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樓影城

大觀樓影城

大觀樓影城,1905年,原“大亨軒茶樓”改名為“大觀樓影戲園”,是南城最早的固定放映電影場所之一。2005年1月22日,“中國電影誕生地百年紀念活動’大觀樓影院論證會’”召開,中國廣電總局、市委宣傳部、是廣電局、市文化局、宣武區政府領導到會並發言,會上的級領導對大觀樓作為中國電影誕生地表示祝賀,並提出建立“中國電影第一廳”。2005年4月,召開“大觀樓中國電影誕生地裝修設計專家評審會”,請古建專家、規劃局、電影專業人士對大觀樓改造的宗旨、裝幀、功能、定位、形式、規模製定出了具體方案。

基本信息

影城歷史

大觀樓影城大觀樓影城
1905年,任景豐任老闆,兼營“豐泰照相館”、“中西藥房”、“木器行”生意。同年,任景豐拍攝譚炎培主演的戲曲影片《定軍山》,並在大觀樓影戲院公映。《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放映的最早的一部民族電影。
1907年,改為“大觀樓影戲院”,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麻風女”。
1913年,前門外大柵欄街的“大觀樓電影園”更名為“大觀樓電影院”改造重張,正式開業。從此才有了當時北京首家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經營的“專業電影院”。
1927年1月,前門外大柵欄的大觀樓重張。
1930年8月1日,大觀樓在南城最先實行男女同座,這在當時的影院中引起了轟動,表明了經營者比較先進的經營意識。
1935年,改造設備,安裝法國百代(Pathi)35毫米有聲放映機。
1941年2月7日,大觀樓再次重張,並經過改造建成為南城一家較好的中型影院。
1945年3月,更新設備,使用設備羅拉(Roia)<日>35毫米固定放映機,晉升為主輪影院。
1945年10月3日,大觀樓等八家影院同時上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新聞電影”,也陸續上映了一些當時有一定影響的國產影片。還加演曲藝、話劇,如:尤光照、馬三立、趙佩茹、常寶昆劉寶權、喜彩蓮、小蘑菇等知名人物都在這裡登台獻藝。
1945年10月,大觀樓與真光、芮克、蟾宮、亞洲會館、新新、同樂、中和等八家影院最先一批開始了聯合放映。
1955年1月,大觀樓作為對私營資本主義改造的試點,率先實行公私合營。公私合營後的影院實行計畫經濟,基本上是電影公司排什麼影片,影院放映什麼影片,放映收入按照分成比例全部上繳。
1992年7月17日,大觀樓被北京市文化局評為“一級影院”。
1998年2月16日,大觀樓成為“北京市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團體會員。
1998年2月,大觀樓被宣武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一九九七年度宣武區文明單位“。
1999年3月,大觀樓被宣武區精神文明委員會授予“看愛國影片做新時代好少年大觀樓杯徵文活動最佳活動獎”。

影城榮譽

大觀樓影城大觀樓影城
2000年1月,大觀樓被北京市文化局評為“二星級影院”。
2001年3月,大觀樓被宣武區精神文明委員會評為“二零零零年度宣武區文明單位”。
2002年,《西洋鏡》劇組導演胡安,主演夏雨來大觀樓參加首映儀式。
2004年11月18日,中國電影誕生地紀念活動之一“大觀樓影院建任景豐先生塑像”。中國城市影院發展協會發出“關於資助建立民族電影拓荒人任景豐先生塑像倡議”。

北京電影院盤點

電影已經成為很多人業餘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道調味劑,這裡把北京的影院做了一一盤點,以後就近看電影就方便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