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河

大洋河位於遼寧省東部,共有大小支流530多條。全長230.2公里,流域面積1068.4平方公里,於東港市黃土坎鎮境內注入黃海。

概況

大洋河位於遼寧省東部,大洋河水系共有大小支流530多條。發源於岫巖滿族自治縣,大洋河是岫巖境內最大的河流,是岫巖的母親河,大洋河全長230.2公里,鞍山市境內流長180.2公里,在丹東市境內有21公里,流域面積1068.4平方公里,於東港市黃土坎鎮境內注入黃海。大洋河及其支流已建有古龍、三大步、土門子、羅圈背等水電站。大洋河是遼東半島地區最大的一條獨流入海河流,水系發育良好,水量豐沛,水土流失較輕,河流含沙量較少,是遼寧省東部地區少沙河之一。因河水流量大如汪洋之意而得名。大洋河發源於偏嶺鎮—一棵樹嶺南側,由西北流向東南,至哨子河鄉哨子河村東側與哨子河水匯合後出境,至丹東市在東港市黃土坎注入黃海。大洋河支流多,水量大,流速快,落差大,非常適宜開展漂流。

歷史

明末清初之際,岫巖大洋河流域曾經是水上古戰場,就在今天大洋河水上漂流的這一段河面上,曾經發生過一場非常慘烈的戰鬥。 據明清史料《滿文老檔》記載:1621年岫巖被努爾哈赤的後金兵占領後,明朝就不斷地派兵進攻,企圖收復岫巖。1623年,也就是明朝天啟三年、後金天命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夜裡,明朝遼東遊擊、大將毛文龍派1000餘名明軍,乘船8艘、獨木船14艘,從今天的東港市黃土坎一帶,沿著大洋河逆水而上,進入岫巖,攻擊駐守岫巖的後金兵。當時雙方就在從口子街北洋橋這一帶的水面上和兩岸展開了激戰。明兵由於逆水而上,又是長途奔襲,疲憊不堪,結果1000餘人全部被後金兵殺死,戰船被後金兵繳獲3艘。

