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油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大慶石油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大慶石油學院創建於1960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位於大慶市開發區黎明湖畔。學校的成人教育始於1977年,經歷了創辦、改革、發展和創新等發展階段,目前已發展為函授教育、夜大學、自學考試及繼續工程教育等種類齊全、層次較多、規模較大的成人教育體系。

學院歷史

學校於1996年成立了成人教育學院,2003年更名為成人(繼續)教育學院。

學院規模

成人(繼續)教育學院位於大慶石油學院校園內;網路教室、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室等教學設備先進、充足;學生公寓、食堂等生活福利設施便利、齊全。近年來,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加強對外合作,已與大慶、吉林、遼河、大港、新疆等許多石油石化企業和大慶地方建立了穩定的成人教育合作夥伴關係,開展長期的成人教育合作,並建立了25個校外教學基地。 成人(繼續)教育學院是學校專門從事成人學歷教育、繼續工程教育的學院,面向石油石化企業和大慶地方開展全方位多學科多層次的成人學歷教育、繼續工程教育。成人(繼續)教育學院開辦了高中起點本、專科,專科起點升本科,第二學曆本科,第二學歷專科等五個層次的成人學歷教育;開設本、專科專業37個,專業方向有九大類,即石油勘探、石油開發、石油化工、機電工程、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經濟管理、行政管理、法律、外語等;開辦的繼續工程教育項目有七大類,即外語強化培訓、石油石化類專業培訓、計算機培訓、經濟管理類培訓、電力電網技術培訓、安全檢測技術培訓、職業技術技能鑑定理論培訓等。目前,成人(繼續)教育學院有在校成人學生8850人,每年為石油石化企業和大慶地方開展各種專業技術培訓2000餘人次。31年來,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已累計為石油石化企業和大慶區域經濟的發展培養培訓各類人才35000餘人。

學院成果

近年來,成人(繼續)教育學院注重成人教育理論研究與探索,公開發表論文41篇,出版學術著作5部,完成研究課題4項;並獲得多項榮譽,即國家級獎勵3項、省(部)級獎勵7項、局級獎勵32項。 在改革發展的大潮中,大慶石油學院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下,正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成人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為創造更加輝煌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學院專業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紮實的地質學基礎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能綜合運用地質、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學等相關先進技術,從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工程設計、生產施工、科學研究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學習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地球科學概論、沉積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套用地球物理、套用地球化學、石油地質學、油氣田勘探學、油氣田開發地質學、資源管理與評價等專業課。

本專業主要面向石油與天然氣工業,突出油氣勘探與開發地質研究與管理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畢業後適合到油田等企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從事生產、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

本專業具有礦產普查與勘探工科碩士點和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理科碩士點 。具有油氣田地質工程學科博士點。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質學、套用地球物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在資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單位從事各類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及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與監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習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科學等大學公共基礎課外之後,還要學習套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地球物理資料數字處理、地球物理資料綜合解釋、信號分析、地球物理儀器概論、基礎地質學等專業課。

本專業面向21世紀石油工業對人才的要求,突出數理、計算機、外語能力的培養,學生畢業後適合於在油田的生產單位和科研院所從事生產和科學研究工作。

本專業具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碩士學位授予權。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資源環境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21世紀的熱門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資源環境與城鄉建設方面的科研、教學、規劃、管理等工作或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在校期間在學習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等公共課程基礎上,主要學習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地理信息系統、管理學、生態學、環境學、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質量評價、房地產開發與評估、自然資源與利用、城市規劃管理等近30門專業課程,使學生具有寬廣而紮實的專業知識,在就業時具有雄厚的人才競爭能力。學生就業前景廣闊,是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急需的人才。

地球物理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並符合國家新世紀地球科學發展戰略的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不僅要受到數理知識、外語交流能力以及計算機套用等方面的基礎訓練,還要學習地球物理學的有關理論、方法和高新技術,使學生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以及較高的教學、科研素質,並有能力在資源勘探和開發、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防治、國防工程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對污染的監測等方面成為技術專家,為人類社會和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在校期間,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物理、外語、計算機套用、哲學原理、地質基礎、固體地球物理、礦產資源和能源勘查以及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課程;並參加野外地質實習、地球物理的生產實習以及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了解地球物理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本專業具有工科碩士點一個。

