮南市大通“萬人坑”教育館是公益性事業單位,位於淮南市大通礦南,始建於 1968年,全館占地面積約31571.24平方米,建築面積6900平方米,展室面積約2400平方米。教育館現對外開放的展覽有教育館概述、日寇侵占大通期間布局沙盤、礦工生產生活用品用具、礦工上下工流程泥塑、礦工作業場景、日寇殘害礦工刑具、大病房概況、三條白骨大坑、秘密水牢等。萬人坑形成於1943年春,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瘋狂掠奪我國煤炭資源,殘害我國礦工的歷史鐵證。現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省國防教育基地、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形成歷史

大通萬人坑大通萬人坑

大通萬人坑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礦南,舜耕山北麓南山腳下的一個亂石崗上,形成於1943年春。1938年,

日本侵占了大通煤礦,在其後的7年時間裡,他們在大通煤礦施行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統治。為了掠奪煤炭資源,榨取中國人民的血汗,迫使廣大礦工在極其簡陋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下工作,經常慘遭殺害。1942年秋,礦工中傳染病流行,死亡率高而快。居仁村的一個廁所里,一夜之間發現32具屍體;尚義村東門內,一天之內就拖出178具屍體;八道工棚住有五百名工人, 幾個月全部死亡……,大批的工人含恨死去。日寇及其走狗,為了掩人耳目,把這種病說成是“瘟疫”流行,“天意”使然,並在礦南臨時用蘆席搭起大棚,稱之為“大病房”,把成千上萬的工人拖來,關在那裡,不醫、不治、不準外出、不準探視,連開水也不供應。“名曰大病房,就是停屍房,進了大病房,十人九人亡”。大批大批的礦工在這裡死去,屍體滿山遍野臭味難聞。1943年春,日寇為掩蓋他們的滔天罪行,指使總監工王長明糾集軍警、漢奸,用刺刀、皮鞭,硬逼著工人在這裡挖了三條深5米、長20米、寬3米多的大坑,把滿山遍野的屍骨集中拋入坑內, 丟一層屍骨,灑一層石灰,就形成了“萬人坑”。大通萬人坑是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在我國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鐵證。

據統計,在1938年6月至1945年8月,大通煤礦有17000多人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之下,僅在1942年秋到1943年春的短短几個月,死難者就有13000多人,屍體都被拋棄在荒山腳下,堆積如山。

在日軍侵占淮南煤礦期間,成千上萬的中國礦工遭受了最野蠻、最殘酷的掠奪和血腥的殘害。淮南大通“萬人坑”就是一個典型縮影和鐵證。

歷史發展

1968年,淮南市委、市政府和淮南礦務局(淮南礦業集團前身)研究決定對大通“萬人坑”等五點日軍侵華罪證遺址進行查證和保護。同年正式開館展示。

1986年,大通萬人坑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7年6月,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安徽省旅遊局批准為國家2A級景區。

2011年3月,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安徽省旅遊局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2010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之際,淮南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省政府命名為“安徽省國防教育基地”。

2013年3月,大通“萬人坑”、秘密水牢、站後碉堡、日軍司令部等9處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9月1日,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其中,安徽省共有兩處,淮南市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名列其中。

2015年,為了迎接抗戰勝利70周年,國家文物局支持200萬元對大通萬人坑遺址進行整修,遺址上的大通萬人坑教育館於2月8日至8月底進行閉館整修。4月底,完成《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保護與展示利用規劃》;5月底完成存列大綱。除了教育館之外,同時將對9處遺址進行規劃。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文物本體包括萬人坑、站後碉堡、碉堡水牢、秘密水牢、窯神廟、日軍司令部、日軍彈藥庫、日軍地堡、日軍南宿舍碉堡9處遺址,一期重點修繕萬人坑、站後碉堡、碉堡水牢、秘密水牢、窯神廟5處遺址,對日軍司令部、日軍彈藥庫、日軍地堡、日軍南宿舍碉堡4處採取必要搶救加固措施,對文物環境進行清理整治。

輝煌歷史

大通萬人坑大通萬人坑

大通“萬人坑”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入選全國國小語文課本和國中英語課本,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著很大的

影響。全國各地湧向大通“萬人坑”的參觀者,要排隊等候三天才有機會進館參觀,為此,當地政府特地建造了3000——4000平方米的招待所。據統計,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自建館以來,已接待國內外參觀人員1200多萬人次。

館區環境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掩映於一片森林叢中,南望綿延的舜耕山。館區沒有高樓大廈,全是一層的瓦房,只是在中心萬人坑周圍豎起了仿古滄桑的高大木頭架,上書“牢記歷史,珍惜和平”8個大字。教育館現對外開放的展覽有教育館概述、日寇侵占大通期間布局沙盤、礦工生產生活用品用具、礦工上下工流程泥塑、礦工作業場景、日寇殘害礦工刑具、大病房概況、三條白骨大坑、秘密水牢等。展室分為6個部分,分別是前言,礦山淪陷、人間地獄,殘酷掠奪、以人換煤,泥塑造型,滔滔罪行、罄竹難書,大通萬人坑簡介。各個展室里保留著當年礦工的衣服、挖煤工具、乞討用品,還有珍貴的歷史照片。

歷史意義

名曰“萬人坑”,又何止萬人? 據敵偽檔案統計, 拋進坑內的多達一萬三千多人。此處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罪惡的鐵證,也是當前對人民民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場所。

大通“萬人坑”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瘋狂掠奪我國煤炭資源,殘酷迫害我國礦工的歷史見證。銘記日寇侵華罪行,對於激發全民族的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觀指南

觀眾接待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自建館以來,已經接待了國內外參觀人員1200多萬人次,目前每年參觀人數為30萬人次。如今,館內人性化設施更為完備,新增加了醫務室、遊客休息場所,購物活動中心,以及無障礙通道,為特殊人群增設的輪椅,手杖、手機充電裝置等等。

開放方式

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

夏季:上午8:00-11:30 下午14:00-17:00

冬季: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00

開放時間:周一閉館

地址交通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礦南社區

公交:122路 安成鋪-九龍崗;G2路 安成鋪-淮南東站;6路 蔡家崗-大通;28路 田家庵-大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