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亞會議

大東亞會議

大東亞會議,日本軍國主義主導的一個“首腦”會議,因標榜大東亞共榮圈故名。1943 年(昭和18年)11 月5—6 日在東京的國會議亭堂召開。

簡介

大東亞會議(日本語:だいとうあかいぎ),日本軍國主義主導的一個“首腦”會議,因標榜大東亞共榮圈故名。1943 年(昭和18年)11 月5—6 日在東京的國會議亭堂召開。
大東亞會議大東亞會議
?
會議旨在緩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的反日運動,加強對各傀儡政權和僕從國的控制,以應付盟軍的反攻。出席會議的有:汪偽政權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總理代表旺·懷他耶功親王(WanWaithayakon),偽“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日本語:こくむそうりだいじん張景惠、菲律賓第二共和國“總統”勞霍爾、緬甸“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腦錢德拉·鮑斯等傀儡政權和保護國首腦。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在開幕詞中竭力宣傳正在建設中的“大東亞新秩序”,譴責英美兩國以關心和平和正義的幌子,企圖使自己對亞洲的殖民統治永久化。鼓吹大東亞各國“共存共榮”,要求緊密合作“完成大東亞戰爭”。
會議通過了《大東亞共同宣言》(日本語:だいとうあきょうどうせんげん),宣言稱:
一、大東亞各國互相提攜,確立大東亞的安定,在正義之上建設共存共榮的秩序。
二、大東亞各國互相尊重獨立自主,並重視互相合作,從而確立大東亞之間的親密關係。
三、大東亞各國互相尊重各國傳統,發揮各民族的創造性,從而發揚在世界上的大東亞文化。
四、大東亞各國在互惠的基礎上緊密提攜,促進經濟發展,增進大東亞的繁榮。
五、大東亞各國與世界各國進行密切的交流,廢除人種歧視,與任何民族進行文化交流,開放各
自的資源以促進世界的發展。
“大東亞會議”企圖把各被占領國家和地區緊緊捆綁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戰車上,但因日本的失敗已見端倪,“大東亞共榮圈”內部矛盾重重,各成員國同日本主子之間也開始明爭暗鬥。以泰國為例,原定參加會議的泰國總理鑾披汶,最後“拼著總理不乾”也不參加會議,以致日本曾決定“以實力解決”泰國問題。這充分表明“大東亞共榮圈”內部的分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