地球化學專業

地球化學本科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的數、理、化和外語、計算機基礎,掌握地球化學、地質學、地球資源及地球環境等地球科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及初步的教學、科研和資源開發、規劃管理等基本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其主要專業方向是環境地球化學和油氣地球化學。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物理、大學化學、C語言程式設計、地球科學概論、環境地球化學、油氣地球化學、環境化學、現代儀器分析、環境監測、環境污染控制工程、生物化學、生態學等。

畢業後可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或在資源、環境、能源、材料、國土及基礎工程等方面從事生產、測試、技術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計畫部門從事評價與管理等方面工作;還可繼續攻讀地球化學、環境科學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也可報考礦產普查與勘探、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等碩士點的研究生。

石油工程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石油工程設計、科學研究與生產管理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地質、力學、機械、電工、計算機、基礎化學、流體力學、油層物理、提高採收率原理和石油工程等課程。學生畢業後具備較強的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石油工程最佳化設計能力、石油工程技術開發、科學研究及石油生產的管理能力,能獨立進行油氣田開發方案和鑽采工藝的最佳化設計、石油生產工藝和提高採收率技術的開發研究等工作。主要在石油、石化行業及相關行業就業。

本專業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

油氣儲運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儲運系統規劃、設計、套用研究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設定: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物理化學、泵與壓縮機、電工與電子技術、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油氣集輸、油庫設計與管理等。

學生畢業後可從事石油及天然氣的預處理、輸送與儲存工藝設計、地面流程工藝設計、油庫設計與管理、城市燃氣輸配管網的規劃設計和管理以及城市油品儲運管理方面的工作。

該專業具有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專業知識,能在石油煉製、石油化工、精細化工、高分子化工、工業催化、化學工程以及其它化工部門從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工程學,有選擇地學習石油煉製與石油化工工藝學、精細有機合成原理與工藝學、高分子合成化學工藝學、工業催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受到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工程實踐與計算機套用的基本訓練,了解化學工程學前沿技術,了解化工工藝新技術與新設備的發展動態、掌握化工裝置工藝與設備的設計方法,能對化工生產過程進行模擬與最佳化,能對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

本專業是黑龍江省教育廳確定的省重點本科專業,具有化學工藝與化學工程兩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油氣田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

套用化學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和其他方面的知識,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技術人才。學生在校期間除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外,還會得到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獲得較好的科學素養;培養運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套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的能力。學生畢業後,能夠在日用輕工、精細化工、石油化工、油氣田開發等領域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企業從事套用化學科學研究、教學、生產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腦程式設計語言、基礎外語、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膠體化學基礎。

環境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從事城市、區域及流域和工業企業的水、氣、固體廢物和其它污染的控制與治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具有環境工程方面理論基礎和水、氣、聲、渣、土壤等環境污染防治、環境污染控制規劃等方面的綜合及專業知識,能從事從事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污染治理與控制工程技術開發和設計、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資源保護等方面工作。具備具有較強的綜合處理環境及與環境相關的生產和分析測試等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實驗技能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及計算機套用能力;了解環境工程方面的理論前沿;並能較快地掌握與專業發展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術;具有創新精神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主要課程設定:基礎外語、計算機套用、高等數學、專業外語、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環境化學、水處理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監測、環境規劃管理、環境質量評價等。

畢業生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機構從事環境管理與規劃,能在專業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設計、施工、研究開發和教學等方面工作。

化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學生較系統地掌握化學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並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特長;具有一定的套用現代科學技術對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原子或原子團重新組合等的研究、探索的能力,初步具有研製與套用催化劑的能力和分析與使用一些新材料的能力;熟悉一些主要工業產品的化學合成原理和生產方法,對原料及生產路線的改進的前景。

