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拉帕島國家公園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即大拉帕島,故又稱復活節島。大拉帕島在智利境內,位於東南太平洋上,27°07'41.51"S、109°22'12.08"W ,屬於火山島公園。面積117平方公里,大拉帕島是在大約一百萬年前由海底的三座火山噴發形成的。現島上居民約2000人,都屬玻里尼西亞人種,在西方人未到這個島上之前,這裡還處於人類的石器時代,他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因為島上都是石塊,不長農作物,只能種些易生長的甘薯。島民原來都靠捕魚,種少數甘薯為生,現在大多從事旅遊服務業。島上的土著玻里尼西亞人,稱這個小島是“世界的中心公園”。

基本信息

公園歷史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大拉帕島國家公園自然景觀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居民約2000人,都屬玻里尼西亞人種,在西方人未到這個島上之前,這裡還處於人類的石器時代,他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因為島上都是石塊,不長農作物,只能種些易生長的甘薯。島民原來都靠捕魚,種少數甘薯為生,現在大多從事旅遊服務業。島上的土著玻里尼西亞人,稱這個小島是“世界的中心”。這個島的首先發現者,是英國航海家愛德華•戴維斯,當他在1686年第一次登上這個小島時,發現這裡一片荒涼,但有許多巨大的石像豎在那裡,戴維斯感到十分驚奇,於是他把這個島稱為“悲慘與奇怪的土地”。
1722年4月5日,荷蘭海軍上將雅各布•羅格文航行經過這裡再次發現了這個島,因為那天是耶穌復活節,於是被命名為“復活節島”,這個小島的名稱就這樣沿用了下來。1805年起,西方殖民者開始到島上抓拉帕努伊人當奴隸。起初還只是偶爾為之,1862年,秘魯海盜乘八艘船隻而來,抓走了一千多名拉帕努伊人,男性拉帕努伊人幾乎被一網打盡,這些人被運到秘魯,賣給了當地奴隸主。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大拉帕島國家公園

在國際輿論的譴責下,秘魯政府不得不命令奴隸販子將這些拉帕努伊人放回,但這批拉帕努伊人已死得只剩下100人左右了,在返回復活節島的途中,又染上了天花,在旅途中紛紛病死,只有15人回到家鄉。這15人也把天花帶到了復活節島。傳說中的創始酋長霍圖•瑪圖阿(HOTU Matu'a)的最後一批後裔死去了,所有的酋長、祭司也都死去了。島上居民只剩下了數百人。
1863年法國傳教士踏上大拉帕島,輕而易舉地就把災難中的拉帕努伊人都改造成了基督徒,同時也徹底地消滅了島上的文化。他們下令燒毀所有刻有朗格朗格的木板。現在倖存的25塊朗格朗格板是拉帕努伊人偷偷藏下來的。

在19世紀70年代倖存的拉帕努伊人紛紛搬到塔希提島,到1877年,島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1888年也是復活節這一天,智利政府宣布吞併復活節島,將島上大部分土地租給牧羊公司,一直持續到1953年,牧羊使島上土地更加貧瘠。大拉帕島上人口上升到2千多人,但只有5%的學齡兒童講拉帕努伊語。

旅遊資源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大拉帕島國家公園鳥人節

鳥人節

島上最大的傳統節日莫過於一年一度的“鳥人節”。每年春天,全體島民齊聚奧龍戈火山頂,選舉自己的首領“鳥人”,祭拜自己的神明。“鳥人”出自島上流傳的一個神話:古時候,造物主瑪科•瑪科向島上的祭司傳授宗教儀式和祭神物品——海鳥蛋,並指定海上兩個礁嶼為取鳥蛋的地方。
這樣,每年8、9月份海鷗飛來之時,島民們就會集中在奧龍戈海邊。每個部落推選一名選手順崖下海,游到2公里外的大礁石上尋找鳥蛋。第一個得到鳥蛋的選手立即游回島上,將蛋交給自己的酋長,這個酋長便成為當年的“鳥人”。整個一年裡,他都被島民供奉為神明。由於游泳取蛋時常遭鯊魚襲擊,這一活動已停止100多年了。但神聖的祭典儀式、多彩的化妝表演仍然保留至今,“鳥人”仍是島民的崇拜神。為適應旅遊的需要,活動時間改在每年的2月份,讓更多的遊客目睹這奇異的風俗。

阿納凱

復活節島北部的阿納凱是全島最富魅力的景點,除一排威武的“莫埃”石像外,一片金黃色的沙灘又長又寬;岸上的棕櫚樹林青翠茂密。攀上全島最高點,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頂,極目遠眺,島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盡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與藍天渾然一體,令人心曠神怡。從山上下來不遠便是著名的“七尊莫埃”景點。據傳,它是一個毛利巫師的七個兒子等待歐圖-瑪圖阿王到來的地方。“達海”是全島保存最完好的“莫埃”石像群。每當傍晚,人們步行到這裡觀看日落,霞光映紅半邊天,巨大的石像被襯托出永恆的剪影。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大拉帕島國家公園

復活節島人熱情好客,友善禮貌,每迎來賓都獻上串串花環。男女青年能歌善舞,每逢節假日,男人頸套花環、裸露上身,女人頭戴花飾、下穿羽裙,跳起優美的羽裙舞。這種舞蹈同夏威夷的草裙舞相似,是智利旅遊活動的“保留節目”。

