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萬人坑教育館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大通街道礦南社區,始建於1968年,占地面積31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600多平方米,展室面積2400平方米。其中秘密水牢、碉堡、白骨大坑、窯神廟等在1986年被安徽省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995年起至今,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均被安徽省委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2017年3月,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基本信息

建館歷史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大通萬人坑教育館簡介

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礦南,舜耕山北麓南山腳下的一個亂石崗上,形成於1943年春。

1938年,日本侵占了大通煤礦,在其後的7年時間裡,他們在大通煤礦施行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統治。日寇在大通煤礦期間採用打活靶、蹲水牢、站燈籠、裝麻袋等兇殘手段,殺害了無數抗日誌士,瘋狂掠奪我國的煤炭資源。

1938年6月至1945年8月,大通煤礦有17000多人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之下,僅在1942年秋到1943年春的短短几個月,死難者就有13000多人,屍體都被拋棄在荒山腳下,堆積如山。

1943年春天,屍體開始腐爛,日本侵略者忍受不了臭氣,強令礦工們挖了3條長約20米、寬5米、深3米的大坑,將屍骨拋入坑內,就形成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大通萬人坑教育館

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大通“萬人坑”曾被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列入安徽省國小語文課本和國中英語課本。

1986年,大通萬人坑、秘密水牢、碉堡水牢、窯神廟、站後碉堡等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大通萬人坑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1年3月,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安徽省旅遊局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2013年,大通萬人坑、秘密水牢、碉堡水牢、窯神廟、站後碉堡、日軍彈藥庫、日軍地堡、日軍南宿舍碉堡、日軍司令部等9處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9月1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作為安徽僅有的兩個紀念設施之一,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位列其中。

侵略罪行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大通萬人坑教育館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依據“萬人坑”而籌建。大通“萬人坑”是日寇一手造成的,是日寇發動侵略戰爭,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鐵證。

1938年6月4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侵占了大通煤礦。在隨後的7年間,他們在大通煤礦施行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統治。日寇推行了奴役政策,採用“以人換煤”的手段,瘋狂掠奪我國煤炭資源,造成17000多人死亡,7000多人傷殘。

他們採用打活靶、蹲水牢、站釘籠、裝麻袋等等兇殘手段,殺害了無數的抗日誌士,僅在1942年秋至1943年春,短短的幾個月,就有13000多人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下。死難礦工被拋棄在荒山腳下,後經挖坑等掩埋,形成了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萬人坑”里的具具白骨,都在控訴著日寇的侵略罪行,“萬人坑”凝聚著民族的怨恨,見證著中華民族那一段屈辱的歷史,是粉碎任何企圖歪曲歷史、美化日寇侵略戰爭的有力武器。

展館介紹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展品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展品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位於淮南市大通礦南,全館存列文字解說、文字圖片60張,舊社會礦工生活用品及生產工具98件(個),人物泥塑像91個,日寇侵占大通煤礦期間形成的白骨大坑3條,修建的碉堡兩座,秘密水牢一處,還存列著日寇摧殘礦工的刑具器械等等。是一處集紀念、教育於一體的景區。包括大通萬人坑紀念館、碉堡、水牢、窯神廟。

教育館現對外開放的展覽有教育館概述、日寇侵占大通期間布局沙盤、礦工生產生活用品用具、礦工上下工流程泥塑、礦工作業場景、日寇殘害礦工刑具、大病房概況、三條白骨大坑、秘密水牢等。

萬人坑紀念館

1968年,在原址上建立大通“萬人坑”展覽館,2005年9月,大通“萬人坑”展覽館正式復館,並向市民開放。館內有3個南北向的長20米、寬3米、深3米的土坑,飢餓、傷病、被迫害致死的大通煤礦礦工和抗日誌士的遺體被陸續拋入坑中,累計3萬具。此坑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罪惡的鐵證,也是當前對人民民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場所。

碉堡水牢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大通萬人坑教育館

1、站後碉堡:位於原大通火車站西面,建於1943年間,高12米,面積28.27平方米,是日寇在大通修建的碉堡中最高的一座,控制東西交通的制高點,以防止游擊隊襲擊和工人造反。

2、碉堡水牢:位於大通礦南,現大通一小校園西北角,建造於1939年冬,分上下兩層,上層為碉堡,地平以下為水牢,面積44.18平方米,直徑7米,深2.2米。

3、秘密水牢(又名室內水牢):1939年冬與碉堡水牢同時建造。原位於大通礦南門內東側,因礦區開採塌陷,1968年按其原結構遷建於“萬人坑”西北面。水牢長3.5米、寬2.5米、高3.2米。

大通窯神廟

1941年7月始建,是一座灰瓦屋頂、斗拱飛檐的日式建築,位於大通二小校園北面,占地94.5平方米,廟前有開闊的場地,廟內設有神龕。原供有三尊神象,中間是騎著毛驢、脖子上掛著一串銅錢的太上老君,左為火神,右為水神。窯神廟是日本軍國主義及其走狗利用封建迷信進行思想統治和榨取工人身上血汗錢的工具。

獲得榮譽

1986年,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2007年6月,被公布為AA級旅遊景區。

2010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之際,淮南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省政府命名為“安徽省國防教育基地”。

2011年3月,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安徽省旅遊局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2013年3月,大通“萬人坑”、秘密水牢、站後碉堡、日軍司令部等9處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列入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自建館以來,已接待國內外參觀人員1200多萬人次。大通“萬人坑”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入選全國國小語文課本和國中英語課本,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2017年3月,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