主要課程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生物化學、催化化學、材料化學、工業化學等。

化學與物理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科學,“它們合在一起在自然科學中形成了一個軸心”;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和五大全球問題的日益突出,對化學人才的需求量會迅速增加。鑒於材料是高新科技的三大支柱之一,工業分析是工業的“眼睛”,催化劑在目前的80%以上的工業生產中得到套用,所以將材料化學、工業分析、催化化學作為該專業的方向。因此,該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面較寬,學生畢業後能在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學校從事科學研究、生產及管理、化學教學等工作。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機械裝備是科學技術和工藝的物化載體,機械製造技術是所有工業技術的公共平台,機電一體化是機械工程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本專業以機械為基礎,並與計算機、自動化、感測測試等現代化科學技術相結合,培養具有機械工程技術基礎、掌握市場經濟和工業管理方面的知識,能夠從事有關機電一體化設備的研究、設計和製造,重大機械裝備系統的研究與製造,掌握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持的設計理論和方法,具有進行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和管理的高級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數學、力學、計算機技術及套用、電工電子技術、機械測試技術、機械自動控制原理、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製造工程學及經營管理系列課程等。

學生畢業後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大中企業和三資企業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方向的研究、開發和管理等工作。本專業具有碩士點、博士點,是黑龍江省省級重點學科。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過程裝備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掌握過程單元設備和成套裝備的設計、製造、管理方法與控制技術,具備對新設備、新技術進行開發研究、創新設計的能力。

主要課程設定:基礎課包括高等數學、基礎外語、大學物理、化學、計算機語言等;技術基礎課包括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工程熱力學基礎、化工原理、電子技術、過程裝備控制技術及套用等;專業課包括過程設備設計、過程流體機械、過程裝備成套技術等。 畢業生可在石油、石油化工、化學、能源、輕工、環保、醫藥、食品、機械及勞動安全等領域的企事業、公司和研究院所就業,從事相關的設計、開發、生產、管理、經營和科學研究等工作。

本專業具有“化工過程機械”和“安全技術及工程”兩個碩士學位授予權,是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和重點學科,並與本院相關博士點聯合培養博士生。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知識,能在金屬材料設計、組織性能分析、金屬材料表面改性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專業課程有:金屬學原理、材料熱力學、材料分析技術、金屬力學性能、金屬材料學、金屬腐蝕與防護、熱處理原理及工藝、焊接方法及設備、鑄造工藝學、計算機原理及其在材料中的套用等課程,使學生在就業方面具有雄厚的寬專業基礎和人才競爭能力。

畢業後可適於在石油機械和其它機械製造行業、國防軍工、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等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材料設計、產品開發、技術管理、生產指導和教學等工作。

工業設計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工業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套用能力,具有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標誌設計、形象設計與室內環境設計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人文和自然科學基礎(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計算機語言)、表達基礎(素描、色彩、表現技法、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造型基礎(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模型製作)、設計基礎(工業設計方法學、產品設計的方法與程式、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技術基礎(機械製圖、電工電子學、工業設計工程基礎、人機工程學)。

學生畢業後可在專業設計部門、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藝術設計與製作、教學、管理、科研等工作。

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後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有美術特長和藝術素質較好的考生在本專業將有良好的發展,色弱色盲者限報。

工程力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所需求的工程力學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的學生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工程力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現代實驗測試技術,具有較強的外語文獻查找閱讀能力,具有良好的計算機基礎和計算機套用能力。通過認識實習、金工實習、電工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的訓練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工程意識。本專業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夠對力學領域更深入的理論問題以及科學技術的前沿、邊緣和新興領域中與力學有關的技術基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能夠將複雜的工程實際問題提煉成力學模型,並運用力學理論知識、先進實驗手段和計算機控制、仿真及數值計算技術進行分析、測試、模擬、運算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化學、外語、C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機械製圖、機械原理和零件、電工和電子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石油工程概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有限元、流體力學、振動力學、實驗力學、計算結構力學(ANSYS)、斷裂力學、複合材料力學、工程結構最佳化等。

學生畢業後能夠在機械、建築、水利、材料、交通、航空、航天、核電、船舶、石油、化工、微電子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結構分析、軟體編程、技術培訓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從事教學工作。

