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天皇

大正天皇

大正天皇嘉仁(1879年8月31日—1926年12月25日),日本第123代天皇[日本國國君的稱號]。平成天皇(或稱今上天皇)明仁之祖父、昭和天皇裕仁之父。明治天皇只有他一個兒子能存活下來,母典侍柳原愛子。父親死去後,以皇太子身份繼位,以易經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一句改元大正。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皇子時代

大正天皇大正天皇

明治天皇從小身體不好,自1878年親政以來,日夜操勞,於1904年患糖尿病。後來因伊藤博文被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刺激,導致尿毒症發作,於1912年7月30日去世。

明治天皇的皇后一直未能生育,其他的妃子生有5子10女。但除了三子嘉仁以外,其他的兒子全都夭折。於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皇太子嘉仁於1915年11月在紫宸宮踐祚,是為大正天皇。

成人以後,娶九條節子(貞明皇后)為皇太子妃,生有四子,即昭和天皇裕仁、秩父宮雍仁親王、高松宮宣仁親王、三笠宮崇仁親王。

大正民主

他在位初期,經過明治年代的接受西方的文化與思想(明治維新),國家大致平穩發展,加上時值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不少甘願冒險的外國商人前來日本投資,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華景象,令大正前期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前所未有的盛世。並於當時歐戰結束,民族自決浪潮十分興盛,民主自由的氣息濃厚,後來稱之為“大正民主”。

“大正民主”雖然對於日本本國日後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然而這種“民主”卻也使軍國主義者有了更多發言的機會,為日本日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埋下了隱患。此外,其浪潮影響到當時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遂有林獻堂等人發起民族議會請願運動,爭取台灣人民對殖民政治的參政權。

朝野政變

大正天皇也是自幼多病,曾患腦膜炎留下後遺症,40歲又患腦血栓,轉為精神病。病情發作時,天皇常常在大庭廣眾之前做出一些可笑的舉止。如在觀看軍事演習時,他會突然跑下檢閱台,打開士兵的背包亂翻一通。一次,當他出席國會開幕式的時候,心血來潮,一邊傻笑,一邊把講演稿捲成圓筒,放在眼睛上,對著外國使節們亂照一氣。政界元老感到不能再讓他大出洋相,丟日本人的面子,便於1921年決定由太子裕仁攝政。晚年時,大正天皇已經處於精神錯亂狀態。

大正時代開始時,政治上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調和軍部推行的急劇增加軍備與嚴重的財政困難的矛盾。經過日俄戰爭,日本將朝鮮和中國東北南部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這使軍備的需求急速膨脹。1912年12月,西園寺公望內閣因陸軍部要求擴軍兩個師團而集體辭職,由軍閥巨頭桂太郎接替。但桂太朗的上台,引起了普遍的抗議風潮,東京爆發第一次護憲運動。立憲國民黨和立憲政友會提出“打倒閥族,維護憲政”的口號。這一運動的幕後支持者是企圖從軍閥、官僚手中奪取政權的產業資本家。1913年,反對黨提出彈劾內閣案,迫使國會休會。憤怒的民眾包圍國會,襲擊警察局、派出所,動盪波及大阪、神戶等大城市,形勢惡化。大正天皇出面干涉,表達了希望維持政局穩定的意願,桂太郎內閣因此下台。資產階級民主運動戰勝保守勢力,史稱“大正政變”。

以第一次護憲運動為起點,要求政黨政治的民主運動發展起來。1924年終於實現了政黨議會,這個成果被稱為“大正民主”。但是大正民主並沒有改變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發展戰略和外交政策。元老派的大軍閥山本權兵衛組閣後,提出更大規模的擴充海軍預算案。人民再次掀起護憲運動,把山本內閣轟下台。正當大正天皇內外交困的時候,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病重死亡

1926年12月初,大正天皇患肺炎。大正於1926年12月25日凌晨死於心臟病發作。葬禮在晚上舉行,進行了一個4英里長的遊行,其中20000名悼念者跟隨著一群公牛和一輛裝有皇家棺木的牛車。葬禮上的燈光照亮了鐵燈籠的木火,天皇的棺材隨後運往東京西郊的陵墓。

性格

大正天皇自幼驕橫傲慢,性格暴躁,容易激動,一不高興就用馬鞭抽打他的待從。大正天皇是個西方崇拜者,他留著德皇威廉式的牛角鬍子,上面還塗滿凡士林。他的穿戴看起來活像一個德國騎兵,經常騎著高頭大馬在宮中橫衝直撞。

