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重慶潼南]

大佛寺[重慶潼南]

大佛寺位於重慶市潼南區城西一公里的定明山下。 景區其中最為著名的景觀有:玉皇殿、觀音殿、大佛殿、石磴琴聲、鑒亭、頂天佛字、關羽像、救苦天尊、翠屏秋月、海潮音。1999年評為重慶市風景名勝區;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8月景區成功創建國家AAA(3A)級景區;2014年9月,重慶潼南大佛寺風景區正式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4A)風景名勝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大佛寺大佛寺
潼南大佛寺,位於潼南縣城西北1.5公里的定明山下,亦名南禪寺、定明院,今存有大佛閣、觀音殿、玉皇殿、鑒亭四座木結構古建築;因其中飛檐翅角,雕樑畫棟,依山傍水,雄偉壯觀的七檐歇山式佛閣,覆護著一尊巨型摩岩佛像而統稱為“大佛寺”。大佛閣內鑿岩而就的釋迦牟尼佛端坐石壁之間。這尊摩岩石刻大佛高18.43米,古稱“八丈金仙”。
以大佛為中心,在東、西長達數百米的岩壁上,有歷代騷人墨客書鐫於岩壁的題記、詩詠、碑碣、造像總計83處;鐫刻鎦金、字型各異的楹聯20則;記錄洪水漫溢的水文題刻5則;有石窟群104龕窟,700餘尊;還有“石磴琴聲”、“頂天佛”、“鑒亭”、“翠屏秋月”等名勝古蹟,構成了以“八丈金仙”為主體的十八勝景,頗負盛名,成為歷代攬勝的好去處。
潼南金佛為佛、道二家共同鑿造的一尊大型摩岩飾金大佛。宋碑載,其高八丈,號“金仙”,俗稱“金大佛”,是全國第一大金佛,世界第七大佛。佛像始鑿於唐鹹宗年間(874-880)距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頂天佛字高8.75米,寬5.75米,刻於清同治年間(1870)與三生石遙遙相望。

相關資料

重慶大佛寺重慶大佛寺
清]陶澍《蜀輶日記》收集於[清]王錫祺《小房壺齋輿地叢鈔》第七帙。又見嶽麓書社2010年《陶澍全集》第八冊。
釋惟賢,《大佛寺記》,《慈雲全集》第五卷詩文雜著編序文碑記部分,初載於《重慶南岸文史資料》1987年11月第3輯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三峽庫區文物概況》,2006年05月16日
溫玉成《重慶彈子石鎮大佛段明教石窟造像》,《四川文物》2002年2期
[明]楊學可《明氏實錄》,[清]曹溶輯,陶樾增訂《學海類編》史參第二十八冊,[清]徐松校補,([清]趙之謙輯《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第五集。
[明]錢謙益《國初群雄事略》(卷三天完徐壽輝,卷五夏明玉珍)
滕新才《明玉珍及其大夏國本末》,《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0年04,05期
萬寧徐豐《尋找六百五十年前的祖先》,網頁:蜜蜂文化論壇>人文瀘州,2011年1月16日
萬寧徐豐《重慶大佛寺五佛殿秘藏著(現存唯一的)近六百年前農民抗元義軍領袖明玉珍與徐壽輝雕像,以及大佛寺外之彈子石摩崖大佛實為釋迦牟尼像》,天涯社區>天涯論壇>風土人情,2011年9月12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