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新城

洋河新城

洋河新城地處江蘇省宿遷市,位於泗陽縣、泗洪縣交界處。東與宿城區倉集鎮,鄭樓鎮相接。鎮區面積4.8平方公里。東南距泗陽縣城30公里,北距宿遷市區18公里,南距泗洪縣城青陽鎮41公里。依傍古黃河,地處徐淮、寧宿徐高速公路交匯處,寧徐宿、徐宿淮鹽兩條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洋河新城是為策應全省20個經濟比較發達的鎮開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推進宿遷中心城市“一核多極”發展的重大舉措!於2011年4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

洋河新城掛牌成立

2011年4月29日上午,洋河新城的掛牌成立,是市委、市政府推進中心城市“一核多極”發展的重大舉措,標誌著宿遷中心城市建設翻開了新的一頁,也標誌著洋河發展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

洋河新城成立洋河新城成立
市委書記、市長繆瑞林為中共宿遷市委洋河新城工作委員會、宿遷市洋河新城管理委員會揭牌。他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洋河新城的正式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洋河新城的廣大幹部民眾表示誠摯的問候。
洋河新城要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總體要求,藉助洋河酒業規模擴張、轉型升級的大好機遇,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加速發展,力爭在3至5年內,建設成為工業經濟發達、商貿物流繁榮、現代氣息濃厚、社會幸福和諧、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力的中心城市副中心,進一步擦亮“中國酒都”的金字招牌。確保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雙雙翻兩番,白酒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城市化率達60%以上。
要“項目興城”,不斷夯實新城發展的產業基礎。要抓緊排出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城市建設項目和產業項目,以項目帶動生產要素集聚,以項目帶動投資快速增長,以項目帶動產業加快發展。搶抓南北產業轉移的機遇,圍繞主導產業,瞄準新興產業,重點引進一批旗艦型、龍頭型項目。要大氣魄、大手筆、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洋河工業園區,強化基礎配套,加速產業集聚。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流通業,全面提升商貿商務檔次和能級。堅持以長遠的基礎設施支撐長久的經濟發展,著力完善區域路網、提升公路等級、加強港口站場建設、促進水公鐵聯運,拓寬對外通道,提升區位優勢。
要提升理念,又好又快推進新城建設與發展。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開發、高水平建設的原則,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先基礎設施後景觀建設、先主導產業後配套發展,推動新城建設、園區建設、廠區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努力與宿豫區、宿城區宿遷經濟開發區、市湖濱新城、蘇宿工業園區等形成組團式、開放式、一體化的發展新格局。
要大膽創新,在深化改革上取得突破。堅持把洋河新城作為全市區域協調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的先行區和示範區,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投融資體制、征地拆遷機制、行政審批制度、幹部人事制度、戶籍制度等方面大力改革,創新實踐,積極營造更具活力、更加開放、更富效率的發展環境。
要服務大局,全力推動洋河新城發展。組建洋河新城,是全市上下面臨的共同機遇和共同責任,必須舉全市力量加快推進。新任洋河新城領導班子要圍繞既定目標,突出工作重點,狠抓措施落實,確保新城建設快速高效推進。洋河鎮各級幹部要服從大局,服從領導,服從發展,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運行。洋河酒廠要把新城組建當作一次重大發展機遇,積極推動廠、鎮、城一體發展。廣大民眾要充分發揮主人翁作用,全力支持,保障發展。宿城區委、區政府和市級機關部門要牢固樹立“支持新城發展就是支持宿遷發展”的大局觀念,無條件、無阻力、無障礙、無藉口地服從服務于洋河新城發展,凝聚起推動洋河新城建設的強大合力。