實錄

大正天皇大正天皇

在宮內廳,已可以瀏覽到《大正天皇實錄》中有關天皇的晚年部分。這部《大正天皇實錄》記載著天皇每天的行動。2002年由信息公開請求為開端,有部分內容被公之於眾。而本次作為第三回公開,有關天皇在位期間(1913年—1926年)的所有記錄都聚齊了。

《實錄》其實是在天皇死後,根據各種各樣的資料為基礎編撰而成的官方記錄。《大正天皇實錄》是由當時的宮內省在1937年(昭和12年)編寫完成的。和在1968年(昭和43年)被全文出版的明治天皇實錄相對照,《大正天皇實錄》的內容並不是很透明。

了解在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是研究歷史的基本。對於有關本身藏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的大正天皇,實錄提供了許多基礎資料。

一連的公開表明,大正作為年號出典於中國的《易經》。關於天皇在執政後得的頑疾,其過程也非常詳細。另一方面,也可以見到天皇在即位後不久在神奈川縣的葉山泛舟等和印象中病弱形象不一樣的側面。天皇自己詠嘆的許多漢詩也給我們傳遞了一個豐滿的人物形象。

像這樣,這本實錄的公布有著很大的意義。但是,人們無法接受在公開的部分中有很大比例的文稿被宮內廳塗黑隱藏起來。

在第一和第二次公開的總計29冊《實錄》中,有640處地方被塗改破壞。其中有些部分甚至被數行數行得消去。被隱藏的部分多是些處於國家統治中樞地位的天皇所接受的報告內容。對此研究者們掀起了一片批判之聲,認為這是對歷史的褻瀆。

這次公開,沒有對官報等當時有公開發表的資料情報下手,被塗黑的地方也有所減少。即便這樣,一共9冊643頁中仍有大約250處被塗黑。例如,由於下詔讓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攝政,皇族召集會議的一部分記述被消去。有損國家安全和個人人權的情報當然是另當別論,重要的是歷史資料需要全面公開。完全沒有理由隱藏在80年前就已經死去的政府官員的官方記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了讓資料公開費了很多時間。內閤府的情報公開審查會是在2001年12月對宮內廳發表意見“儘快迅速公開”。但是,經過了6年半才共才了全書85冊的一半以下。有關大正天皇即位之前的部分還未明了。宮內廳現在正在編《昭和天皇實錄》。這應該成為作為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面對歷史的資料。如果完成的話,希望它能儘早被沒有塗黑地公開。歷史資料不僅是要向後世傳遞過去,也是國家機關要對國民負說明責任的產物。真是因為歷史資料能被完整地公開發表,它才能作為公共的財產成為創造未來的知識之糧。

人物評價

在位期間他未能繼承父親的優點,加上關東大地震等天災人禍接續而來,被世人稱為不幸的大正。由於他患有腦病,精神狀態非常糟,曾經在國會議事堂將詔書捲起來當望遠鏡,這件事以望遠鏡事件聞名於世。大正十年(1921年)由於其子皇太子裕仁親王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死去,享年四十八歲。然而在大正天皇去世七十多年後,日本有學者認為,大正天皇在嬰兒時期的確曾患腦膜炎,但是青年時代的精神狀態完全健全,早已恢復健康。在登基之後,政府期望他學習明治天皇的威嚴,使他的奔放性格受到壓抑,健康狀況也受到影響;虛弱的天皇不符合強大帝國的形象,大正天皇被迫引退,政府發表聲明歸咎於其幼時腦病引發腦力衰退。

