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胡同

大興胡同

大興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北部,東起細管胡同,西至交道口南大街,南與北剪子巷、文丞相胡同相通,北與花梗胡同相通,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大興胡同大興胡同
位於東城區西北部,東起細管胡同,西至交道口南大街,南與北剪子巷、文丞相胡同相通,北與花梗胡同相通,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

大興縣始置於,是其時的大興府首縣。元滅金後,設大都路總管府,撤大興府。明初,國都南遷,大都路總管府改為北平府。永樂元年(1403)改北平為北京,北平府升為順天府,下設大興、宛平兩個依郭縣,以鼓樓為界,東為大興,西為宛平。清因之。縣署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在今大興胡同西口北側。民國十七年(1928),首都南遷,北京又改為北平,二十四年(1935),大興縣政府由北平遷駐大紅門。縣署改為他用,今被東城公安局占用。據載,大興縣署舊有大門,儀門、大堂、二堂至署內六層。大門之內有監獄、土地祠、縣丞和典史署,占地四千平方米。現大部建築拆除蓋樓。大興縣署對面有大興縣城隍廟,廟西有萬善寺,尚存,作為民居。明清之時,有城隍出巡祈雨活動,民國後廢除。

大興胡同,明朝屬教忠坊,稱大興縣,清朝屬鑲黃旗,清乾隆時稱大興縣胡同,光緒時稱大興縣署胡同,民國時復稱大興縣,並將縣署兩側胡同分別稱為大興縣東胡同與大興縣西胡同。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大興縣東胡同、大興縣西胡同併入,改稱大興胡同。“文化大革命”時撤“縣”,稱大興胡同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