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集寧戰役

9月10日,國民黨援軍在空軍配合下從西、北兩個方向進攻集寧。 12日,國民黨軍第101師來援。 此役,殲國民黨軍1.2萬餘人,未能達到攻城、打援的預期目的。

大同、集寧戰役
1946年1月國共雙方簽訂停戰協定後,國民黨軍仍加緊向解放區進攻。為改變華北張家口地區的不利局面,晉察冀軍區和晉綏野戰軍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決心殲滅集結於大同的國民黨軍,遂聯合組成大同前線指揮部。7月31日開始外圍作戰。8月14日,解放軍部隊開始攻城,至9月4日,攻占北關、西關車站和部分城關街區。此時國民黨軍共3萬餘人自歸綏(今呼和浩特)分三路向集寧進犯,企圖奪取集寧,南援大同。據此,大同前線指揮部決定以部分兵力圍困和監視大同國民黨軍,集中25個團4萬餘人的兵力打援。9月10日,國民黨援軍在空軍配合下從西、北兩個方向進攻集寧。晉察冀軍區部隊和晉綏野戰軍實施反擊,迫其就地轉入固守。11日下午向退守臥龍山、腦包山之敵發起攻擊,殲滅暫編第11師大部、第17師一部共5000餘人。12日,國民黨軍第101師來援。大同前線指揮部令主力西進阻援。國民黨軍新編第32師、新編騎兵第4師等部尾隨第101師續援,並於13日拂曉全力進攻集寧城。晉察冀軍區部隊和晉綏野戰軍鑒於戰役形勢對己不利,遂於當晚撤出集寧,16日撤圍大同。此役,殲國民黨軍1.2萬餘人,未能達到攻城、打援的預期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