總之,大正時代對於日本來說是一個比較亂的年代,它見證了20世紀日本的動盪與窘境。

日本歷代天皇

諡號或追號就任時間卸任時間附註及任內大事
1神武天皇前660年1月1日前585年3月11日日本史上首任天皇,傳為天照大神的後裔,而確證待查。類似中國的黃帝與韓國的檀君。
2綏靖天皇前581年1月8日前549年5月10日由綏靖天皇到開化天皇共八代,歷史上只有誕生、即位、以及建宮、立後等記載,沒有治績紀錄,故在日本歷史上稱作闕史八代。
3安寧天皇前549年7月3日前511年12月6日闕史八代。一說安寧天皇元年為前548年。
4懿德天皇前510年2月4日前477年9月8日闕史八代。
5孝昭天皇前475年1月9日前393年8月5日闕史八代。
6孝安天皇前392年1月7日前291年1月9日闕史八代。
7孝靈天皇前290年1月12日前215年2月8日闕史八代。
8孝元天皇前214年1月14日前158年9月2日闕史八代。
9開化天皇前158年11月12日前98年4月9日闕史八代。一說開化天皇元年為前157年
10崇神天皇前97年1月13日前30年12月5日首位在考古學上可考證的天皇。
11垂仁天皇前29年1月2日25763廢除殉禮
12景行天皇26125130年11月7日日本武尊東征
13成務天皇131年1月5日190年6月11日在日本國內劃分國、縣、邑等地方行政區域。
14仲哀天皇192年1月11日200年2月6日日本武尊之子,違逆神旨而死。
15應神天皇270年1月1日310年2月15日一說即傳說中的八幡大神(八幡大菩薩)
16仁德天皇313年1月3日399年1月16日聖帝之世
17履中天皇400年2月1日405年3月15日命諸國設定國史(散逸)
18反正天皇406年1月2日410年1月23日平定仲皇子之亂
19允恭天皇412年12月453年1月14日 
20安康天皇453年12月14日456年8月9日與輕皇子爭位勝出
21雄略天皇456年11月13日479年8月7日暴君說
22清寧天皇480年1月15日484年1月16日體弱
23顯宗天皇485年1月1日487年4月25日市邊押磐皇子遺兒
24仁賢天皇488年1月5日498年8月8日報德不報怨
25武烈天皇498年12月506年12月8日殘暴不仁的天皇,仁德帝一脈終絕。
26繼體天皇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應神帝五代孫
27安閒天皇531年2月7日535年12月17日 
28宣化天皇535年12月539年2月10日 
29欽明天皇539年12月5日571年4月崇佛廢佛論爭展開。
30敏達天皇572年4月3日585年8月15日 
31用明天皇585年9月5日587年4月9日聖德太子之父。
32崇峻天皇587年8月2日592年11月3日崇佛廢佛論爭完結,崇佛派蘇我馬子獲勝並暗殺天皇,佛教地位奠定。
33推古天皇592年12月8日628年3月7日日本歷史上首位女天皇。
34舒明天皇629年1月4日641年10月9日 
35皇極天皇642年1月15日645年6月14日女天皇。
36孝德天皇645年6月14日654年10月10日645年定年號為大化,創日本年號之始。 推行大化革新,指定官制。
37齊明天皇655年1月3日661年7月24日即皇極天皇,於孝德天皇死後重祚。
38天智天皇661年7月24日671年12月3日天皇制確立。
39弘文天皇671年12月5日672年7月23日即位紀錄於正史中被抹煞,又稱大友帝
40天武天皇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強化天皇中央集權制。
41持統天皇686年9月9日697年8月1日天武帝皇后,女天皇。
42文武天皇697年8月1日707年6月15日命藤原不比等等人編法典《大寶律令》,又設定鑄錢司。
43元明天皇707年7月17日715年9月2日女天皇。
44元正天皇715年9月2日724年2月4日女天皇。
45聖武天皇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設立東大寺
46孝謙天皇749年7月2日758年8月1日女天皇。
47淳仁天皇758年8月1日764年10月9日又稱淡路廢帝,明治維新後追贈淳仁之諡號
48稱德天皇764年10月9日770年8月4日孝謙天皇重祚。與僧道鏡有染。
49光仁天皇770年10月1日781年4月3日天智系一脈
50桓武天皇781年4月3日806年3月17日異稱柏原天皇,遷都平安京,開創平安時代
51平城天皇806年3月17日809年4月1日異稱奈良天皇,下令遷都—遷回舊都平城京,引發藥子之變
52嵯峨天皇809年4月1日823年4月16日和文全盛期。允文允武。
53淳和天皇823年4月16日833年2月28日又稱西院帝
54仁明天皇833年2月28日850年3月21日異稱深草天皇,承和之變
55文德天皇850年3月21日858年8月27日 
56清和天皇858年11月7日876年11月29日 
57陽成天皇876年11月29日884年2月4日陽狂之帝
58光孝天皇884年2月5日887年8月26日異稱小松帝
59宇多天皇887年8月26日897年7月3日臣籍降下,之後恢復皇籍即位
60醍醐天皇897年7月3日930年9月22日出生後臣籍降下,恢復皇籍後即位,編纂古今集
61朱雀天皇930年9月22日946年4月20日將門、純友之亂
62村上天皇946年4月20日967年5月25日 
63冷泉天皇967年5月25日969年8月13日 
64圓融天皇969年8月13日984年8月27日 
65花山天皇984年8月27日986年6月23日 
66一條天皇986年6月23日1011年6月13日 