本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建築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能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室內設計等方面的高級建築設計人才。專業特色:以建築設計課程為主線,強化基礎理論,拓寬專業基礎,注重綜合素質培養與實踐教學環節,突出建築技術教育與計算機輔助設計能力的培養。

主要課程有:建築概論、建築設計原理、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建築力學、建築結構、建築物理、中外建築史、計算機文化基礎、建築CAD基礎、美術等。

本專業畢業生具有較寬厚的專業基礎理論,較強的建築設計能力和較高的藝術素養,具有對各類型建築的功能、造型、技術、經濟等方面進行分析、綜合評價和擇優的能力;具有較清晰的結構概念和較強的建築CAD設計能力以及在理論上進行探索的能力。

本專業招收具有一定繪畫基礎的考生。

土木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力學、土木工程結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從事土木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房屋建築、道橋結構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基礎外語,高等數學,FORTRAN語言,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木工程製圖,工程地質,土木工程材料,岩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房屋建築學,混凝土及砌體結構,鋼結構,多層與高層結構設計,土木工程施工,橋樑結構,路基路面結構,工程結構抗震。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是:建築設計院、研究院所、建築公司、建設管理部門、高等教育部門、房地產開發部門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等技術或管理工作。本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

本專業由1998年前的“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專業和“城市燃氣工程”專業調整而成,培養具備紮實的建築物理環境理論和環境控制基本知識,能從事建築室內環境控制設計與研究、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的,具備建築設備工程師基本素質及能力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設定:基礎外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語言、機械設計基礎、自動控制原理、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建築環境學、供熱工程、空氣調節、鍋爐房設備、建築給排水等。畢業生能夠在設計與研究院、建築公司、物業管理及工業企業單位等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築和具有特殊環境要求建築的室內環境研究及供暖、通風、空調、建築給排水、建築電氣和供熱鍋爐房等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與研究、施工與運行管理、工程質量監理、設備與技術開發等工作。

本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具有“熱能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從事市政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建築給水排水工程、工業給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基礎外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水分析化學、水力學、給水管網、排水管網、給水處理、污水處理、水泵與泵站。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是:政府部門、高等教育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從事市政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教育等技術或管理工作。

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要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與套用和網路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及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從事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運行、科技開發及研究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課程有:電路原理、電子技術、計算機原理及套用、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過程工程基礎、電機與電力拖動基礎、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信號與系統分析、過程檢測及儀表、計算機仿真、計算機網路、過程控制、系統辨識基礎、計算機控制系統、系統工程導論、人工智慧導論。

本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並可招收博士研究生,為黑龍江省重點建設專業。本專業所依託的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為黑龍江省重點學科。

本專業只招收英語考生。

通信工程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開發、套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課程設定: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高低頻電子線路、微機計算機原理、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程控交換原理、電磁場理論、通信網基礎、計算機通信等。學生畢業後能夠在科研機構、中國電信、聯通、移動公司及其他通信單位從事現代通信系統、信息交換和通信網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運行、管理與維護等工作,能夠適應飛速發展的現代通信的要求。

本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只招英語考生。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培養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供配電工程、信息處理、研究開發、繼電保護及遠動技術等領域工作的具有紮實專業理論、較高綜合素質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專業的主要特點是強電弱電結合、軟體硬體結合、電工電子結合、元件系統結合。引導學生掌握以電工理論、電子技術、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電機拖動、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供配電系統等為主幹的理論與套用課程。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在電力公司、科研院所、經管部門、大學院校及其相關部門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生產、科研、教學及管理工作。

本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只招英語考生。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本專業是按照“拓寬專業口徑,增強適應性”的現代專業設定需要而設立的專業。本專業以電子技術為基礎,培養具備精密儀器設計製造以及測量與控制方面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與測量及控制領域相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以精密儀器系統、電子學、測量與控制為主幹學科,基礎課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等;技術基礎課包括現代物理、機械設計與製圖、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套用、自動控制原理等;專業課包括感測器原理、測試理論與技術、儀器電子線路、單片機原理與套用、電子儀器系統、數位訊號處理、智慧型儀器等。