會說話的木板

在石像附近曾經發現過刻滿奇異圖案的木板,人稱“會說話的木板”,但這些木板後來遭遇了“文明者”帶來的浩劫。在探險家發現復活節島之後,歐洲的傳教士紛紛來島上傳播上帝的“旨意”。他們下令,將這些木板統統燒掉。只有一個當地居民搶下了25塊木板,將它們釘成一條漁船,逃到海上。後來這25塊木板保存了下來,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館收藏。這些幸免於難的“會說話的木板”,長2米,兩邊用鯊魚牙或堅硬的石頭刻上方形圖案,像魚、、草木和船槳等,也有一些幾何圖形。可是,這些“會說話的木板”上的圖案究竟是不是文字呢?它又在告訴我們什麼呢?謎底至今還沒有揭開。

水溫氣候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復活節島)位於東南太平洋上,在南緯27度和西經109°交會點附近,面積約117平方公里,現屬智利共和國的瓦爾帕萊索地區。它離南美大陸智利約3000公里,離太平洋上其它島嶼距離也很遠,所以它是東南太平洋上一個孤零零的小島。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開恩群島也有2075 公里距離。該島形狀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地表無溪流,以火口湖水為飲用水源,拉諾卡奧火口湖直徑1.6千米。氣候溫濕,年平均氣溫22℃,全年下雨,年降水量1300毫米。雨量最大的月份是五月份,降雨量達到159毫米。大雨並不能改變島上人民的生活方式,但是漁業和農業卻受到月亮和風的影響。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聳立多座火山丘,最高點海拔601米。地面崎嶇不平,覆蓋深厚凝灰岩。島上的地貌大多是平滑的小山丘、草原和火山。島上的海灘上多是岩石,懸崖峭壁遍地都是,海灣上沒有人看守。島上只有三個海灘,沙子非常乾淨。

東北部高出,面對著玻里尼西亞小島群。西南部地勢平緩,與智利西海岸相距3700公里,遙遙相對。三角形的每個角上各有一座火山。左邊角上是拉諾考火山。右邊是拉諾拉拉科火山,這座火山的斜坡上有島上最大的巨型石像群。北方角上是拉諾阿魯火山,它與特雷瓦卡山相鄰。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復活節島)是一個草原地帶,沒有任何高於3米的樹木。植被以灌木、草叢為主。植物學家在島上只發現了47種土生土長的高等植物,大部分是草本、蕨類,只有四種矮小的灌木。

野生動物中,除了外來的老鼠和一種小蜥蜴可能是本土的,沒有任何一種大過昆蟲。它甚至沒有本土的蝙蝠和陸地鳥類。至於家養動物,則只有雞。海島狐立的環境使動物有很大的局限性,脊椎動物只有魚類,或具有長途飛行能力的海鳥。此外還有蜘蛛、昆蟲、蚯蚓、蝸牛、蜈蚣等。1866年傳教士引入綿羊、馬、牛、豬等牲畜。穴居於荒野山洞的大量野貓不清楚是怎樣傳入的。

神秘地帶

大拉帕島國家公園已引起世界許多人對它的興趣和關注。從發現這個小島起,科學家們對它進行了長期的研究,都得不出一個科學的一致的解釋。復活節島被世界上許多人稱為“神秘之島”,關於它的許多疑問,又被世人說成是“復活節島之謎”。
1722年羅格文將軍帶領一幫人登到島上時,發現島上聳立著許多石雕人像,它們背靠大海,面對陸地,排列在海島的岸邊上。每個石像形態不同,大小也不一樣。當時,羅格文對自己看到的一切感到非常驚訝。此後在1770年,西班牙的航海家岡薩雷斯到了這個島上,1774年,英國的航海測量家庫克再次到達這裡,他們對島上看到的一切,都感到非常驚奇。航海家們很快就把復活節島的所見所聞傳遍了歐洲和全世界,於是吸引了一些專家學者來到這個島上進行考察研究。
專家們來到島上,對石像進行了詳細的觀察。他們發現,復活節島呈三角形狀,長24千米,最寬處17.7千米,面積為117平方千米。島上死火山頗多,有3座較高的火山雄踞島上三個角的頂端,海岸懸崖陡峭,攀登極難。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有440個左右,這還不包括在山體岩石上已雕刻、但還未完工剝離下來的好幾百個。石像高度一般在5—6米,小的3—4米,最高大的一個高2l.8米。
大約有30來個石像的頭上戴著石帽,石帽與石像身體不是整體的,是另外雕刻好了戴上去的,並且在一些石帽上塗了紅色。石像都沒有刻出下身的腳。雕好的石像形態各不相同,但都是耳朵很長,鼻子高大,嘴唇很薄。石像身上還刻有圖案花紋,雕好的石像豎立在60米長、3米高的平台上。這裡共有11.4個平台,也都是用大石塊砌成的。
雕刻石像所用的材料,是當地的火山岩。每個石像的重量,一般在10噸以上,最小的估算也在5噸以上。還有一個現象,就是現在看到的石像,除了豎立在那裡的一部分,有幾百個雕像還沒有完工,仍在島上的岩石上,好像發生了什麼突然事件,使正在進行的工作,突然停了下來。專家們訪問了這裡的島民。島上的玻里尼西亞人並不了解這些石像的來歷,他們的祖先也沒有告訴子孫後代這些石像是誰雕刻的。因為沒有文字,也沒有歷史記載。但他們稱石像叫“毛阿依”,石帽叫“普卡奧”,放石塊的平台叫“阿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