67三條天皇1011年6月13日1016年1月29日 
68後一條天皇1016年1月29日1036年4月17日 
69後朱雀天皇1036年4月17日1045年1月16日 
70後冷泉天皇1045年1月16日1068年4月19日 
71後三條天皇1068年4月19日1072年12月8日 
72白河天皇1072年12月8日1086年11月26日 
73堀河天皇1086年11月26日1107年7月19日 
74鳥羽天皇1107年7月19日1123年1月28日 
75崇德天皇1123年1月28日1141年12月7日保元之亂、大怨靈,有贊歧院之稱。
76近衛天皇1141年12月7日1155年7月23日 
77後白河天皇1155年7月24日1158年8月11日源平之爭開始。
78二條天皇1158年8月11日1165年6月25日平治之亂,源義朝被殺,其子賴朝被流放,平氏專權。
79六條天皇1165年6月25日1168年2月19日 
80高倉天皇1168年2月19日1180年2月21日 
81安德天皇1180年2月21日1185年3月24日平氏一族滅亡。
82後鳥羽天皇1183年8月20日1198年1月11日 
83土御門天皇1198年1月11日1210年11月25日又稱阿波院、土佐院
84順德天皇1210年11月25日1221年4月20日又稱佐渡院,在未期間承久之亂發生,朝廷倒幕軍戰敗,朝廷自此被幕府所控制。後鳥羽天皇、土御門天皇、順德天皇被流放。
85仲恭天皇1221年4月20日1221年7月9日承久之亂發生後被廢黜,僅在位77日,因此有九條廢帝之稱。
86後堀河天皇1221年7月9日1232年10月4日 
87四條天皇1232年10月4日1242年1月9日 
88後嵯峨天皇1242年1月9日1246年1月29日 
89後深草天皇1246年1月29日1259年11月26日 
90龜山天皇1259年11月26日1274年1月26日 
91後宇多天皇1274年1月26日1287年10月21日 
92伏見天皇1287年10月21日1298年7月22日 
93後伏見天皇1298年7月22日1301年1月22日 
94後二條天皇1301年1月22日1308年8月25日 
95花園天皇1308年8月26日1318年2月26日 
96(南朝1)後醍醐天皇1318年2月26日1339年8月15日南朝第一任天皇。
97(南朝2)後村上天皇1331年9月20日1333年5月25日南朝天皇。
98(南朝3)長慶天皇1336年8月15日1348年10月27日南朝天皇。
99(南朝4)後龜山天皇1339年8月15日1368年3月11日南朝最後一任天皇。
北朝1光嚴天皇1348年10月27日1351年11月7日 
北朝2光明天皇1352年8月17日1371年3月23日 
北朝3崇光天皇1368年3月11日1383年10月 
北朝4後光嚴天皇1371年3月23日1382年4月11日 
北朝5後圓融天皇1383年10月1392年10月5日 
100後小松天皇1382年4月11日1412年8月29日北朝第六代天皇,在將軍足利義滿的協助下,接收了南朝後龜山天皇交出的傳國神器,統一了南北朝。
101稱光天皇1412年8月29日1428年7月20日 
102後花園天皇1428年7月28日1464年7月19日異稱後文德院
103后土御門天皇1464年7月19日1500年9月28日 
104後柏原天皇1500年10月25日1526年4月7日即位21年後才行即位儀式。
105後奈良天皇1526年4月29日1557年9月5日織田信長(1534年)誕生。(生卒年:1534年─1582年)
106正親町天皇1557年10月27日1586年11月7日 
107後陽成天皇1586年11月7日1611年3月27日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京都聚樂第覲見天皇。
108後水尾天皇1611年3月27日1629年11月8日 
109明正天皇1629年11月8日1643年10月3日女天皇。
110後光明天皇1643年10月3日1654年9月20日 
111後西天皇1654年11月28日1663年1月26日 
112靈元天皇1663年1月26日1687年3月21日 
113東山天皇1687年3月21日1709年6月21日 
114中御門天皇1709年6月21日1735年3月21日 
115櫻町天皇1735年3月21日1747年5月2日 
116桃園天皇1747年5月2日1762年7月12日 
117後櫻町天皇1762年7月27日1770年11月24日至今最後一位女天皇。
118後桃園天皇1770年11月24日1779年11月9日 
119光格天皇1779年11月25日1817年3月22日 
120仁孝天皇1817年3月22日1846年2月6日天保改革(1841年)。
121孝明天皇1846年2月13日1866年12月25日 
122明治天皇1867年1月9日1912年7月30日實施明治維新(1868年)。發動日清戰爭、日俄戰爭,擊敗中國和俄國,加速日本現代化的步伐。
123大正天皇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 
124昭和天皇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至現時為止日本在位最長和最長壽的天皇。在位期間與軸心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戰敗。
125
今上天皇
明仁
1989年1月7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