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鄉[金平城東北部的大寨鄉]

大寨鄉[金平城東北部的大寨鄉]

大寨鄉位於金平城東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東鄰勐橋鄉,南連金河鎮,西接阿得博鄉,北隔麻子河、紅河,分別與沙依坡鄉、箇舊市蠻耗鎮相望。現轄大寨、新發寨、白沙坡、箐腳、大都馬、渡口6個村民委員會,78個村民小組。世居哈尼、漢、彝、傣、壯、苗6種民族。3059戶15316人。國土面積175.6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97米,最低海拔130米。耕地面積18551畝,其中水田面積9205畝,人均耕地面積1.3畝,2006年人均有338公斤,人均純收入954元,地方財政收入62萬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圖)大寨鄉大寨鄉

於1950年前,大寨鄉大部隸屬屏邊縣西區金嶺鄉,1951年劃歸金平縣為第五區。1956年第五區進入了地主經濟時代,階級分化明顯實際。於1969年從阿得博區劃出長坡頭、大寨、罵卡、新發寨、箐腳五個大隊,從馬安底區劃出新寨大隊,建立了大寨人民公社。1983年劃出罵卡、新寨兩個鄉,稱為大寨區。於1987年12月改區建鄉,鄉人民政府駐大寨村稱為大寨村,故而得名。

地理位置

大寨鄉位於縣境東北部。東經103°14’至103°26’,北緯22°48’至23°01’。距離縣城64公里。東鄰勐橋鄉,南連金河鎮,西鄰阿得博鄉,北隔麻子河、紅河與沙依坡、箇舊市曼耗鎮相望,國土面積175.65平方公里,境內最高海拔2597.1米,最低海拔130米。

民族文化

(圖)苗族婦女苗族婦女

大寨鄉世居民族有苗族、哈尼族、漢族、彝族、傣族、壯族6種民族,其中,哈尼族、彝族是主要聚居民族,占總人口的66.2 %。主要有僕拉(彝族)的響把節,哈尼族的“昂瑪節”、“過冬節(十月節)”,有別於內地的漢族“三月節”等。

農村經濟

2007年全鄉完成糧食總產量5588噸,兩雜種植面積10730畝,其中雜交水稻7540畝,雜交玉米3190畝,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170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4元 ,地方財政收入62萬元。

農業產業主要有:一是稻米產業 大寨鄉有水田面積9205畝,占總耕地總面積的49.6%,其中較為集中的有大寨河田壩3150畝,箐腳田壩1500畝,新發寨攔木頭河田壩1670畝,具有大規模、連片開發的前景。當前在縣內外占有一定的市場優勢,每年均對外產銷達1052噸,素有“大寨優質大米”的美譽。目前的優質品種主要有“滇屯502”等。

二是草果產業 大寨鄉大部分土地面積位於高海拔地區,氣候多雨濕潤,植被良好,這是發展草果的自然優勢條件。全鄉有育林荒山5300畝,有疏林地4070畝,其他人工林為41791畝,另外有國有林面積46300畝,全鄉森林面積覆蓋率為28%。現有草果種植面積7350畝,年均總產量達72.5噸,年均純收入達257.3萬元。

三是竹產業 近幾年來,在黨和政府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下,大寨鄉積極發展竹產業,目前全鄉已經擁有竹林2萬畝,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規劃在作好產品市場調查後,採取融資方式引進外資,建設竹筍加工廠,竹材加工廠各一個。

四是花卉產業 大寨鄉森林覆蓋面廣,尤其是國有林橫穿大部分土地面積,以原始森林為主,植物豐富多樣性,植被條件優越,降雨量豐沛,濕度充足,為多種野生花卉的生展提供了獨特的空間。在鄉境內主要生展著草本的蘭花、木本的山茶花等多個品種。

資源

大寨鄉有著豐富的土地資源,荒山面積4000畝,礦產資源主要有鐵、水晶石、雲母等。水資源豐富,現已建麻子河、寶石、大寨一級三座電站,在建電站有大寨二級、三級和大坡電站,境內建有蠻耗高冰鎳冶煉廠、111矽鐵廠、昆鋼大坡鐵礦廠、昆明中地源三台坡鐵礦廠。有水尾茅草坡鐵礦、碗廠鏡鐵礦等。全鄉森林覆蓋率為28%,有國家級分水嶺自然保護區41175畝,生長著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桫欏、竹葉柏、雞毛松等,三級保護樹種葉龍血樹、紅椿樹等;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主要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猴子、野豬、岩羊等。藥材有野生三七、黃蓮、山烏龜等數十種。

地形複雜,立體氣候顯著,乾濕季節分明,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在18至23℃,年降雨量在1500至2400毫米,水資源豐富,現已建麻子河、寶石、大寨一級三座電站,在建電站有大寨二級、三級和大坡電站,境內建有蠻耗高冰鎳冶煉廠、111矽鐵廠、昆鋼大坡鐵礦廠、昆明中地源三台坡鐵礦廠。尚未開發的有水尾茅草坡鐵礦、碗廠鏡鐵礦等。

人口衛生

全鄉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6所,鄉衛生院有職工9人,村醫7人。主要工作:一是加強結核防治工作,我鄉結核病人原有37人,其中今年新增結核人12人,作為項目管理工作,每位結核病人由鄉村兩級督導員經常不定期去訪視病人,進行督導和管理。二是大力宣傳食品衛生法,對該鄉食堂、飯店、副食品店進行食品衛生督導和管理。全鄉對從業人員15人進行進康體檢,其中檢出B肝表面抗原陽性1例,對檢查不合格者,責令其停止營業。

教育

一是鞏固“兩基”成果,做好控輟保學。全鄉掃除青壯年文盲14人,認真開展掃盲工作、掃除文盲14人、鞏固提高班12 個391 人,成人文化技術培訓20期,1450人次。全鄉“兩基”工作通過省人民政府驗收後,鄉人民政府針對驗收組提出的問題,舉全鄉之力狠抓“兩基”工作,與中學及中心校簽訂目標責任書,學校與各村校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真正把“兩基”鞏固工作落到實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