區域介紹

洋河新城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西南部,泗陽縣、泗洪縣交界處。新城下轄洋河鎮,轄區26個行政村(社區),總面積達89.9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9.8萬人。東南距泗陽縣城30公里,北距宿遷市區18公里,南距泗洪縣城青陽鎮41公里。它依傍古黃河,地處徐淮徐寧公路交匯處,寧徐宿、徐宿淮鹽兩條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在建的宿宿淮鐵路穿城而過。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洋河分屬徐州府宿遷縣和淮安桃源(今泗陽)縣,交界處立有柵欄和石碑,碑額勒有“東臨淮郡,西障彭城”字樣。民國初年全部劃歸泗陽縣轄,洋河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既古老又年輕。近幾年以其飛

洋河酒廠洋河酒廠
快的發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三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單位、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省級文明鎮……

酒都洋河

據傳,洋河大麯在唐代已享盛名,可以考證的歷史已有四百多年,明末清初已聞名遐邇。當時曾有九個

位於洋河新城的酒街位於洋河新城的酒街
省的客商在此設立會館,省內外七十多位商人客籍於此,競釀美酒,使洋河鎮的釀酒業興隆繁盛。據《泗陽縣誌》記載,明朝著名詩人鄒輯在《詠白洋河》中寫到:“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春風二月柳條新,卻念行人千里隔,行客年年任往來,居人自在洋河曲”。清雍正年間,洋河大麯已行銷江淮一帶,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之譽,並被列為清皇室貢品。據記載,清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時,在宿遷留住七天,品嘗洋河大麯後揮毫留下了“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的贊語。
洋河是聞名全國的酒都。特產洋河大麯,以其“甜、綿、軟、淨、香”之獨特風格飲譽中外。2009年,洋河集團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這也是宿遷市境內第一家上市公司。洋河一帶多粘土,土壤中含有較 多的梭狀芽孢桿菌,有機質豐富,保肥保水,粘度適中,是建窖的理想土壤。
2009年11月6日,“洋河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洋河酒廠成為江蘇省白酒行業首家、宿遷市第一家國內主機板上市公司。目前企業正全力加快技改擴建步伐,力爭用10年時間,分三期把洋河工業園建成占地10平方公里的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區域交通

洋河交通快捷便利,325省道穿境而過,徐鹽高速洋河出口和正在建設的宿淮鐵路宿遷中心站均位於此地,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僅半小時裡程,距連雲港港口120公里。

洋河火車站效果圖洋河火車站效果圖

發展理念

洋河酒街寶塔洋河酒街寶塔
水是洋河的生命之基、財富之源、安全之要。水,也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水的靈秀賦予了城市獨特的天然魅力。水是建築流動的景致,建築因水而生輝。“曲是酒之母,水是酒之源”。“名酒產地,必有佳泉。”對於洋河,如何保護好水資源,建設美化水景顯得至關重要。洋河新城成立之初,決策者把轄區的水環境建設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聘請了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組織編制了洋河新城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和酒都洋河的總體城市設計,科學構建具有洋河特色的新型城市水系,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彰顯城市特色。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洋河新城啟動了總投資2億元的3個城建項目,項項關乎民生。首先要保證水安全。全力保護水質,我們將在洋河酒廠周邊地區劃定保護區,取締污染型企業、家禽養殖業,進一步完善城區污水管網,實現污水100%接管處理。盡力保證水量,在鎮區水系調整及運南灌區、民便河整治的基礎上,重點疏浚古黃河,增強古黃河蓄水功能。徹底消除水患,按照百年一遇標準建設抗洪排澇水利設施,確保旱能補給水、澇能排出水。其次要保護水資源。目前洋河境內有自來水廠10家,全部取用地下水,下一步我們將進行專項排查,除洋河酒廠及傳統白酒生產企業生產用水外,關閉所有地下水井。同時藉助外力,主動與銀控自來水廠對接,將中心城市自來水引進洋河新城。再次要改善水環境。按照設計要求對重點河段實施護砌工程,並對古黃河、太皇河、民便河、攔馬河等主要河道實施綠化、亮化提品,打造城市水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