本專業具有完善的教學體系和良好的教學效果,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比例比較高,就業形勢良好。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面向21世紀信息領域對人才的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在學習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外語等公共課程基礎上,主要學習電工與電子技術、計算機原理、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數位訊號處理、算法與數據結構、電子商務、資料庫理論和套用、信息檢索與挖掘、數據倉庫、智慧型決策支持系統等近20門專業課程,使學生具有寬廣而紮實的專業知識,在就業時具有雄厚的人才競爭能力。學生就業前景廣闊,是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信息產業急需的人才。

學生畢業後可從事電子信息領域科學研究、系統與套用軟體的設計與開發、網路與通訊、IT產業開發及教育工作,就業領域面向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政府部門及信息產業部門與公司。 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只招收英語、理科考生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的高級計算機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在學習自然科學、專業基本理論及相關套用知識課程後,可以在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網路通信、計算機套用、計算機系統結構、資料庫理論及套用等方向從事科學研究與開發套用工作。

主要課程有:離散數學、數字邏輯、數據結構、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通信、資料庫系統概論、編譯原理、軟體工程。

畢業後,可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與開發套用工作。

本專業設有計算機套用碩士學位點。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本專業培養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在校期間將系統地學習現代信息管理理論、方法、手段,信息系統套用軟體的設計和編程,計算機硬軟體的系統集成等信息處理技術,掌握包括以信息集成和信息系統開發為核心的企業、政務和經濟信息管理;以空間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資源和環境信息管理;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傳播技術以及以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各種實用軟體為核心的信息服務等有關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施、維護、管理與評價等技能,以滿足國家信息化建設對信息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的需要。

主要課程設定:英語、計算機基礎及其套用、離散數學、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的程式設計語言、計算機組成原理、資料庫原理、計算機網路、作業系統、多媒體技術與套用、經濟學、會計學、市場行銷學、生產管理、組織戰略與行為學、運籌學、管理學、信息管理學、信息存儲與檢索、管理信息系統、市場行銷與電子商務、信息資源的組織與管理、企業信息管理、經濟信息管理、資源和環境信息管理及專業外語、新技術講座等。

畢業生可在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商業部門、科研單位、高等學校、工廠企業等部門及高新技術行業就業,從事國民經濟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工作。

市場行銷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行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調查與分析、消費者行為研究、行銷管理、企業形象與公關活動、廣告創意、各種促銷活動的策劃,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業人才。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經濟法、消費者行為學、市場行銷、市場調查、廣告學和電子商務等。畢業後適宜到各類管理諮詢機構、外資企業、工商企業、外貿企業以及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教學與研究單位從事相關的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

財務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金融機構管理、投資學、跨國公司財務、項目評估、貨幣銀行學。畢業後適宜到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管理、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本專業設有技術經濟與管理碩士點。

會計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會計學科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有: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稅法、經濟法、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會計電算化、統計學、市場行銷等。畢業後適宜到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審計、財務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本專業設有技術經濟與管理碩士點。

工商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在校期間將受到工商企業管理理論、方法與技巧、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能力等方面的訓練。所學的課程有: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等。畢業後能夠在各類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及各類管理諮詢機構從事相關工作。

本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該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所學課程有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統計學、企業管理、國際商法等。學生畢業後能在外貿、金融、保險、商檢、外運等有關的國家機關、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涉外經濟類的專業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夠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具有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工作範圍的能力;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有對電子電路分析和初步設計、製作和調試的能力;掌握信息獲取、處理、傳輸的基本理論和套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套用及計算機模擬仿真的基本能力;掌握計算機套用技術和技能,利用計算機進行計算、信息處理和電子自動化設計的能力。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備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

本專業主幹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高等數學、基礎外語、大學物理、低頻電子線路、脈衝與數字電路、高頻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測控電路等。