傳說

早些年,大孤山以東那場兒,是一大片平地,根本沒有大洋河。你猜,大洋河是怎么來的?這可有個說道呢。聽老人傳說,在早哇,大孤山根兒底下住著這么一家子,就父女倆。也不知道姓什麼,光知道爹爹是個石匠,人們都叫他老石匠。閨女叫洋菊。爺倆個,老石匠天天上山劈石頭,做石活兒。洋菊在家做飯,收拾家。洋菊這閨女,才十六歲,出脫得大閨女似地。那小臉蛋,活像個花骨朵,可俊啦。山前山後,沒有不夸洋菊的。
有一天,老石匠吃完早飯,對洋菊說:“洋菊呀,你在家好生看門兒,爹出門攬點活兒,五七六天的就回來啦。”說著,老石匠背起錘子鑽子,走啦。
洋菊可聽話了。爹走後,哪也不走,天天呆在家裡。
一晃五天過去了。老石匠沒回來。洋菊想爹,倚在門口望,乾望也不見爹的影兒。第二天,洋菊還是敞著房門,倚在門口望爹爹。
這時候,來了一個小伙子,沒等到院子裡就喊:“洋菊──!”
洋菊愣了。這是誰呀?我怎么不認識他,他為什麼認識我呢?正想著,小伙子走進院裡,在洋菊跟前站下了,剛想跟洋菊說話,洋菊一想,爹沒在家,我一個閨女家怎能隨便和一個不認識的男人搭話呢。一轉身退到屋裡,返手插上門。
這一宿,洋菊沒睡好覺。天亮了,洋菊還是倚著房門望爹爹。老石匠已經七天沒回來了。誰知洋菊剛倚在門框上,朝前一望,那個小伙子又笑嘻嘻地來了。小伙子來到洋菊跟前,開口就說:“洋菊妹妹,我早就知道你這個人,早就想娶你,可惜沒有機會見到你。”洋菊一聽,又氣又羞,紅著臉兒,轉回身,砰的一聲關上了房門。
這一宿,洋菊又沒睡好覺。她睡不著啦,心裡老是想著這兩天發生的事兒,那小伙子的影子老在腦袋瓜里打轉轉。
又過了兩天,那個小伙子又來了。這回,他沒敲門,直接進到屋裡。見到洋菊,甜言蜜語說了一大堆。洋菊心裡對小伙子是有點意了。但是,她不敢做主,就告訴小伙子,等爹爹回來再說,那小伙子一聽有門兒,樂得什麼似地。洋菊把小伙子送出門兒,約他過幾天再來聽個回信兒。
到了第十天,老石匠回來了。洋菊就把那個小伙子老來跟她求婚的事跟爹爹講了。老石匠一聽,心裡就琢磨開啦:怪呀,我這幾天在外面,每天晚上都做夢,夢見南海龍王的三太子向閨女洋菊求婚。這下聽洋菊一說,正碰碴,就問洋菊:“洋菊啊,那小伙子姓什麼,叫什麼,家住哪場,乾什麼營生?長得怎么樣?”洋菊紅著臉,對爹爹說:“爹呀,誰好意思問這些呀?那小伙子長的倒是挺不錯的”。臨了,洋菊又告訴爹爹:“爹呀,那小伙子還認識我呢。”老石匠聽了,心裡怪納悶的。誰家的小子啊?他怎么認識俺閨女,俺閨女卻不認識他呢?老石匠對閨女說:“這么辦吧。你要是有點意,等他再來我看看。行的話,咱就答應了他。不行的話,咱就開了他。”
住了兩天,那個小伙子果然又來了。進門就稱老石匠“大爺”。老石匠一看,這小伙子長的是細皮嫩肉兒,廟高香直,挺招人稀罕。就問小伙子姓什麼,叫什麼,住在哪?小伙子笑著告訴老石匠:“我姓白,叫白龍,家住在大海邊。”老石匠一聽,正應了夢,這不是南海龍王的兒子嗎?自己的閨女要嫁給他,還不得拖到大海里淹死啊。想到這,心裡就打好譜啦,得把這小子開走,不能讓他老纏著俺閨女。就對白龍說:“小伙子,你的事,俺閨女已經對俺說了。不行啦。俺閨女是有主兒的人啦。”白龍一聽,話都說不出來了,直瞅著洋菊。洋菊呢,聽爹打發了小伙子,心裡怪難受的,愣愣地瞅著白龍。兩個人你瞅著我、我瞅著你,戀戀不捨的。
白龍走了以後,洋菊一連好幾頓沒吃飯,她老是想白龍。這天早上,趁爹爹上山劈石頭的空,關了房門,出外蹓躂散散心。剛走了不遠白龍來了。洋菊一看白龍來了,迎上前,拉白龍的手,眼裡流下了淚。白龍見洋菊一片痴情,就把自己的底細交給了她。
原來,這白龍確實是南海龍王的三太子。因為犯了宮規,父親南海龍王盛怒之下,把他貶到這大孤山里投胎凡人。一晃已經十八年了。他再也不想回到南海龍宮,準備和洋菊結為夫妻,白頭到老地度過一生。洋菊聽了,越發同情白龍的處境,發誓要嫁給白龍。從這以後,白龍和洋菊經常瞅老石匠不在家的時候會面。兩人恩恩愛愛,難捨難分。這事只瞞著老石匠。
轉眼功夫,過去了兩年。洋菊十八了,白龍也二十了。兩個人暗地裡準備偷著結婚。正在這時候,老龍王派了一名老鱉精來傳旨,免除白龍的刑罰,返回龍宮。白龍領了這道旨,又高興又為難。高興的是可以重返龍宮當太子,為難的是洋菊沒法辦。他就急忙來找洋菊,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她。洋菊捨不得離開白龍,決心要跟他去龍宮。但又捨不得老父親。白龍說這好辦。等咱們回到龍宮,命令蝦兵蟹將給你開一條水路,你好經常回家看望老父親。洋菊見白龍這么講情意,當天下午,自己收拾打扮了,跟著白龍來到南海龍宮,當晚就同白龍成了親。
那龍王三太子果然不食前言,命令蝦精蟹將齊出動,不多幾天就在大孤山東面開出了一條直通南海的大河。洋菊想爹了,就順著這條大河上來,不一會兒就見到爹爹了。
洋菊走了。鄉親們都懷念她,就稱龍王三太子為她修的這條大河叫大洋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