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山吃葡萄

大澤山葡萄一直和萊陽梨、昌樂西瓜等為山東特產之一。1995年3月,在全國“百家特產”評選中,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首家“中國葡萄之鄉”稱號。2008年7月大澤山葡萄是青島市繼嶗山綠茶、馬家溝芹菜之後第三個通過“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定的特色品牌。

生長環境

中國的山地丘陵地形比比皆是,但像大澤山這樣獨特的自然條件卻不多見,大澤山脈綿亘百餘平方公里,葡萄種植區域集中於山脈西麓一帶,方圓約30里,呈東西走向,橫貫在膠東半島東部,像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來自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山前溝澗交錯,形成大小不等盆地川夼,大澤山鎮中心為泉水匯集的水庫--大澤山水庫,村落和耕地分布山腳下、水庫旁,“群山環而出泉,匯為大澤”,群峰環繞大體上構成了一個大盆地環境,造就了一個適合葡萄生長的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小氣候區,同時春季氣溫回升早,大櫻桃等水果比煙臺地區早成熟7-10天,雨量多集中在6、7月份,在8、9月葡萄成熟季節,大多數年份天晴少雨,晝夜溫差大,利於果實積累糖分,與法國的地中海型氣候相似,非常適宜葡萄種植,20世紀70年代始,國外專家先後前往考察,稱譽大澤山是“中國的波爾多”。土壤為岩石風化形成的沙壤、棕壤等砂質土,透氣性強,富含磷、鉀等,有機質多。葡萄種植歷史悠久,始於何時,無法考證。成書於清康熙五年的《平度州志》,已把葡萄列為主要水果之一。據此推算,大澤山葡萄栽培歷史至少在300年以上。三山東頭村、譚家夼、尹家、潘家等村是為種植最早的村莊。清末,已較普遍和大面積種植,品種主要是龍眼(獅子眼)、柳子,一直為原青島葡萄酒廠供應原料,80年代後葡萄種植成為當地主業,糧食作物停止種植,近年來釀酒品種發展較快,煙臺張裕、青島華東、中糧等葡萄廠家在當地設有種植基地。生食當家品種為“玫瑰香”、“澤山一號”,釀酒當家品種為“莎當妮”、“赤霞珠”、“百醇”。葡萄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
品質:穗大粒飽,色澤鮮艷,皮薄肉嫩,甘甜多汁,口味宜人。據測量,含糖量一般在18-27度之間,最高可達33度以上。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經常食用具有軟化血管、滋潤肌膚、減肥、防癌等功效。諺語云“眼看穩頭美,刀切不流水,入口勝蜜糖,滿口清香味。”
近年套袋技術大面積推廣,使葡萄品質大幅度提高,向無公害、綠色無污染邁出重要一步。

榮譽

大澤山葡萄一直和萊陽梨、昌樂西瓜等為山東特產之一。1995年3月,在全國“百家特產”評選中,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首家“中國葡萄之鄉”稱號。1999年昆明世界博覽會上獲金獎。在2008奧運推薦果品、中華名果展評會上,在青島市推薦的三個水果品種中獲唯一一個一等獎,被命名為“中華名果”。 2008年7月大澤山葡萄是青島市繼嶗山綠茶、馬家溝芹菜之後第三個通過“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定的特色品牌。 2008年7月大澤山葡萄是青島市繼嶗山綠茶、馬家溝芹菜之後第三個通過“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定的特色品牌。

交通路線:
公交線:從當地到達平度市後,乘坐“平度-青楊”的鄉鎮班線車,在三山東頭村下車,票價8元;
自駕車路線:到達平度市後,沿著218省道(青沙路)去萊州方向,一直向北,在店子鎮(有拱形門“店子”二字)駐地(平度市第三人民醫院北200米處)向右拐(有路標指示“青楊”),向正東駛去,在北盛家村向左拐,向正北駛去,一直沿著柏油路,不上水泥路和土路,就到達三山東頭村。從平度市到三山東頭村約30公里。

注意事項:
根據往年經驗,遇到周末在大澤山縱深村莊人多車多,杜塞嚴重,甚至找不到吃飯的地方,遊客應提前查看地圖,事前和當地園主聯繫,避免陷入人海,耽誤時間,將放鬆變成勞累。2011年青島大澤山葡萄節還將於9月1日開幕,實際上,玫瑰香葡萄一般8月下旬山坡地即開始成熟,一直到9月下旬,澤香葡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最佳。9月1日的葡萄節只是政府舉辦的開幕式,領導講講話,各個村表演個節目什麼的,簡單的說就是政府通過這種形式向大家傳遞一個信號:大澤山的葡萄熟了,歡迎來吃啊!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