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白刺

大果白刺

齒葉白刺屬於蒺藜科, 白刺屬植物, 落葉灌木, 高0. 5~ 2 m, 平均高70~ 80cm, 叢生, 具匍匐性, 叢幅可達7 m 以上。齒葉白刺富含各種胺基酸、維生素C, 各種微量元素, 以及黃酮等各類生理活性物質, 在食用、藥用、保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是柴達木盆地良好的經濟樹種,開發前景廣闊。

基本信息

大果白刺

拉丁名:Nitraria roborowskii Kom. (東疆、南疆)

說明

又稱做齒葉白刺蒺藜科,白刺屬,灌木,高1-2m,枝平臥,有時直立;不孕枝先端刺針狀,嫩枝白色。葉2-3片簇生,矩圓狀匙形或倒卵形,長25-40mm,寬7-20mm,先端圓鈍,有時平截,全緣或先端具不規則2-3齒裂。花較其他種稀疏。核果卵形,長12-18mm,直徑8-15mm,熟時深紅色,果汁紫黑色。果核狹卵形,長8-10mm,寬3-4mm。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於湖盆邊緣、綠洲外圍沙地。
果實可提取生物色素,果入藥,治療胃病,豬吃大白刺果有催肥作用;枝、葉、果可作家畜飼料;優良的固沙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