本專業畢業生可到廣播電視、郵電通信、質量技術監督、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電子、電信產品生產企業從事電子、通信、電視、計算機套用、電子測量技術和信息系統的研究、開發、生產、教學和管理工作。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套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物理電子與光電子領域內寬厚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物理電子與光電子、半導體器件與感測、光信息及光纖通信、電子電路、計算機套用及輔助設計等領域,從事設計、製造和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主幹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高等數學、基礎外語、大學物理、低頻電子線路、脈衝與數字電路、電磁場與電磁波(含電動)、信號與系統、光電子技術基礎、半導體物理基礎。

本專業所培養的畢業生可到物理電子與光電子、半導體器件與感測、光信息及光纖通信、電子電路、計算機套用及輔助設計等領域內相關的公司企業、學校、科研院所、軍事部門等單位工作,適應於積體電路、光電子材料器件的設計製造、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從事信息的採集、檢測、傳輸、存貯、處理、顯示等技術工作。也可從事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套用物理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物理學基礎理論和相關學科知識,具有優秀的綜合素質和良好的知識、能力結構的適應知識經濟和資訊時代的富有創新意識的高級專門人才。系統培養學生物理學、聲光電信息科學、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聲光電信息技術、計算物理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使學生具備在物理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及套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要求畢業生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厚的物理學基礎理論及套用物理知識,適應聲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物理方面廣泛的工作領域;具有較強的本專業領域內的實驗技能、聲光電檢測及計算物理的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能力;掌握計算物理方面的基本技能,能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數值模擬、科學計算等工作,並且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設定: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高等數學、基礎外語、數理方法、光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套用聲學、計算物理、雷射物理。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物理學及相關技術領域的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及相應的管理及實際套用等工作,也可在與聲光電檢測及計算物理相關的高新技術領域進行新技術研發、數值模擬及科學計算等工作。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數學素養、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運用所學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問題,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和套用開發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設定的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大學物理、基礎外語、高等數學、高等代數、數學模型、實變與泛函、數值代數與數值逼近、運籌學、信息科學基礎等。畢業生可以到科研部門從事軟體研製和套用開發工作,到經濟部門從事管理工作,到高等學校從事教學工作。

英語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素質高, 具有強烈的愛國心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語言的實際套用能力,能在石油行業及商務、經貿、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遊等領域工作,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複合型英語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要求學生學習英語語言、文學、歷史、政治、外交、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掌握計算機文化知識及相關的套用技術,具有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業務水平及較好的素質和較強社會適應能力。

本專業主幹課程:綜合英語、高級英語、聽說、實用英語口語、英語語音、閱讀、實用英語語法、英美文學史及選讀、英美概況及文化、英語寫作、第二外語、翻譯技巧等。

行政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管理工作以及教學與科研工作的複合型、套用型人才。

設定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原理、行政學原理、政治學原理、社會學導論、政府經濟學、比較政治制度、管理心理學、管理信息系統、法學導論、地方政府學、行政組織學、公共政策、人力資源管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行政組織學、人事行政學、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傳播學、公共政策、企業文化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行政學理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公文寫作和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基本訓練。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公共事業單位等從事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行政諮詢、辦公自動化等管理工作。

旅遊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 具有豐富文化、歷史、旅遊美學、旅遊地理知識的, 具有較強組織經營管理能力和理論學術水平的,具有較高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的,掌握旅遊資源開發、規劃、管理技能的,適合我國現代旅遊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的旅遊管理方面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旅遊學概論、導遊學、旅遊經濟學、旅遊市場行銷學、旅遊地理學、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旅行社管理、現代酒店管理、計算機套用、英語、旅遊心理學、美學、文化、法規等。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到旅遊行政管理、規劃設計部門,旅遊科研、教育部門和旅遊企業從事學術工作。

還可以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管理機構

校長助理、院長:趙權,主持繼續教育學院全面工作、組織制定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發展規劃、人員組織

及調配、經費管理。

記:石瑞祥,主持繼續教育學院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學生工作。

副院長:劉玉林,分管繼續教育學院招考辦、教學註冊管理辦。

副院長:付春權,分管繼續教育學院辦公室、培訓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